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4:00:26 1
專利名稱: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錨,具體涉及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主要適用於在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一些高聳施工機械(如井架、施工電梯、獨立柱的支撐等)與臨時設施,為安全起見,都要採用纜風繩多方對稱拉緊,這些纜風繩都必須通過地錨與地面的拉力起作用,屬建築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建築工程中,地錨常被用來固定拖拉繩、纜風繩、卷揚機、導向滑輪等。常用的地錨有樁式地錨、捆龍地錨、螺旋地錨等。所謂樁式地錨,是將木樁或鋼樁打入地表,將纜風繩系在樁上,抵抗纜風繩傳來的拉力。樁式地錨施工方便,操作容易,但由於樁式地錨主要靠土與樁的摩擦力起作用,當土比較鬆軟時,這種摩擦力往往抵抗不了纜風繩的拉力,就會出工程事故,所以樁式地錨的可靠性較差。捆龍地錨是用鋼絲繩捆綁木桿,將木桿橫埋於地下,鋼絲繩與纜風繩連接,靠回填土對橫杆的壓力來承受纜風繩傳來的拉力。當拉力太大,或回 填土太軟、填埋較淺時,抵抗不了纜風繩拉力就會出工程事故。所以捆龍地錨的可靠性也較差。而且,施工程序複雜。螺旋式地錨是近年來發展的新技術,是在地錨的錨杆端部製作成螺旋刀具,對地表土進行旋轉鑽進的方法安裝地錨,這種地錨方法可靠,但製作複雜,製作成本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該連環地錨包括有錨杆,錨杆頂部有鐵環,鐵環下面有緊貼錨杆兩側的固定鐵環,與固定鐵環並排連接的有活動鐵環。當在樁式地錨上製作鐵環,通過鐵環在另一方向上進行斜向錨固時,纜風繩的拉力相對於錨樁來說,就成了壓力,從而改變了錨樁的受力狀態,使錨樁的錨固能力增強,增加地錨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其特徵是連環地錨包括有錨杆,錨杆頂部有鐵環,鐵環下面有緊貼錨杆兩側的固定鐵環,與固定鐵環並排連接的有活動鐵環;所述的錨杆採用圓鋼、角鋼、槽鋼或工字鋼製造,錨杆的一端為尖角形狀,錨杆頂部的鐵環為一無縫鐵環,用以固定攬風繩;所述的固定鐵環及活動鐵環均為無縫鐵環。所述的連環地錨,可將錨杆依據攬風繩的角度打入地面,錨杆上的活動鐵環露在地面上,再將另兩根活動錨杆分別穿過錨杆兩側的活動鐵環向錨杆相反的方向打入地面中,入土角度可與錨杆的入土角度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連環錨固的地錨在地錨上製作鐵環,通過鐵環在另一方向上進行斜向錨固時,纜風繩的拉力相對於錨樁來說,就成了壓力,從而改變了錨樁的受力狀態,使錨樁的錨固能力增強。以下結合附圖
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I、連環地錨,11、鐵環,12、活動鐵環,13、固定鐵環,14、錨杆,2、攬風繩,3、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連環地錨I包括有錨杆14,錨杆頂部有鐵環11,鐵環下面有緊貼錨杆14兩側的固定鐵環13,與固定鐵環並排連接的有活動鐵環12 ;所 述的錨杆採用圓鋼、角鋼、槽鋼或工字鋼製造,錨杆的一端為尖角形狀,錨杆頂部的鐵環為一無縫鐵環,用以固定攬風繩2 ;所述的固定鐵環及活動鐵環均為無縫鐵環。所述的連環地錨,可將錨杆依據攬風繩的角度打入地面3,錨杆上的活動鐵環露在地面上,再將另兩根活動錨杆分別穿過錨杆I兩側的活動鐵環12向錨杆I相反的方向打入地面3中,入土角度可與錨杆I的入土角度相同,也可以不同。
權利要求1.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其特徵是連環地錨(I)包括有錨杆(14),錨杆頂部有鐵環(11),鐵環下面有緊貼錨杆(14)兩側的固定鐵環(13),與固定鐵環並排連接的有活動鐵環(12);所述的錨杆採用圓鋼、角鋼、槽鋼或工字鋼製造,錨杆的一端為尖角形狀,錨杆頂部的鐵環為一無縫鐵環,用以固定攬風繩(2);所述的固定鐵環及活動鐵環均為無縫鐵環。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其特徵是所述的連環地錨,可將錨杆依據攬風繩的角度打入地面(3),錨杆上的活動鐵環露在地面上,再將另兩根活動錨杆分別穿過錨杆(I)兩側的活動鐵環(12)向錨杆(I)相反的方向打入地面(3)中,入土角度可與錨杆(I)的入土角度相同,也可以不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錨,具體涉及一種可連環錨固的地錨及其用途,屬建築機械技術領域。連環地錨包括有錨杆,錨杆頂部有鐵環,鐵環下面有緊貼錨杆兩側的固定鐵環,與固定鐵環並排連接的有活動鐵環。連環地錨通過鐵環在另一方向上進行斜向錨固時,纜風繩的拉力相對於錨樁來說,就成了壓力,從而改變了錨樁的受力狀態,使錨樁的錨固能力增強。所述連環地錨可以作為普通地錨使用,也可以使地錨連環錨固。由於連環錨固地錨改變了地錨的受力方向,並對地面土進行了擠密,使地錨的錨固能力加強,增加地錨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E02D5/80GK202492845SQ20122011418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5日
發明者宋功業 申請人: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