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變電站電纜架設夾具的製造方法與工藝
2023-04-30 19:27:41 2
該發明涉及電纜架設中使用的五金夾具,具體地說是一種110KV變電站電纜架設夾具。
背景技術:
通常,在110KV變電站輸送電路中,在兩個相鄰的電線桿之間使用張力夾進行連接,並配合絕緣子使用。一般來說,首先使用鋼箍固定在電線桿的頂部,然後使用適用角鋼等形成橫擔,將絕緣子一端固定在橫擔上,絕緣子的另一端連接一個張力夾,其中該張力夾的作用在於使得電纜漲緊。上述的結構為現有通常的結構,存在的問題是,張力夾一般使用U形螺栓進行緊固,為剛性連接,在緊固點形成較大的應力集中,對電纜造成損傷。另外,現有的張力夾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容易鬆動的問題,由於外界風力、振動等問題的存在,電纜與張力夾之間存在相對滑動的問題,也對電纜造成二次損傷。目前未見有綜合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以申請號為CN97100867.1的電纜架設用緩衝夾具為例,其中的電纜緩衝是通過設置彈簧的方式實現的,但是還是存在電纜與夾具之間相對鬆動的問題,這是因為,僅僅靠夾持力是難以滿足其夾持的要求的,在使用的過程中,電纜和夾具還是存在相對滑動的問題。關於風振的影響夾具中的電纜進口與電纜之間是剛性接觸的,形成剛性的連結,且沒有特殊的避讓措施,進入點附近,由於電纜存在風振的問題,電纜容易折斷。這也是現有的所有的電纜夾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110KV變電站電纜架設夾具,用於電纜的架設,是一種全新結構的電纜連接器,解決連接時對電纜造成的損傷,同時解決風振、鬆動的問題。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110KV變電站電纜架設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輔助塊、U形螺栓和纏繞鋼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是由對稱設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的一柱狀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結構上彼此對稱,並使用緊固螺栓緊固後形成一體;兩個殼體中間的結合面處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殼體的一端為自由端,朝向電纜來向,另一端為安裝端,用於安裝輔助塊,第一通道為S形路徑布置,第二通道為一字型路徑布置,且兩通道的兩端埠彼此平行;所述輔助塊的斷面由兩個弧形段和兩個直線段組成,在輔助塊中具有分別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對應的兩個通孔,在輔助塊的外端有一個圓弧形的且用於連通兩通孔的過渡區,所述輔助塊上設有六個緊固孔並通過標準螺栓將輔助塊緊固在殼體的安裝端上;在輔助塊上設置有一對穿孔,同時在輔助塊和兩殼體上分別設置有方形的缺口,一U型螺栓兩端穿過穿孔後被設置在缺口內的螺母固定,其中U形螺栓的設置方位與過渡區彼此交叉、垂直,在所述殼體的第二通道的中部設置有一個垂直且貫通的第三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前端設置有一個開口由內向外逐漸增大的喇叭口;在靠近喇叭口的所述第一通道中設置有給環狀凹槽,並在環狀凹槽中嵌入兩個半圓形的橡膠圈,所述橡膠圈包括錐形部和環狀部,其中環狀部中設置有鋼骨架,所述錐形部貼合在喇叭口中,形成一個彈性保護層;在第一通道的內壁上設有若干環形的凹槽或者突起;所述纏繞鋼帶是由鋼帶對摺形成的,包括固定部和纏繞部,其中固定部為平板狀,在固定部中設置有孔,在第一殼體或/和第二殼體的結合面處設置有容納固定部的暗槽,所述固定部被夾持固定在第一、第二殼體之間;所述纏繞部是預先纏繞形成的螺旋狀,使用時,將纏繞部纏繞在電纜上,並在端部使用鋼絲纏繞與緊固。作為一進步的方案,所述殼體上的螺栓孔共六組,其中一組螺栓孔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