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轉體球鉸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6:16:16 1
一種轉體球鉸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轉體球鉸,包括上球鉸(1)、下球鉸(2),下球鉸(2)與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之間設置支撐骨架(3),所述支撐骨架(3)與下球鉸(2)之間設置球鉸調平裝置;所述調平裝置為連接下球鉸(2)與支撐骨架(3)的螺栓結構;該轉體球鉸不但能夠在轉體前精確調整水平,保證整個球鉸始終處於水平位置,避免了轉體過程中,轉體結構因傾斜而發生傾覆,進一步保證了工程施工安全,而且還可以大大減小上轉鉸與下轉鉸之間的動、靜摩擦係數,減小牽引動力,節約工程成本,整個轉體球鉸結構簡單緊湊,生產成本低,可廣泛應用於橋梁建設或其他結構的轉體施工。
【專利說明】一種轉體球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轉體施工或其他結構轉體施工時使用的轉體球鉸。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以及各種客貨運專線的大力建設,相繼出現許多需要跨越深溝峽谷或大型河道的橋梁,而對於這類橋梁的施工,通常需要採用橋梁轉體法來進行。橋梁轉體法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製作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轉體施工法由於具有經濟、方便、可靠、不幹擾交通、不間斷通航、可跨深溝河流等優點,近年來採用該法施工越來越多。
[0003]目前常用的轉體施工法是水平轉體施工法。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水平轉體是否成功,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轉體時,轉體結構是否平衡;二是牽引動力的大小是否足以牽引轉體結構進行轉動。現有的轉體球鉸主要包括面接觸並相互配合使用上球鉸和下球鉸,在橋梁施工中,轉體結構均為大噸位結構,而下球鉸作為轉體施工的基礎,安裝時應當精確調整水平,以保證整個球鉸處於水平狀態以免橋梁轉體時,轉體結構因處於非平衡態而發生傾覆;另外,轉體施工時,牽引動力的大小主要由轉體重量和轉鉸間摩擦係數決定,當轉體重量一定時,轉鉸間摩擦係數越小,所需的牽引動力就越小,因此,在轉體施工過程中,應該儘可能降低轉鉸間的摩擦係數,從而減小牽引動力,節約施工成本,同時進一步保證工程施工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體前可精確調平,並且轉鉸間摩擦係數小,所需牽引動力小,載荷大,安全可靠的轉體球鉸。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轉體球鉸,包括上球鉸、下球鉸,所述下球鉸與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之間設置支撐骨架,所述支撐骨架與下球鉸之間設置球鉸調平裝置。
[0006]作為優選,所述球鉸調平裝置為連接下球鉸與支撐骨架的螺栓結構,通過螺栓調整標高,將下球鉸調節水平,並可使下球鉸頂面始終處於水平狀態。
[0007]作為優選,所述上球鉸的下端面為凸球面,下球鉸的上端面為與所述凸球面對應接觸的凹球面,在所述凸球面與凹球面之間設置一耐磨塑料層,以減小上下球鉸之間的動、靜摩擦係數。
[0008]作為優選,所述耐磨塑料層粘接在所述下球鉸的凹球面上,防止在轉體過程中發生移位或脫落。
[0009]作為優選,所述耐磨塑料層為聚四氟乙烯板,該聚四氟乙烯板上設置若干儲脂坑,用於存放潤滑劑,以進一步減小上下球鉸之間的動、靜摩擦係數。
[0010]為了進一步減小上下球鉸之間的摩擦係數,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塗抹一層潤滑矽月旨,儲脂坑內填充滿潤滑矽脂,在後續梁體澆築時,可保證潤滑矽脂等潤滑劑不受外界環境汙染,轉動時在轉體結構的壓力作用下,潤滑矽脂從儲脂坑中溢出,並自動均勻塗抹在上球鉸與聚四氟乙烯板之間的接觸面上。
[0011]進一步的是,所述上球鉸的凸球面上塗抹一層潤滑矽脂。
[0012]為了避免轉體過程中,轉體結構發生位移,所述上球鉸與下球鉸的中心間設置轉動定位銷軸,使上球鉸和轉體結構等繞該轉動定位銷軸的中心軸轉動。
[0013]進一步的是,所述轉動定位銷軸的中心軸線與上球鉸和下球鉸的中心軸線重合。
[0014]所述上球鉸和下球鉸均為鋼球鉸,既可增加轉鉸剛度,增大其載荷量,也可減小轉鉸接觸面的摩擦係數。
[0015]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體球鉸不但能夠在轉體前精確調整水平,保證整個球鉸始終處於水平位置,避免了轉體過程中,轉體結構因傾斜而發生傾覆,進一步保證了工程施工安全,而且還可以大大減小上轉鉸與下轉鉸之間的動、靜摩擦係數,減小牽引動力,節約工程成本,整個轉體球鉸結構簡單緊湊,生產成本低,可廣泛應用於橋梁建設或其他結構的轉體施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案轉體球鉸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下球鉸的立面圖。
[0018]圖3為圖2中的A-A示意圖。
[0019]圖4為支撐骨架的立面圖。
[0020]圖5為圖4中的B-B示意圖。
[0021]圖6為上球鉸的立面圖。
[0022]圖7為圖6中的C-C示意圖。
[0023]圖8為聚四氟乙烯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9為圖8中的D-D示意圖。
[0025]圖10為圖8中的K部大樣圖。
[0026]圖中,I為上球鉸,2為下球鉸,3為支撐骨架,4為聚四氟乙烯板,5為轉動定位銷軸,6為螺栓,7為振搗孔,8為螺栓長條孔,9為螺栓圓孔,10為儲脂坑。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並不將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限定在以下實施例中。
[0028]如圖1所示,一種轉體球鉸,包括上球鉸1、下球鉸2,所述下球鉸2與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之間設置支撐骨架3,所述支撐骨架3與下球鉸2之間設置球鉸調平裝置,轉體施工時,先在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上部預留空間,用以安裝支撐骨架3,該支撐骨架3採用型鋼製作,安裝時其頂面放樣,保證水平,支撐骨架3與上球鉸1、下球鉸2三者的中心水平投影重合,安裝好後,將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中的預埋鋼筋與支撐骨架3框架焊接,以保證砼澆築時,支撐骨架3不會發生位移。
[0029]參見圖1、圖2、圖3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平裝置為連接下球鉸2與支撐骨架3的螺栓結構,包括螺栓套件6,用於安裝螺栓套件6的螺栓長條孔8以及螺栓圓孔9,下球鉸2安裝在支撐骨架3上,採用螺栓結構連接,可通過調節螺栓來精確調平,保證下球鉸2處於水平狀態,下球鉸2面上預留了若干振搗孔7,下轉盤砼澆築完後,待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方可進行下一步安裝。
[0030]參見圖1、圖8、圖9和圖10,進一步的是,所述上球鉸I的下端面為凸球面,下球鉸2的上端面為與所述凸球面對應接觸的凹球面,在所述凸球面與凹球面之間設置一耐磨塑料層;所述耐磨塑料層採用黏貼劑粘接在所述下球鉸2的凹球面上,防止轉體時發生位移。
[0031]所述耐磨塑料層為聚四氟乙烯板4,該聚四氟乙烯板4上設置若干儲脂坑10,安裝上球鉸I之前,在聚四氟乙烯板4上均勻塗抹一層潤滑矽脂,並在儲脂坑10內填充滿潤滑矽脂,以進一步減小上球鉸I和下球鉸2之間的靜動摩擦係數。
[0032]參見圖1和圖10,所述上球鉸I的凸球面上塗抹一層潤滑矽脂,上球鉸I與下球鉸2的中心間設置轉動定位銷軸5,上球鉸I與下球鉸2安裝配合時,在轉體結構的重力作用下,儲脂坑10內的潤滑矽脂被擠出,自動均勻填充在上球鉸I的凸球面與聚四氟乙烯板4之間,進一步減小轉體時,上球鉸I和下球鉸2接觸面的動、靜摩擦係數,安裝時,將上球鉸I的中心對準轉動定位銷軸5,再放置在聚四氟乙烯板4上。
[0033]所述轉動定位銷軸5的中心軸線與上球鉸I和下球鉸2的中心軸線,以及與所述支撐骨架3豎直方向的中心軸線重合,防止轉體過程中球鉸發生位移。
[0034]並且,所述上球鉸I和下球鉸2均為剛性好,承載能力大的鋼球鉸。
【權利要求】
1.一種轉體球鉸,包括上球鉸(I)、下球鉸(2),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球鉸(2)與下轉盤或承臺結構之間設置支撐骨架(3),所述支撐骨架(3)與下球鉸(2)之間設置球鉸調平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鉸調平裝置為連接下球鉸(2)與支撐骨架(3)的螺栓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球鉸(I)的下端面為凸球面,下球鉸(2)的上端面為與所述凸球面對應接觸的凹球面,在所述凸球面與凹球面之間設置一耐磨塑料層。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耐磨塑料層粘接在所述下球鉸(2)的凹球面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耐磨塑料層為聚四氟乙烯板(4),該聚四氟乙烯板(4 )上設置若干儲脂坑(10 )。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聚四氟乙烯板(4)上塗抹有潤滑矽脂層,儲脂坑(10)內填充滿潤滑矽脂。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球鉸(I)的凸球面上塗抹一層潤滑矽脂。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球鉸(I)與下球鉸(2)的中心間設置轉動定位銷軸(5)。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定位銷軸(5)的中心軸線與上球鉸(I)和下球鉸(2)的中心軸線,以及與所述支撐骨架(3)豎直方向的中心軸線重合。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轉體球鉸,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球鉸(I)和下球鉸(2)均為鋼球鉸。
【文檔編號】E01D21/08GK203795324SQ201420224156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傅賢超, 唐英, 張三峰, 王興猛, 曹文, 李闖, 幸軍, 丁兆峰, 李賢婧 申請人: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