恐龍滅絕是不是星系碰撞導致(新研究說恐龍滅絕可能是)
2023-04-12 13:31:21 2
是什麼殺死恐龍?不!不是冰河時期;儘管急凍人 (Mr. Freeze)要你相信什麼。大部分的科學家同意,一件發生在6千6百萬年前的大型撞擊事件是起因,造成在墨西哥有名的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坑。
但是,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岡瓦納研究 (Gondwana Research)期刊,提出更為激進的理論。一組日本科學家認為地球可能通過一個濃稠的星際雲,大約在恐龍走向滅絕的時候,導致一個」星雲冬天(Nebula Winter)」,造成大量的全球冷卻,最終掃除地球上大部份的生命。
他們的證據是根據研究小組在太平洋發現的一層特別厚的銥元素沉澱。根據新科學人雜誌 (New Scientist),地球被覆蓋一層30公分厚(12英寸)的銥,被認為是來自於地球之外,例如來自小行星撞擊。但是由日本太空防衛協會(Japan Spaceguard Association)的Tokuhiro Nimura和他的同事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一個更大的5公尺(16英尺)厚的沉澱,他們說這無法以小行星來解釋。
這個雲可能有數百光年寬
太陽系周期性地穿越濃稠星際雲的想法不是新的。的確,我們是知道這類雲的存在。因此,這個理論不是完全地不合情理。但是,它當然有點稀奇古怪,特別是考量我們有小行星撞擊為原因的證據。
這不是在說科學家否認Chicxulub撞擊。事實上,他們說兩者可能發生,只是星際雲是滅絕的首要原因。然而,來自德州休士頓月亮和行星研究所(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的David Kring,對這個理論提出懷疑。他告訴新科學人雜誌,銥元素的額外沉澱是」尖型的而非寬闊的」。支持小行星撞擊的理論。
儘管如此,這依然是一個有趣的想法。科學家說可以藉由在海底發現的可能源自太空的其它放射性元素,像是鈽,來進一步強化。一些他們現在一定努力在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