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7:27:06 2
專利名稱: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涉及一種冷卻裝置,特別是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對各種大型機器的功率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也帶來了機器 溫度高,散熱難的問題。雖然也有很多降溫措施,如直接採用風扇吹風進行風冷,但是散熱 慢,效果不好;採取直接衝水冷卻的方式效果好,但是大多數機器不能直接接觸水,因此此 方式使用範圍窄小,而且對水的浪費嚴重;還有採用壓縮機壓縮製冷劑,通過製冷劑在機器 內安裝的導熱管流動而帶走熱量,但是此方法成本高,而且壓縮機工作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本發明人設計了一種具有發電功能的水冷裝置(專利申請號為201010183052. 9) 採用水循環進行冷卻,不僅節水而且能夠利用多餘的勢能發電,但是上述結構對勢能的利 用還不夠充分,而且散熱效果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因此本發明人對上述結構做出了改 進。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冷卻水勢能驅動風扇以提高 冷卻效果的自發電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包括水流冷卻單元以及水流發電單元,該水流發 電單元位於水流冷卻單元的上方,該水流發電單元水流流出端流出的熱水流入水流冷卻單 元冷卻,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流發電單元水流流出端的下方設有第一風冷機構,自水流發電 單元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動第一風冷機構工作。所述第一風冷機構包括第一轉軸、設置於第一轉軸上的第一風葉及驅動器,自水 流發電單元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驅動器轉動。所述驅動器包括設置於第一轉軸上的驅動杆及設置於驅動杆端部的衝擊端。所述水流冷卻單元包括水箱及安裝在水箱上方的若干層帶排水孔的散熱板,該散 熱板間設有第二風冷機構,自排水孔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第二風冷機構工作。所述第二風冷機構包括第二轉軸及設置於第二轉軸上的第二風葉。所述第一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一護罩。所述第二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二護罩。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水流發電單元的出水口下方及散熱 板的下方設置了風扇,利用水流的勢能驅動風扇轉動,本結構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利用風 扇的風力散熱,提高了本裝置的散熱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5]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包括水流冷卻單 元1以及水流發電單元2,該水流發電單元2位於水流冷卻單元1的上方,該水流發電單元 2水流流出端流出的熱水流入水流冷卻單元1冷卻,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流發電單元2水流 流出端的下方設有第一風冷機構,自水流發電單元2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動第 一風冷機構工作。如圖所示,於本實例中,第一風冷機構包括第一轉軸12、設置於第一轉軸12上的 第一風葉11及驅動器,自水流發電單元2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驅動器轉動。 自水流發電單元2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衝擊在驅動器上使驅動器轉動,驅動器轉動後 帶動第一風葉11轉動,風葉轉動後產生的風力加速空氣流動,加快了冷卻水的蒸發,從而 也使熱量加速散發出去,達到了提高冷卻效果的作用。進一步,驅動器包括設置於第一轉軸 12上的驅動杆13及設置於驅動杆13端部的衝擊端14,此結構為本結構的優選,衝擊端14 加大了驅動器與水流的接觸面,從而使驅動器受到的衝擊力加大,增大了風葉轉速。如圖所示,所述水流冷卻單元1包括水箱17及安裝在水箱17上方的若干層帶排 水孔19的散熱板18,該散熱板18間設有第二風冷機構,自排水孔19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 第二風冷機構工作。進一步,第二風冷機構包括第二轉軸16及設置於第二轉軸16上的第 二風葉15,散熱板18間設有的風葉直接受從散熱板18上排水孔19流下的水流的衝擊而轉 動,產生的風力加速空氣流動,加快了冷卻水的蒸發,從而達到了提高冷卻效果的作用。本 結構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利用風扇的風力散熱,提高了本裝置的散熱效果。更進一步,第 一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一護罩(圖中未示出);第二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二護罩(圖中未示出),風 葉在轉動過程中有護罩的保護,避免了風扇在工作過程中人不小心接觸到而造成傷害,從 而提高了本裝置的安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包括水流冷卻單元(1)以及水流發電單元(2), 該水流發電單元(2)位於水流冷卻單元(1)的上方,經該水流發電單元(2)水流流出端流出 的熱水流入水流冷卻單元(1)冷卻,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流發電單元(2)水流流出端的下方 設有第一風冷機構,自水流發電單元(2)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動第一風冷機構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風冷機構包括第一轉軸(12)、設置於第一轉軸(12)上的第一風葉(11)及驅動器,自水流發 電單元(2 )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驅動器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 器包括設置於第一轉軸(12)上的驅動杆(13)及設置於驅動杆(13)端部的衝擊端(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流 冷卻單元(1)包括水箱(17)及安裝在水箱(17)上方的若干層帶排水孔(19)的散熱板(18), 該散熱板(18)間設有第二風冷機構,自排水孔(19)流出的水流能夠驅使第二風冷機構工 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 風冷機構包括第二轉軸(16)及設置於第二轉軸(16)上的第二風葉(1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一護罩。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 風冷機構上設有第二護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風冷機構的自發電冷卻裝置,包括水流冷卻單元以及水流發電單元,該水流冷卻單元,該水流發電單元位於水流冷卻單元的上方,該水流發電單元水流流出端流出的熱水流入水流冷卻單元冷卻,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流發電單元水流流出端的下方設有第一風冷機構,自水流發電單元的水流流出端流出的水流能夠驅動第一風冷機構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水流發電單元的出水口下方及散熱板的下方設置了風扇,利用水流的勢能驅動風扇轉動,本結構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利用風扇的風力散熱,提高了本裝置的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F03B13/00GK201874733SQ20102063561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日
發明者秦宇獻 申請人:秦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