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5:45:31 1
專利名稱: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外機改進發明。
(二)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市場上公知的空調外機廢熱排放技術仍然依靠軸心風葉實施冷 卻。隨著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公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及生活品位明顯改善,購買空調熱情不 但是機關、企事業單位,現在已普及到家庭,一戶多臺已屢見不鮮。特別是城市和鄉鎮空調 數量最多又最密集的區域,空調廢熱排放量覆蓋城市和鄉鎮而導致地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因 素之一。最近,本人發現空調冷凝器通過水資源冷卻並加熱再利用的技術改造,並能達到零 排放效果。該技術設想與構思比較先進,如果能確實實現是一項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一種 有效技術措施。但是,該技術構思結構分析以下幾個方面問題a.空調廢熱冷卻功能採用 水資源冷卻,並在水源出口處加熱再利用,雖然加熱電源採用太陽能接收器或風力發電系 統來加強電熱為沸水。但是,考慮到辦公機關和一戶多臺的家庭都採用以水源冷卻空調餘 熱,會遇到熱水應用量少或不用熱水的時候會影響空調正常運行。特別是隨著全球氣候日 趨變暖,地球上大部分清山綠水面積逐漸縮小而變成乾旱,淡水資源面臨緊張而影響人類 正常生活,使用水資源冷卻空調廢熱的技術方案須要考慮該點;b.空調廢熱冷卻依靠水源 不停地流動才能達到冷卻效果,考慮一戶多臺長時間進出流動水源會造成浪費,需控制水 源過量措施,冷卻效果達不到也會影響空調正常運行。如果再次使用排風冷卻,空調銅管被 鋁塑材料空間套管包裝,而且套管內積蓄水源在外界烈日暴曬成為熱水,在這種情況下使 用排風冷卻有可能影響製冷效果。
(三)技術方案 鑑於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目的是解
決空調外機軸心風葉改裝為離心風葉將多餘的廢熱集中吸入氣鬥並經過自然抽風管道埋
葬地下水溝通道,有效控制環境溫度升高,讓人類生活在舒適而良好的環境。 本發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種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包括外機、離心風
葉、連接口 ;所述的外機冷卻排風電動機軸端改裝離心風葉,離心風葉外圍氣鬥用螺絲固定
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兩端用螺絲安裝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蓋上前封蓋並用螺絲將氣
鬥邊框固定在前封蓋上封閉; 所述的氣鬥殼體壁開設排廢氣口匹配; 所述的外機底盤設置連接口與排放廢氣管道口匹配。 本發明主題設計的一種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結構設計科學,製造方便,投資 生產成本低。本技術對原有樓房更換空調外機和管道連接及管道埋地方便。該技術開發不 但針對新建樓房設計,而是要對原有樓房經合理布局並使用特殊設計的具有自然抽風排廢 管道,才能達到更有效冷卻和排廢埋葬地效果。
本發明有如下附圖 圖1本發明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正面剖視圖
圖2本發明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側面剖視圖
圖3本發明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底盤仰視圖
(五)實施方案 附圖公開了本發明技術結構,下面再把結構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其實施例;包括 外機(1)、離心風葉(8)、連接口 (12);所述的外機(1)冷卻排風電動機(7)軸向內套裝在 固定架(3)孔內並用螺絲固定,電動機(7)軸端改裝離心風葉(8),離心風葉(8)外圍套罩 氣鬥(9)殼,氣鬥(9)前端形狀圓形彎口設計,氣鬥(9)殼體壁開設排廢氣口 (2)並用液壓 模具一次成型,提高抽吸液氣管(10)多餘廢熱效果,氣鬥(9)後段邊框(4)設有若干個安 裝螺絲孔,氣鬥(9)中線上下邊框(4)螺絲孔與固定架(3)兩端頭內螺絲孔匹配並用螺絲 固定,固定架(3)兩端頭安裝在上固定座(5)和下固定座(11)並用螺絲固定,上固定座(5) 和下固定座(11)兩端頭用螺絲固定在外機(1)殼體兩側或上下壁上,然後蓋上外機(1)前 封蓋(6)用螺絲固定在殼體兩側和底壁,外機(1)前封蓋(6)板面上沿著安裝邊框(4)形 狀設置螺絲孔並將氣鬥(9)固定在前封蓋(6)上,又把外機(1)上蓋封蓋並用螺絲固定;所 述的外機(1)底盤設置連接口 (12),連接口 (12)外圈周圍凹槽內放置封口皮圈(13)起到 密封排放廢氣管道口作用。
權利要求
一種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包括外機(1)、離心風葉(8)、連接口(12),其特在於;所述的外機(1)冷卻排風電動機(7)軸端改裝離心風葉(8),離心風葉(8)外圍氣鬥(9)用螺絲固定在固定架(3)上,固定架(3)兩端用螺絲安裝在上固定座(5)和下固定座(11)上,蓋上前封蓋(6)並用螺絲將氣鬥(9)邊框(4)固定在前封蓋(6)上封閉;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鬥(9)殼體壁開設排廢氣口 (2)匹配;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機(1)底盤設置連接口 (12)與排放廢氣管道口匹配。
全文摘要
一種空調廢熱自然風處理系統,包括外機(1)、離心風葉(8)、連接口(12);所述的外機(1)冷卻排風電動機(7)軸端改裝成離心風葉(8),離心風葉(8)外圍氣鬥(9)前端形狀圓形彎口設計,氣鬥(9)殼體壁開設排廢氣口(2)提高排放多餘廢熱效果。該技術將空調外機多餘的廢熱集中吸入氣鬥並通過自然抽風管道埋藏地下水溝通道,有效控制環境溫度升高。
文檔編號F24F13/00GK101726077SQ200910222228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0日
發明者葛建秋, 陳仁多, 陳璽 申請人:陳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