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蹺蹺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6:33:46 2
專利名稱:一種全自動蹺蹺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蹺蹺板。
背景技術:
目前蹺蹺板均為兩端乘坐者配合人工實現運動,既不安全,又費時費力,無法全身心地享受蹺蹺板的樂趣,而且基本只能兩個人乘坐,不能滿足眾多人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蹺蹺板,可自動運動,無需乘坐者人工實現運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蹺蹺板,包括支架、蹺蹺板單元和傳動裝置,支架上至少平行設有兩個蹺蹺板單元,蹺蹺板單元之間固定連接,蹺蹺板單元左側與傳動裝置的曲柄頂杆傳動連接,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置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兩側的蹺蹺板單元外側面分別設有曲柄頂杆,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置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動力系統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與液壓動力的油泵輸入軸傳動連接,液壓動力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傳動連接。曲柄頂杆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0-38cm。曲柄頂杆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8cm。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實用、安全可靠,可以同時乘坐多人,而且無需乘坐者人工實現運動,省時省力,操作簡單,可讓乘坐者充分享受蹺蹺板的樂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圖1中傳動裝置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3所示,一種全自動蹺蹺板,包括支架2、蹺蹺板單元和傳動裝置8,支架2上至少平行設有兩個蹺蹺板單元,本實施例中設置了 5個蹺蹺板單元,見圖3,蹺蹺板單元之間固定連接,蹺蹺板單元左側與傳動裝置8的曲柄頂杆3傳動連接,曲柄頂杆3通過曲柄4、曲柄軸5和減速機6與傳動裝置8的動力系統7傳動連接。本實施例中,是在兩側的蹺蹺板單元外側面分別設有曲柄頂杆3,曲柄頂杆3通過曲柄4、曲柄軸5和減速機6與傳動裝置8的動力系統7傳動連接。動力系統7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與液壓動力的油泵輸入軸傳動連接,液壓動力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傳動連接。曲柄頂杆3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0-38cm。本實施例中,曲柄頂杆3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8cm。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蹺蹺板,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蹺蹺板單元和傳動裝置,支架上至少平行設有兩個蹺蹺板單元,蹺蹺板單元之間固定連接,蹺蹺板單元左側與傳動裝置的曲柄頂杆傳動連接,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直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蹺蹺板,其特徵在於:兩側的蹺蹺板單元外側面分別設有曲柄頂杆,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直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蹺蹺板,其特徵在於:動力系統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與液壓動力的油泵輸入軸傳動連接,液壓動力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蹺蹺板,其特徵在於:曲柄頂杆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0-38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蹺蹺板,其特徵在於:曲柄頂杆與蹺蹺板單元連接處到蹺蹺板單元中心的距離為28cm。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蹺蹺板,包括支架、蹺蹺板單元和傳動裝置,支架上至少平行設有兩個蹺蹺板單元,蹺蹺板單元之間固定連接,蹺蹺板單元左側與傳動裝置的曲柄頂杆傳動連接,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置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兩側的蹺蹺板單元外側面分別設有曲柄頂杆,曲柄頂杆通過曲柄、曲柄軸和減速機與傳動裝置的動力系統傳動連接;動力系統包括電機,電機輸出軸與液壓動力的油泵輸入軸傳動連接,液壓動力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傳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實用、安全可靠,可以同時乘坐多人,而且無需乘坐者人工實現運動,省時省力,操作簡單,可讓乘坐者充分享受蹺蹺板的樂趣。
文檔編號A63G11/00GK202920961SQ2012206377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王賀喜 申請人:王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