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撥手銬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7:25:56
專利名稱:防撥手銬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手銬有關。
背景技術:
傳統手銬的銬體內的軸與齒輪連接,齒輪與卡齒嚙合,卡齒座上的斜槽與匙芯上的銷配合,匙芯的轉動通過銷使卡齒與齧輪嚙合或脫離。傳統手銬的開啟鑰匙多採用三角形、五邊形及其它幾何外形,齒輪與卡齒結合部位末加防護裝置,能不用鑰匙撥開手銬的部位多,能開手銬的工具隨處可找,如鐵絲、紙卷、竹片等。
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可靠,只能使用專用工具開鎖,防撥性好的防撥手銬。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防撥手銬,銬體10內的軸11與齒輪6連接,齒輪6與齒條7嚙合,卡齒5與齒輪6嚙合,卡齒座15的圓套上有斜槽12與匙芯4上端的銷13配合,卡齒座下端與彈簧3連接,匙芯4與銬體10的內壁或內壁上的機芯套8動配合,匙芯4下端有軸向孔16和與其交叉連接的至少一個橫槽17,橫槽17內有至少兩個鋼珠2可部分進入匙芯4的間隙18內,鑰匙1的內軸19與軸向孔16動配合,當內軸19插進軸向孔16後,通過與其兩側靜配合的鋼珠2與匙芯4靜配合。
卡齒5上有防撥片9,防撥片9與機芯套8連接,其上有孔22與長齒5配合。
鑰匙1的內軸19外有同軸心的環套20,環套20上有對稱的槽21與鋼珠2配合。
機芯套8上端有對稱的軸向槽20與卡齒座15上的銷23配合。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防撥手銬的結構改進後,在齒輪與卡齒結合部位增加了防撥片,鎖頭匙芯用滑動鋼球做支點,在專用鑰匙插入時,鑰匙內立柱撐開鋼球形成轉動支點,可轉動鑰匙打開手銬,在沒有專用鑰匙開啟時鎖頭無支點,故無法用其它工具打開手銬。所以除本實用新型的專用鑰匙、其它工具均不能打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2為開鎖狀態示意圖。
圖3為鑰匙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5為鑰芯的鎖閉狀態圖。
圖6為匙芯的開啟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銬體10與機芯套8連接,機芯套8上部側面有槽20,上面連接有防撥片9,下端連接與匙芯4套接的匙芯套14的法蘭。匙芯4與匙芯套14之間有間隙18。與銬體10鉸連的齒條7與齒輪6嚙合,齒輪6與卡齒5嚙合,筒形卡齒座15兩側有兩個反向的斜槽12與匙芯4上對稱的兩個銷13配合。卡齒5有回位彈簧3。匙芯4有軸向孔16和與其成90°交角的橫槽17。2個鋼珠2水平位於橫槽內,當鑰匙1的內軸19插進軸向孔16,則兩鋼珠2分開,鋼珠的一部分通過鑰匙1的槽21進入間隙18與匙芯套14緊密接觸,匙芯套14與匙芯4固連,轉動鑰匙1,由於鑰匙1已與匙芯4緊配合,則匙芯隨之轉動,銷13給斜槽12向下的力使其克服彈簧3的彈力,卡齒5向下移動與齒輪6脫離,手銬即可打開。當取出鑰匙1,彈簧使卡齒復位,手銬重新鎖上。卡齒5上有防撥片9,防撥片9與機芯套8連接,其上有孔22與卡齒5配合。
權利要求1.防撥手銬,銬體(10)內的軸(11)與齒輪(6)連接,齒輪(6)與齒條(7)嚙合,卡齒(5)與齒輪(6)嚙合,卡齒座(15)的圓套上有斜槽(12)與匙芯(4)上端的銷(13)配合,卡齒座下端與彈簧(3)連接,匙芯(4)與銬體(10)的內壁或內壁上的機芯套(8)動配合,其特徵在於匙芯(4)下端有軸向孔(16)和與其交叉連接的至少一個橫槽(17),橫槽(17)內有至少兩個鋼珠(2)可部分進入匙芯(4)的間隙(18)內,鑰匙(1)的內軸(19)與軸向孔(16)動配合,當內軸(19)插進軸向孔(16)後,通過與其兩側靜配合的鋼珠(2)與匙芯(4)靜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撥手銬,其特徵在於卡齒(5)上有防撥片(9),防撥片(9)與機芯套(8)連接,其上有孔(22)與長齒(5)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撥手銬,其特徵在於鑰匙(1)的內軸(19)外有同軸心的環套(20),環套(20)上有對稱的槽(21)與鋼珠(2)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撥手銬,其特徵在於機芯套(8)上端有對稱的軸向槽(20)與卡齒座(15)上的銷(23)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防撥手銬,銬體(10)內的軸(11)與齒輪(6)連接,齒輪(6)與齒條(7)嚙合,卡齒(5)與齒輪(6)嚙合,卡齒座(15)的圓套上有斜槽(12)與匙芯(4)上端的銷(13)配合,卡齒座下端與彈簧(3)連接,匙芯(4)與銬體(10)的內壁或內壁上的機芯套(8)動配合,匙芯(4)下端有軸向孔(16)和與其交叉連接的至少一個橫槽(17),橫槽(17)內有至少兩個鋼珠(2)可部分進入匙芯(4)的間隙(18)內,鑰匙(1)的內軸(19)與軸向孔(16)動配合,當內軸(19)插進軸向孔(16)後,通過與其兩側靜配合的鋼珠(2)與匙芯(4)靜配合。
文檔編號E05B75/00GK2835481SQ200520036260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正明 申請人:成都恆安警用裝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