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柱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0:30:21 2
專利名稱:鋼筋混凝土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柱,屬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柱結構設計中,通常是將柱子作為整體加以約束,從而提高柱子的強度及延性。但在受力過程中,由於鋼筋混凝土柱各部位及截面各部分受力通常不均勻,其各部分所承受的壓、剪強度均不一樣,而整體約束未考慮這種不均勻性,從而降低了約束鋼筋的約束效果,使柱子的強度及延性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約束效果好、承受壓力及剪切的能力高、延性好的鋼筋混凝土柱,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縱向鋼筋(1)和縱向約束鋼筋(2),在縱向鋼筋(1)及縱向約束鋼筋(2)上連接有內碟型一體式區域約束箍筋(4),區域約束箍筋(4)為連續彎制,中間無接頭。
區域約束箍筋(4)為連續螺旋彎制,中間無接頭,螺旋可為一圈,也可為2圈或2圈以上。
在區域約束箍筋(4)的小矩形區域的四角配置有至少一根縱向鋼筋(1)或縱向約束鋼筋(2)。
縱向約束鋼筋(1)和縱向約束鋼筋(2)綁紮在區域約束箍筋(4)上。
區域約束箍筋(4)為彎勾箍或閃光對焊箍。
本實用新型在鋼筋混凝土柱受力較大部位的約束鋼筋上增加了區域約束箍筋,並相應在區域約束箍筋內增加縱向約束鋼筋,將整個鋼筋混凝土柱的約束體由整體化為整體與區域結合,增強了整個鋼筋混凝土柱的受壓及受剪強度,可提高承載力30%以上,在由區域約束箍筋與縱向鋼筋、縱向約束鋼筋構成的約束區,其承受壓力及剪切的能力更高,在局部受壓的情況下,約束區有更多的鋼筋參與工作,而且各縱向鋼筋的支承長度更短,穩定承載力更高,約束效果更好,從而達到提高強度及延性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有意識地加強強約束區域的約束強度,弱化弱約束區域的約束強度,使極限荷載後的柱子更利於向分體柱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不顯著降低承載力,而變形能力大幅度提高的目的,並且將區域約束箍筋連續彎制,縮短了小約束區域的箍筋間距,節省了箍筋的加工及安裝成本。而且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約束混凝土的受力性質,不但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及延性,並且在破壞形態上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柱的破壞形態截然不同,較傳統約束混凝土柱在極限荷載後的變形能力大幅度提高,大大改善了結構的抗震性能,具有抗振性能好的優點。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區域約束箍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如附圖1或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採用對稱配筋方式,在製作時,在鋼筋混凝土柱3的橫截面設置區域約束箍筋4,並在每個區域約束箍筋4的小矩形區域的四角配置有至少一根縱向鋼筋1或縱向約束鋼筋2,縱向鋼筋1和縱向約束鋼筋2綁紮在區域約束箍筋4上,縱向鋼筋1、縱向約束鋼筋2和區域約束箍筋4將鋼筋混凝土柱3分割成4個強約束區域(圖中I區)及強約束區間的弱約束區域(圖中II區)。其中區域約束箍筋4為內碟型一體式設計,整個區域約束箍筋4採用連續螺旋彎制的彎勾箍或閃光對焊箍,中間無接頭,螺旋可為一圈,也可為2圈或2圈以上,螺旋圈數及間距需根據情況由計算確定。
權利要求1.一種鋼筋混凝土柱,它包括縱向鋼筋(1)和縱向約束鋼筋(2),其特徵在於在縱向鋼筋(1)及縱向約束鋼筋(2)上連接有內碟型一體式區域約束箍筋(4),區域約束箍筋(4)為連續彎制,中間無接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徵在於區域約束箍筋(4)為連續螺旋彎制,中間無接頭,螺旋可為一圈,也可為2圈或2圈以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徵在於在區域約束箍筋(4)的小矩形區域的四角配置有至少一根縱向鋼筋(1)或縱向約束鋼筋(2)。
4.按照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徵在於縱向約束鋼筋(1)和縱向約束鋼筋(2)綁紮在區域約束箍筋(4)上。
5.按照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徵在於區域約束箍筋(4)為彎勾箍或閃光對焊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柱,它包括縱向鋼筋和縱向約束鋼筋,在縱向鋼筋及縱向約束鋼筋上連接有內碟型一體式區域約束箍筋,區域約束箍筋為連續螺旋彎制,中間無接頭,螺旋可為一圈,也可為2圈或2圈以上;在區域約束箍筋的小矩形區域的四角配置有至少一根縱向鋼筋或縱向約束鋼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約束效果更好、承受壓力及剪切的能力更高且抗震性能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E04C3/30GK2844274SQ20052020074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6日
發明者曹新明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