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0:21:21 2
專利名稱: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機的外殼構造,應用於抗酸鹼的風機,如皮帶式、軸動式及直結式的抗酸鹼風機。
背景技術:
使用風機將一空間中之空氣抽出,並將此空氣導至此空間外的技術是一普遍使用的技術。此種技術廣泛地應用在需排除汙染物及有害煙霧的場所。
雖然此種技術已被普遍使用,但是在風機使用時,風機的外殼卻往往會發生震動的情形,由於長期處于震動中,風機外殼的使用壽命也就大大減短。
目前市面上已有針對風機外殼震動的情形設計了減少風機外殼震動的組件,但是這種組件卻是以風機外殼的中心為圓心呈放射狀排列,在使用時仍舊無法解決外殼震動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可以增加風機外殼構造的強度,從而消除外殼在風機使用時的震動,並延長外殼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外殼呈中空蝸牛狀,包括相對的兩壁面、連接兩壁面的側邊、側邊與兩壁面共同形成的出風口和壁面上的進風口,所述兩個壁面中至少有一個的外側設有減震件,減震件與壁面的邊緣和進風口的邊緣分別設有間隔距離,進風口的邊緣向內延伸了一補強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外殼呈中空蝸牛狀,包括相對的兩壁面、連接兩壁面的側邊、側邊與兩壁面共同形成的出風口和壁面上的進風口,所述兩個壁面中至少有一個的外側設有減震件,減震件與壁面的邊緣和進風口的邊緣分別設有間隔距離,進風口的邊緣向內延伸了一補強環;所述減震件設置在具有進風口的壁面上,或設置在進風口對側的壁面上,或設置在兩個壁面。
因此在使用配置有本實用新型的抗酸鹼風機時,過去因空氣進入風機造成的外殼強烈震動,也就在減震件與補強環的共同配合下,使外殼受震動壓力所引起的其自身震動得以消除,並增加了其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以減震件與補強環增加風機外殼構造的強度,消除風機外殼的震動,從而增加風機外殼構造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將減震件設於外殼壁面受震動壓力較大處,而節省減震件所需花費的材料費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前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後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4為為葉輪主體的立體圖其中1固定座;11底座;111馬達固定座;12固定臺架;13直立框架;2外殼;21壁面;21′壁面;211進風口;2111補強環;212減震件;213開孔;22側邊;23出風口;3葉輪主體;31圓形底盤;31′圓形底盤;311葉輪補強件;312導風口;32葉片;33轉軸;4導流件;5驅動馬達;51皮帶;6軸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
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由固定座1、外殼2、葉輪主體3及導流件4所共同構成。
固定座1由底座11、固定臺架12及直立框架13構成,底座11的一側設有馬達固定座111,以供驅動馬達5固定,而另一側則設有固定臺架12,此固定臺架12是供軸承座6跨置,直立框架13固定設置在外殼2上,且適當地高出固定臺架12頂部。
外殼2呈中空蝸牛狀,外殼2包括有相對的兩壁面21、21′及連接兩壁面21、21′的側邊22,其中壁面21具有進風口211,其外側設有減震件212,此減震件212與壁面21的邊緣及進風口211的邊緣有間隔距離(也就是減震件212設在壁面21受震動壓力較大的位置),且壁面21的進風口211的邊緣向內延伸出補強環2111,而壁面21′包括有開孔213,直立框架13就是以此固定的,而側邊22與兩壁面21、21′共同形成出風口23。
葉輪主體3設置於外殼2的中空內部,由兩圓形底盤31、31′、葉片32及轉軸33所構成,其中圓形底盤31、31′的直徑比外殼2的補強環2111的進風口徑小,且圓形底盤31、31′一側具有葉輪補強件311,以增加葉輪主體3支撐葉片32的支撐力,而圓形底盤31還具有一導風口312,使由外殼2的進風口211進入的空氣可以通過導風口312進入葉輪主體3,葉片32連結兩圓形底盤31、31′,使空氣從導風口312進入後,在葉輪主體3轉動下,順著葉片32的形狀流動,然後由出風口23排出,轉軸33固定設置在圓形底盤31′連接葉片32的相對側,並穿過壁面21′的開孔213及直立框架13套穿在固定臺架12上方的軸承座6,在驅動馬達5驅動時,皮帶51帶動葉輪主體3在外殼2中轉動。
導流件4呈丘狀,設在葉輪主體3的圓形底盤31′上,並相對於導風口312,使空氣從導風口312進入葉輪主體3後,空氣順著導流件4的形狀流動到葉片32,然後流出外殼2,從而減少空氣進入葉輪主體3時的衝擊。
在使用配置有本實用新型的抗酸鹼的風機時,驅動馬達5帶動其皮帶51,使轉軸33轉動,從而帶動葉輪主體3轉動,使空氣從進風口211進入外殼2的中空內部,再從導風口312進入葉輪主體3,並流經導流件4,然後由葉片32帶動從外殼2的出風口23流出,因而在減震件212與補強環2111的共同配合下,外殼2受震動壓力而引起的自身震動也就消除了,增加了風機外殼構造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減震件212既可設置在壁面21和21′中的任一壁面上,也可同時設置在壁片21、21′上;本實用新型既可應用在皮帶式的抗酸鹼風機上,也可應用在軸動式、直結式等不同型式的抗酸鹼風機上。
權利要求1.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外殼呈中空蝸牛狀,包括相對的兩壁面(21、21′)、連接兩壁面(21、21′)的側邊(22)、側邊(22)與兩壁面(21、21′)共同形成的出風口(23)和壁面(21)上的進風口(211),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壁面(21、21′)中至少有一個的外側設有減震件(212),減震件(212)與壁面(21)的邊緣和進風口(211)的邊緣分別設有間隔距離,進風口(211)的邊緣向內延伸了一補強環(2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件(212)設置在具有進風口(211)的壁面(2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件(212)設置在進風口(211)對側的壁面(21′)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件(212)設置在兩個壁面(21、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酸鹼風機的外殼裝置,其外殼呈中空蝸牛狀,包括相對的兩壁面、連接兩壁面的側邊、側邊與兩壁面共同形成的出風口和壁面上的進風口,所述兩個壁面中至少有一個的外側設有減震件,減震件與壁面的邊緣和進風口的邊緣分別設有間隔距離,進風口的邊緣向內延伸了一補強環;本實用新型可以增加風機外殼構造的強度,從而消除外殼在風機使用時的震動,並延長外殼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D29/42GK2851665SQ20052014035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2日
發明者林耀明 申請人:蘇州艾特斯環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