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外開窗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3:55:06 1
專利名稱:保溫外開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外開窗。
背景技術:
窗戶在建築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通風和採光的主要途徑。是人與大自然交流的產物。窗戶的開啟方式主要可分為推拉窗、外開窗和內開窗幾種。目前的外開窗基本都採用摩擦鉸鏈,而大多數節能保溫窗基本都採用塑窗用的摩擦鉸鏈(承重性能低,底槽18MM),其承重能力低,安裝繁瑣(用在保溫窗上,有的需要對型材進行處理),為提高五金的承重和安裝方便,有的廠家甚至使用內開窗用的合頁(其結構為窗扇、框是通過合頁連接的),但這中安裝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玻璃的破損,窗扇的掉落極大的危及樓下人們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保溫外開窗,以克服目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保溫外開窗,包括保溫窗框和保溫窗扇,所述保溫窗扇的頂面以及底面靠近右端處通過摩擦鉸鏈與保溫窗框連接,所述保溫窗扇的內側靠近右端中部處設有執手,保溫窗扇的槽口上與執手位置相對應處設有傳動器,保溫窗框上與傳動器位置相對應處通過螺釘固定鎖座,傳動器的一端與執手連接,傳動器的另一端抵靠鎖座內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採用了鋁窗用摩擦鉸鏈,屏棄了節能保溫窗常用的塑窗用摩擦鉸鏈(承重性能低,底槽18匪),大大的提高了門窗的安全可靠性;同時為現代建築的高標準、高需求、大開啟的風格化提供了基礎;摩擦鉸鏈與框、扇間採用高強度、不鏽鋼材質的螺釘固定連接,此結構安裝簡單、加工方便。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保溫外開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保溫外開窗的A-A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保溫外開窗的B-B剖視圖。圖中1、保溫窗框;2、保溫窗扇;3、摩擦鉸鏈;4、執手;5、傳動器;6、螺釘;7、鎖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保溫外開窗,包括保溫窗框1和保溫窗扇2,所述保溫窗扇2的頂面以及底面靠近右端處通過摩擦鉸鏈3與保溫窗框1連接,所述保溫窗扇2的內側靠近右端中部處設有執手4,保溫窗扇2的槽口上與執手4位置相對應處設有傳動器5,保溫窗框1上與傳動器5位置相對應處通過螺釘6固定鎖座7,傳動器5 的一端與執手4連接,傳動器5的另一端抵靠於鎖座7內側,通過執手4的轉動,以實現窗戶的開啟和關閉。具體使用時,保溫窗扇2的風荷載由摩擦鉸鏈3分別分擔,提高抗衝擊力能力,摩擦鉸鏈3與框、扇間採用高強度、不鏽鋼材質的螺釘固定連接,框、扇的抗剪能力強,不會出現因配件生鏽等因素造成安全隱患,加工簡單、操作方便;整體提高了窗戶的各種性能,同時滿足了客戶對窗大固定、大開啟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建築物不同建築風格與裝飾風格。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保溫外開窗,包括保溫窗框(1)和保溫窗扇(2),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窗扇(2) 的頂面以及底面靠近右端處通過摩擦鉸鏈(3 )與保溫窗框(1)連接,所述保溫窗扇(2 )的內側靠近右端中部處設有執手(4),保溫窗扇(2)的槽口上與執手(4)位置相對應處設有傳動器(5),保溫窗框(1)上與傳動器(5)位置相對應處通過螺釘(6)固定鎖座(7),傳動器(5) 的一端與執手(4)連接,傳動器(5)的另一端抵靠鎖座(7)內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外開窗,包括保溫窗框和保溫窗扇,所述保溫窗扇的頂面以及底面靠近右端處通過摩擦鉸鏈與保溫窗框連接,所述保溫窗扇的內側靠近右端中部處設有執手,保溫窗扇的槽口上與執手位置相對應處設有傳動器,保溫窗框上與傳動器位置相對應處通過螺釘固定鎖座,傳動器的一端與執手連接,傳動器的另一端抵靠鎖座內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採用了鋁窗用摩擦鉸鏈,大大的提高了門窗的安全可靠性;解決了因五金承重問題而帶來的窗扇設計尺寸較小的弊病;摩擦鉸鏈與框、扇間採用高強度、不鏽鋼材質的螺釘固定連接,此結構安裝簡單、加工方便。
文檔編號E06B3/32GK202325030SQ20112046381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馬俊清 申請人:北京米蘭之窗節能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