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操作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6:43:09 3
專利名稱:斷路器操作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斷路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斷路器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建築電氣和建築自動化的發展,斷路器在住宅配電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有的運用於住宅配電系統中的一類微型斷路器通常由開關本體和報警模塊兩部分組成,其中開關本體通常又由主迴路電流脫扣器,輔助迴路電流脫扣器,主觸頭,輔助觸頭,操作機構、電磁系統、滅弧系統組成,操作機構作為這類開關的核心機構,決定著合閘、 跳閘的實現功能。現有的斷路器操作機構通常都固定在斷路器外殼內側,並藉由操作手柄及連杆聯動機構來操控動觸橋運動,實現動觸橋與本就固定在斷路器外殼內的靜觸橋的開合。然而現有的斷路器操作機構通常都結構複雜,體積臃腫,且操控不便,不適合裝配於微型斷路器外殼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巧且操控靈活方便的斷路器操作機構,尤其適合裝配於微型斷路器外殼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斷路器操作機構,包括主支架、連杆聯動機構和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聯動機構包括藉由聯接栓順序相連的操作手柄、第一連杆、第二連杆和第三連杆,其中所述操作手柄樞接在主支架上部,樞軸上裝配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三連杆的末端樞接在主支架下部;還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主支架和第三連杆上;所述鎖扣機構包括鎖扣杆和跳扣,其中鎖扣杆一端樞接在主支架中部,另一端設有直線型槽,連接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的聯接栓同時穿過所述直線型槽;所述跳扣樞接在主支架上,並位於鎖扣杆一側,跳扣的樞接軸上裝配有第二扭簧;所述跳扣和鎖扣杆上均設有相互牴觸的作用部。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通過相互平行的第一軸、第二軸、第三軸和第四軸連接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一軸位於主支架的最上方,第二軸位於主支架的最下方,而第三軸和第四軸位於第一軸和第二軸之間,並且第三軸位於第四軸右側;所述操作手柄可轉動地安裝於第一軸上,該操作手柄的一端通過第一聯接栓與第一連杆相連接;第一連杆通過第二聯接栓與第二連杆相連接;第二連杆通過第三聯結栓與第三連杆相連接;第三連杆的另一端設有長圓孔,並藉由該長圓孔可轉動地套設在第二軸上,操作手柄內裝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具有兩臂,其中第一臂作用在操作手柄上,第二臂作用在第一支架上的一抵扣孔內。更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設有第一附加折彎臂,此外第一支架內側具有第一凸肩,而所述的第二支架內側具有與第一凸肩相對的第二凸肩,同時第二支架的中部還設有第二附加折彎臂;所述鎖扣杆的一端設有鎖扣杆通孔,該鎖扣杆通孔與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凸肩和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凸肩相配合,從而使得鎖扣杆可轉動地支撐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第二聯接栓穿設於鎖扣杆上的直線型槽內,從而可在其內滑動; 鎖扣杆在具有直線型槽的這端具有第三凸肩;所述跳扣上具有一個三角形凹槽,該三角形凹槽內裝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具有兩臂,其中第一臂作用於跳扣上,第二臂作用於第一支架的第一附加折彎臂上,此外跳扣的一端還具有一跳扣通孔,跳扣藉由該跳扣通孔可轉動地套設於第三軸上;跳扣另一端設有一凸臺,鎖扣杆上的第三凸肩緊貼在此凸臺上。再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三連杆的一端設有一鼻架,鼻架上鉚接動觸橋, 第三連杆的另一端具有一連杆附加折彎臂,所述拉簧的下端掛在連杆附加折彎臂上,拉簧上端則掛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附加折彎臂上。更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或者第二支架的周緣設有若干用於固定安裝在斷路器外殼上的折彎臂。本實用新型的動作過程,描述如下當順時針轉動操作手柄合間時,操作手柄帶動第一連杆、第一連杆帶動第二連杆、 第二連杆帶動第三連杆克服拉簧的拉力使得動觸橋向著靜觸橋(靜觸橋預先固定在斷路器外殼內部,並位於動觸橋上方)的方向閉合;當機構完全合閘時,第一聯接栓中心位於第一軸中心與第二聯接栓中心的中心連線右側,此時整個機構處於穩定的閉合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斷路器操作機構不僅能滿足斷路器的正常接通斷開的需要,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操控靈活方便,其可被製造成一獨立的模塊,尤其適合裝配於微型斷路器外殼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支架一種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主支架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斷路器「分閘」狀態);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斷路器「合閘」狀態);圖6至圖8是本實用新型由分閘位置到合閘位置的過程示意圖。其中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一軸;14、第三軸;15、第四軸;16、第二軸;17、第一折彎臂;18、第二折彎臂;19、第三折彎臂;20、第一附加折彎臂;21、第一凸肩; 22、第二凸肩;23、第二附加折彎臂;31、操作手柄;32、第一聯接栓;33、第一連杆;34、第二聯接栓;35、第二連杆;36、第三聯接栓;37、第三連杆;40、第一扭簧;41、第一臂;42、第二臂;45、鎖扣杆;46、鎖扣杆通孔;47、直線型槽;48、第三凸肩;50、跳扣;51、三角形凹槽; 52、第二扭簧;53、第一臂;54、第二臂;55、跳扣通孔;56、凸臺;60、鼻架;63、動觸橋;65、連杆附加折彎臂;70、拉簧;80、靜觸橋;83、第一聯接栓中心;84、第一軸中心;85、中心連線; 86、第二聯接栓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0022]圖1揭示了本實用新型的軸視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對於其中的具體部件,結合分解視圖,圖2到圖5描述如下首先參考圖2、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主支架該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間通過相互平行的第一軸13、第二軸16、第三軸 14和第四軸15連接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一軸13位於主支架的最上方,第二軸16位於主支架的最下方,而第三軸14和第四軸15位於第一軸13和第二軸16之間,並且第三軸14位於第四軸15右側。所述的第一支架11的周緣具有用於固定安裝在斷路器外殼上的第一折彎臂17,第二折彎臂18和第三折彎臂19 ;第一支架11的上部還設有第一附加折彎臂20, 此外第一支架11內側具有第一凸肩21,而第二支架12內側具有與第一凸肩21相對的第二凸肩22,同時第二支架12的中部還設有第二附加折彎臂23。參考圖4、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連杆聯動機構及鎖扣機構如下所述操作手柄31可轉動地安裝於第一軸13上,該操作手柄31的一端通過第一聯接栓32與第一連杆33相連接;第一連杆33通過第二聯接栓34與第二連杆35相連接;第二連杆35通過第三聯結栓36與第三連杆37相連接;第三連杆的37另一端設有長圓孔,並藉由該長圓孔可轉動地套設在第二軸16上。操作手柄31內裝有第一扭簧40,第一扭簧40 具有兩臂,其中第一臂41作用在操作手柄31上,第二臂42作用在第一支架11上的一抵扣孔(圖中未標出)內。所述鎖扣杆45的一端設有鎖扣杆通孔46,該鎖扣杆通孔46與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一凸肩21和第二支架12上的第二凸肩22相配合,從而使得鎖扣杆45可轉動地支撐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鎖扣杆45的另一端有一直線型槽47,第二聯接栓34穿設於直線型槽47內,從而可在其內滑動;鎖扣杆45在具有直線型槽47的這端具有第三凸肩 48。所述跳扣50上具有一個三角形凹槽51,該三角形凹槽51內裝有第二扭簧52,第二扭簧52具有兩臂,其中第一臂53作用於跳扣50上,第二臂M作用於第一支架11的第一附加折彎臂20上,此外跳扣50的一端還具有一跳扣通孔55,跳扣50藉由該跳扣通孔55可轉動地套設於第三軸14上。跳扣50另一端設有一凸臺56,鎖扣杆45上的第三凸肩48緊貼在此凸臺56上,從而使得整個操作機構在鎖扣位置上夠成鎖扣。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第三連杆37的一端設有一鼻架60,鼻架60上鉚接動觸橋63, 第三連杆37的另一端具有一連杆附加折彎臂65,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一拉簧70,該拉簧70 的下端掛在連杆附加折彎臂65上,拉簧70上端則掛在第二支架12上的第二附加折彎臂23 上。參考圖6-8示出了本實施例的動作過程,描述如下當順時針轉動操作手柄31合閘時,操作手柄31帶動第一連杆33、第一連杆33帶動第二連杆35、第二連杆35帶動第三連杆37克服拉簧70的拉力使得動觸橋63向著靜觸橋80 (靜觸橋80預先固定在斷路器外殼內部,並位於動觸橋63上方)的方向閉合;當機構完全合間時,第一聯接栓中心83位於第一軸中心84與第二聯接栓中心86的中心連線85 右側,此時整個機構處於穩定的閉合位置。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施例提供的這種斷路器操作機構不僅能滿足斷路器的正常接通斷開的需要, 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操控靈活方便,其可被製造成一獨立的模塊,尤其適合裝配於微型斷路器外殼內。 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熟悉本領域內的人員來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熟悉本領域的人員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思想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被上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符合權利要求書提到的創新性特徵的最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斷路器操作機構,包括主支架、連杆聯動機構和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聯動機構包括藉由聯接栓順序相連的操作手柄(31)、第一連杆(33)、第二連杆(35)和第三連杆(37),其中所述操作手柄(31)樞接在主支架上部,樞軸上裝配有第一扭簧(40),所述第三連杆(37 )的末端樞接在主支架下部;還包括拉簧(70 ),所述拉簧(70 )兩端分別固定在主支架和第三連杆(37)上;所述鎖扣機構包括鎖扣杆(45)和跳扣(50),其中鎖扣杆(45) 一端樞接在主支架中部,另一端設有直線型槽(47),連接第一連杆(33)和第二連杆(35)的聯接栓同時穿過所述直線型槽(47);所述跳扣(50)樞接在主支架上,並位於鎖扣杆(45) — 側,跳扣(50)的樞接軸上裝配有第二扭簧(52);所述跳扣(50)和鎖扣杆(45)上均設有相互牴觸的作用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斷路器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 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間通過相互平行的第一軸(13)、第二軸(16)、第三軸(14)和第四軸(15)連接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一軸(13)位於主支架的最上方,第二軸(16)位於主支架的最下方,而第三軸(14)和第四軸(15)位於第一軸(13)和第二軸(16)之間,並且第三軸(14)位於第四軸(15)右側;所述操作手柄(31)可轉動地安裝於第一軸(13)上,該操作手柄(31)的一端通過第一聯接栓(32)與第一連杆(33)相連接; 第一連杆(33)通過第二聯接栓(34)與第二連杆(35)相連接;第二連杆(35)通過第三聯結栓(36)與第三連杆(37)相連接;第三連杆的(37)另一端設有長圓孔,並藉由該長圓孔可轉動地套設在第二軸(16 )上,操作手柄(31)內裝有第一扭簧(40 ),第一扭簧(40 )具有兩臂, 其中第一臂(41)作用在操作手柄(31)上,第二臂(42)作用在第一支架(11)上的一抵扣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斷路器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部設有第一附加折彎臂(20),此外第一支架(11)內側具有第一凸肩(21),而所述的第二支架(12) 內側具有與第一凸肩(21)相對的第二凸肩(22),同時第二支架(12)的中部還設有第二附加折彎臂(23);所述鎖扣杆(45)的一端設有鎖扣杆通孔(46),該鎖扣杆通孔(46)與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一凸肩(21)和第二支架(12)上的第二凸肩(22)相配合,從而使得鎖扣杆 (45)可轉動地支撐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第二聯接栓(34)穿設於鎖扣杆 (45)上的直線型槽(47)內,從而可在其內滑動;鎖扣杆(45)在具有直線型槽(47)的這端具有第三凸肩(48);所述跳扣(50)上具有一個三角形凹槽(51),該三角形凹槽(51)內裝有第二扭簧(52),第二扭簧(52)具有兩臂,其中第一臂(53)作用於跳扣(50)上,第二臂(54) 作用於第一支架(11)的第一附加折彎臂(20)上,此外跳扣(50)的一端還具有一跳扣通孔 (55),跳扣(50)藉由該跳扣通孔(55)可轉動地套設於第三軸(14)上;跳扣(50)另一端設有一凸臺(56),鎖扣杆(45)上的第三凸肩(48)緊貼在此凸臺(56)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斷路器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連杆(37)的一端設有一鼻架(60),鼻架(60)上鉚接動觸橋(63),第三連杆(37)的另一端具有一連杆附加折彎臂 (65),所述拉簧(70)的下端掛在連杆附加折彎臂(65)上,拉簧(70)上端則掛在第二支架 (12)上的第二附加折彎臂(23)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斷路器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架(11)或者第二支架(12)的周緣設有若干用於固定安裝在斷路器外殼上的折彎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斷路器操作機構,包括主支架、連杆聯動機構和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聯動機構包括藉由聯接栓順序相連的操作手柄、第一連杆、第二連杆和第三連杆,其中所述操作手柄樞接在主支架上部,樞軸上裝配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三連杆的末端樞接在主支架下部;還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主支架和第三連杆上;所述鎖扣機構包括鎖扣杆和跳扣,其中鎖扣杆一端樞接在主支架中部,另一端設有直線型槽,連接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的聯接栓同時穿過所述直線型槽;所述跳扣樞接在主支架上,並位於鎖扣杆一側,跳扣的樞接軸上裝配有第二扭簧;所述跳扣和鎖扣杆上均設有相互牴觸的作用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巧且操控靈活方便。
文檔編號H01H71/10GK202120837SQ20112022240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8日
發明者周健, 宋成愛, 陸飛 申請人:法泰電器(江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