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9:07:26 2
專利名稱:輸液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泵,屬於醫用輸液泵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醫療過程中,低溫環境下給患者輸液,往往需要把輸入人體中的藥液進行加熱,以保證藥液以一定的溫度進入人體,這樣不僅能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還能使藥液在人體內儘快發揮效用。現有的方法是將待加熱的藥液瓶放入一個盛放熱水的大容器中,醫護人員用手感的方式進行檢查藥瓶的溫度,估計溫度差不多後,將藥瓶拿出再給患者輸液,這樣的結果往往是輸液不到一半就冷了,還有這樣加熱後藥瓶上留有很多加熱介質——溫水,極容易在插入輸液器等輸液操作過程中將藥液汙染,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
輸液泵改變了傳統的粗放的重力輸液方式,它運用現代微機控制技術,能精確地將藥液按照醫生的要求輸注到患者的體內,從而達到精確輸液的目的。因為輸液泵是通過蠕動裝置中的泵片有規律地擠壓輸液器管子來輸送藥液的,因此輸液器的管子彈性好壞就直接影響輸液泵的精度。特別是在冬季低溫條件下普通輸液器的管子彈性就很差了,對輸液泵的精度影響就更大了,目前國內外高精度的輸液泵無一不是用專用輸液器進行輸注藥液的,如果用普通的輸液器,則冬季低溫條件下輸液精度誤差都在5%或以上,誤差是很大的,而專用輸液器的材料及加工成本高,很難得以推廣。針對這個問題,在2005年6月1日公告的CN2702746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就公開了一種自動給輸液管加熱的「帶加熱器的醫用輸液泵泵片蠕動裝置」。這種裝置是通過在蠕動裝置的管壓板上設置加熱器,從而起到對輸液管加熱的作用。但是,這種加熱只對局部的輸液管,也就是對處於泵片擠壓下的輸液管部分進行加熱,而對輸液管內的藥液起不到加熱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可對藥液進行加熱、又可對泵片擠壓下的輸液管部分進行加熱的輸液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輸液泵,包括帶泵門的殼體,殼體內安裝有輸液管,輸液管的出液端設有泵片蠕動裝置,所述輸液管的進液端與泵片蠕動裝置之間設有帶溫控裝置的加熱裝置。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帶凹槽的導熱管,導熱管後端設有發熱體。凹槽的設置增大了導熱管與輸液管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導熱管與輸液管內藥液的換熱效率。
所述溫控裝置包括依次按線路連接的溫度傳感器、溫度顯示設置裝置、電源控制器、可調隔離低壓電源;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在導熱管末端的輸液管上;所述可調隔離低壓電源與發熱體相連。這樣不僅可持續給藥液加熱,而且藥液的溫度控制方便、精確。
所述殼體上設有U型槽,導熱管安裝在U型槽內,不僅減小了導熱管的佔用空間,而且可間接延長導熱管對輸液管的加熱時間。
所述泵片蠕動裝置包括安裝在輸液管後方的蠕動泵片以及安裝在泵門上的管壓板,管壓板與蠕動泵片的位置相對應。
所述發熱體為金屬電熱膜或陶瓷加熱片的一種,電熱效率高、溫度精確、易於控制、能耗低。
所述導熱管材料選用鋁合金或黃銅的一種,易於加工,導熱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輸液泵直接對輸液管進行加熱,不僅對出液端的藥液起到了加熱的作用,緩解了患者的痛苦,促進了藥液作用的發揮,而且對泵片擠壓下的輸液管部分也起到了加熱的作用,提高了輸液泵的輸注精度。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輸液泵的泵門處於開啟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沿A-A線的放大剖視圖;圖3為圖2中B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輸液泵,包括帶泵門13的殼體2,殼體2內安裝有輸液管1,輸液管1的出液端3設有泵片蠕動裝置,輸液管1的進液端15與泵片蠕動裝置之間設有帶溫控裝置的加熱裝置。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包括帶凹槽12的導熱管5,導熱管5選用鋁合金為材料;導熱管5後端設有發熱體6,發熱體6為金屬電熱膜,發熱體6用耐高溫的矽膠粘貼在導熱管5後端。溫控裝置包括依次按線路連接的溫度傳感器8、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電源控制器10、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溫度傳感器8安裝在導熱管5末端的輸液管1上。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與發熱體6相連。殼體2上設有U型槽7,導熱管5分段嵌入該U型槽7內,輸液管1沿著U型槽7置於導熱管5的凹槽12內。泵片蠕動裝置包括安裝在輸液管1後方的蠕動泵片4以及安裝在泵門13上的管壓板14,當泵門13關閉時,管壓板14與蠕動泵片4的位置相對應。
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具有溫度顯示和溫度數字輸入等在線編程功能以及能將數據保存用於自動控制加熱溫度的功能。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由顯示器、控制晶片和控制軟體組成。顯示器可以是數碼管(LED)或者液晶顯示器(LCD),也可以集成在輸液泵的主顯示器上。控制晶片可以集成在輸液泵的主電路板上或者與輸液泵的主控制晶片共用,其軟體可以嵌套在輸液泵的主程序內,以實現集成管理,降低成本之目的。
本實用新型輸液泵使用時,先關上泵門13,接著接通電源,溫度傳感器8開始將其感測到的溫度傳給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這個溫度將在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上顯示出來,醫護人員根據所顯示的溫度以及患者和藥液的性質來確定所要輸注的溫度,並將確定的輸注溫度設置在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內並保存;再接著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將醫護人員設置的輸注溫度信號傳輸給電源控制器10,電源控制器10再直接指揮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輸出相應的電功率給發熱體6,發熱體6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並通過導熱管5傳遞給位於凹槽12內的輸液管1,近而對輸液管1內的藥液進行了加熱。
隨著藥液溫度的逐漸上升,溫度傳感器8不斷將感測到的溫度傳輸給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不斷的將醫護人員設定的輸注溫度與溫度傳感器8傳輸來的溫度進行比較,並通過電源控制器10控制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的輸出電功率,這樣就實現了輸注溫度的閉環控制,從而不使藥液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始終保持在設置的輸注溫度附近。
根據熱傳導效應,當已加熱過的藥液不斷的流經輸液管1出液端3時,在泵片蠕動裝置擠壓下的輸液管1部分也在逐漸的被加熱,直到溫度接近藥液的溫度。這樣就確保了輸液泵的輸液精度。
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不僅僅限於以上實施例所述,本輸液泵帶溫控裝置的加熱裝置不局限於安裝在輸液泵上,可單獨組成一種裝置,專門用於藥液的加熱,此皆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輸液泵,包括帶泵門(13)的殼體(2),殼體(2)內安裝有輸液管(1),輸液管(1)的出液端(3)設有泵片蠕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液管(1)的進液端(15)與泵片蠕動裝置之間設有帶溫控裝置的加熱裝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帶凹槽(12)的導熱管(5),導熱管(5)後端設有發熱體(6)。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溫控裝置包括依次按線路連接的溫度傳感器(8)、溫度顯示設置裝置(9)、電源控制器(10)、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所述溫度傳感器(8)安裝在導熱管(5)末端的輸液管(1)上;所述可調隔離低壓電源(11)與發熱體(6)相連。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2)上設有U型槽(7),導熱管(5)安裝在U型槽(7)內。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片蠕動裝置包括安裝在輸液管(1)後方的蠕動泵片(4)以及安裝在泵門(13)上的管壓板(14),管壓板(14)與蠕動泵片(4)的位置相對應。
6.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體(6)為金屬電熱膜或陶瓷加熱片的一種。
7.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熱管(5)材料選用鋁合金或黃銅的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泵,屬於醫用輸液泵的技術領域,包括帶泵門的殼體,殼體內安裝有輸液管,輸液管的出液端設有泵片蠕動裝置,所述輸液管的進液端與泵片蠕動裝置之間設有帶溫控裝置的加熱裝置。本實用新型輸液泵直接對輸液管進行加熱,不僅對出液端的藥液起到了加熱的作用,緩解了患者的痛苦,促進了藥液作用的發揮,而且對泵片擠壓下的輸液管部分也起到了加熱的作用,提高了輸液泵的輸注精度。
文檔編號A61M5/44GK2936280SQ200620105048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6日
發明者劉嵩 申請人:劉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