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0:47:06 2
專利名稱:一種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肟菌酯與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復配的農藥組合物,用於植物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術:
真菌是最主要的植物病原菌,70%以上的植物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因其致病因素複雜,防治難度很大。近年來,隨著農村種植結構的調整,果樹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果樹上許多真菌性病害的發生程度也隨之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肟菌酯(trif loxystrobin),分子式=C2tlH19F3N2O4,化學名稱甲基(E)-甲氧基亞胺基-{(Ε)-α-[1-(α,α-三氟-m-甲苯基)_亞乙基氨基氧基]-鄰甲苯基}乙酸乙酯。肟菌酯類廣譜殺菌劑是從天然產物Strobilurins作為殺菌劑先導化合物成功地開發的一類新的含氟殺菌劑。具有高效、廣譜、保護、治療、剷除、滲透、內吸活性、耐雨水衝刷、持效期長等特性。對1,4_脫甲基化酶抑制劑,苯甲醯胺類,二羧胺類和苯並咪唑類產生抗性的菌株有效,與目前已有殺菌劑無交互抗性。對幾乎所有真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卵菌綱和半知菌類)病害如白粉病、銹病、潁枯病、網斑病、霜黴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對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對環境安全。肟菌酯對對幾乎所有真菌綱病害均有良好的活性,但單獨使用容易產生抗藥性且成本較高,不利於大面積推廣使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殺菌譜廣,使用成本較低,但近年由於抗性有所上升,單獨使用防效不理想、擴大殺菌譜、降低成本的效果。田間及室內生測表明,肟菌酯與多菌靈復配、肟菌酯與甲基硫菌靈復配均具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對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霜黴病、葉斑病、立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等的防效較單劑單用有明顯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述的肟菌酯與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復配製劑可用於防治作物上的多種病害,對作物具有良好的保護和治療作用,田間試驗表現了極強的抗菌和殺菌活性。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的—種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殺菌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A)肟菌酯與⑶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1 64至16 1。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㈧肟菌酯與⑶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1 32至4 1。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肟菌酯與多菌靈的重量比為 1 16 至 1 2。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肟菌酯與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 1 16 至 1 2。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佔總重量的 1 90%,優選為10 80%。
所述的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入助劑及賦型劑加工成任何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優較選劑型為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
所述的含有肟菌酯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助劑及賦型劑包括分散劑、溼潤劑、 崩解劑、乳化劑、增稠劑、抗凍劑、消泡劑、填料。所述的分散劑選自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鈣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溼潤劑選自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拉開粉BX、潤溼滲透劑F、 烷基萘磺酸鹽、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鹽、皂角粉、蠶沙、無患子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崩解劑選自膨潤土、尿素、硫酸銨、氯化鋁、檸檬酸、丁二酸、碳酸氫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增稠劑選自黃原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矽酸鋁鎂、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乳化劑選自烷基苯磺酸鈣鹽、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鹽、烷基聯苯醚二磺酸鎂鹽、三乙醇胺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醚、506#、600#、700#、NP-10磷酸酯、0P-10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司盤80、吐溫80、602#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抗凍劑選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消泡劑選自矽油、矽酮類化合物、C10-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10脂肪醇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填料選自高嶺土、硅藻土、膨潤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澱粉、輕質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含有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用於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霜黴病、葉斑病、 立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等植物病害,防效理想,與單劑相比,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1.雙重作用機制,病菌不易產生抗性;2.增效作用明顯。室內生測驗結果表明肟菌酯與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按一定比例復配對作物病害具有很明顯增效作用;3.擴大殺菌譜。肟菌酯與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復配可防治多種主要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霜黴病、葉斑病、立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等,擴大了殺菌譜。4.降低使用成本。肟菌酯單獨使用成本較高,同成本較低的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混配能夠降低使用成本,擴大其使用範圍。5.屬綠色農藥。肟菌酯、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均屬低毒農藥,其復配製劑,高效低毒,對作物及環境安全,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是採用室內生物測定和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先通過室內生物測定,明確兩種藥劑按一定比例復配後的共毒係數,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田間試驗。實施應用例一肟菌酯與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不同比例混用對靶標
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1、試驗條件靶標蘋果白粉病菌;香蕉葉斑病。將室內4°C冰箱保存的靶標病菌種轉接於PDA培養基上,於28°C培養箱中培養使其活化,經過兩次轉接後備用。2、試驗藥劑肟菌酯原藥,含量96% (市購)多菌靈原藥,含量98% (市購)甲基硫菌靈原藥,含量95% (市購)3、實驗處理經預試確定各藥劑有效抑制濃度範圍後,每個藥劑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設5個劑量處理,設清水對照,具體處理劑量如下
肟菌酯多菌靈甲基硫菌靈
0. 1、0· 2、0· 5、1、2μ g/mL 0. 5、1、2、5、10μ g/mL 0. 5、1、2、5、10μ g/mL肟菌酯多菌靈(164)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32)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16)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8)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4)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2)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2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4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8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多菌靈(16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64)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32)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16)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8)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4)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2)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2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4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81)0.1,0.2,0.5、、2μg/7IiiL
肟菌酯甲基硫菌靈(161)0.1,0.2,0.5、、2μg/7IiiL每個濃度處理重複4次。4、試驗方法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殺菌劑》進行。本實驗採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藥劑對靶標病菌的毒力。具體方法如下經轉接火花的靶標病菌菌株用PDA培養,待菌落長至培養皿四分之三大小時,用內徑為5mm的打孔器從邊緣打孔,打成的菌絲塊作為接種體。 分別取配好的濃度為上述設計濃度10倍的各處理藥液4ml與定量的36ml滅菌PDA培養基均勻混合,分倒入3個滅菌培養皿中,冷卻後製得含藥平板,以等量滅菌水與培養皿混合為對照,每處理設計4個重複。將接種菌絲倒置於平板中央,放入28°C培養箱內培養。96h後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淨生長量、菌絲生長抑制率。5、計算淨生長量(mm)=測量菌落直徑-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殺菌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A)肟菌酯與 ⑶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1 64至16 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A)肟菌酯與(B) 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1 32至4 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A)肟菌酯與(B) 多菌靈的重量比為1 16至1 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A)肟菌酯與(B) 甲基硫菌靈的重量比為1 16至1 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佔總重量的1 9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佔總重量的10 8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肟菌酯的殺菌組合物用於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霜黴病、葉斑病、立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等植物病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肟菌酯的農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A肟菌酯與有效活性成分B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中的一種,其中有效活性成分A與B的重量份數比為1∶64至16∶1。本發明所述的農藥組合物可製成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等,對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霜黴病、葉斑病、立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等作物病害防效理想。
文檔編號A01P3/00GK102217617SQ20111007421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張偉, 曹巧利, 高超 申請人:陝西湯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