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9:18:06 4
專利名稱:紫外消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美容美髮行業使用的紫外消毒機。
在眾多的美容美髮廳、店中,一些用具如梳子、剪子、推子、鑷子、髮捲等經常是被多人次反覆使用,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和疾病的傳播,不符合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於用具的消毒,理論上講可以用紅外線、微波或紫外線進行消毒。由於紅外線和微波均是利用其熱效應進行滅菌消毒的,只能適合於耐熱的金屬用具,其它用具則難以適用。現市面上使用的紫外線消毒機由於其紫外燈管與被消毒物相互處於固定位置,紫外線僅限於對所照射到的表面進行消毒,時間長,效率低,消毒效果不佳。也有採用上、下兩個紫外燈管的結構,但始終未解決消毒死角的問題,消毒不徹底,射線利用率也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克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射線利用高、消毒周期短、消毒徹底的紫外消毒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該機內的從動輪圍繞主動輪圓周布置且互相嚙合,每個從動輪上固定有夾具,紫外燈管固定在轉動盤上。在殼體內還設有反射筒和帶有磁塊的掛物架。殼體與上蓋的結合處設有一微動開關。燈管與主動輪同步轉動。上蓋內還設有反射弧面。殼體上設有排風口。
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圖1的A-A剖示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一說明。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殼體4、上蓋1、紫外燈管5、從動輪10、主動輪11、夾具8、電機12、反射筒7、掛物架6、反射弧面2構成。其中,上蓋1與殼體4鉸接相連。在上蓋1與殼體4的結合處設一具有保護作用的微動開關13,反射筒7位於殼體4內。本機以電機12為動力,電機12直接驅動主動輪11旋轉。2-10個從動輪10圍繞在主動輪11的圓周外,每個從動輪10均與主動輪11嚙合(參見圖2)。夾具8固定在從動輪10上,夾具8上還安裝帶有磁塊3的掛物架6。本實施例中所用的熱陰極低壓汞H型紫外燈管5與電機12同軸豎直設置,並通過燈座與轉動盤14相連。轉動盤14與固定盤15實現電接觸,以給可旋轉的燈管5提供電源。在殼體4上還設有排風口9。本機由開關18、指示燈17、定時器16構成了電路控制部分。
本機在使用時,先將被消毒用具(如梳子、剪子、鑷子等)插放在夾具8內,或掛在掛物架6上,不能插放或吊掛的金屬用具可直接靠磁塊3吸引而懸掛起來。所有被消毒用具放置好後即蓋好上蓋1,打開電源開關18,指示燈17發亮,設定好定時器16。此時,紫外燈管5點燃並發出紫外線,電機12則通過與其同軸相連的主動輪11驅動從動輪10同時發生自轉,紫外燈管5也由轉動盤14帶動而轉動。這樣,紫外燈管5和固定在從動輪10的夾具8或掛物架6上的被消毒用具同時發生轉動,由燈管5發出的紫外線不僅可以直接照射被消毒用具的每個部分,而且一部分沒有直接照射的紫外線又可通過反射筒7和反射弧面2的反射而作用於被消毒用具上,紫外線分布均勻,消除了消毒死角,提高了射線的利用率,從而縮短了消毒時間。
微動開關13的作用是防止有人在未關閉電源時誤將上蓋1打開而使紫外線洩露,如出現這種情況,與開關18相接的微動開關13則會自動切斷電源,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機內產生的一些氣體可通過排風口9排出。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紫外燈管與被消毒物同時轉動的結構,加上反射筒及反射弧面的作用,可使被消毒用具的各個部分均能直接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達到滅菌消毒的目的。本機的射線利用率高,對被消毒用具的消毒時間短,消毒效果好,紫外線照射均勻,不存在消毒死角的問題,可適應各種材料製作的美容美髮用具的消毒。經常使用本機對美容美髮用具進行消毒還可起到防止交叉感染、抑制疾病傳播的。
權利要求1.一種紫外消毒機,它具有一個殼體(4)和上蓋(1),其特徵是從動輪(10)圍繞主動輪(11)圓周布置且互相嚙合,每個從動輪(10)上固定有夾具(8),紫外燈管(5)固定在轉動盤(14)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機,其特徵是在殼體(4)內還設有反射筒(7)和帶有磁塊(3)的掛物架(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機,其特徵是在殼體(4)與上蓋(1)的結合處設有一微動開關(1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機,其特徵是燈管(5)與主動輪(11)同步轉動。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毒機,其特徵是在上蓋(1)內還設有反射弧面(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機,其特徵是在殼體(4)上還設有排風口(9)。
專利摘要一種適合美容美髮行業使用的紫外消毒機,從動輪10圍繞主動輪11設置並互相嚙合,主動輪驅動連有夾具8和掛物架6的從動輪轉動,紫外燈管5也同時轉動。所以被消毒用具的各個部分均能受到紫外線的有效照射,射線利用率高、消毒時間短,解決了消毒死角問題、消毒效果好。經常使用還可防止交叉感染及疾病傳播。
文檔編號A61L2/10GK2412575SQ0022603
公開日2001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7日
發明者李建軍 申請人: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