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下料乾燥塔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1:42:16 1
專利名稱:多點下料乾燥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乾燥裝置,尤其適合於對碳素材料的乾燥(如焦炭、蘭炭、煤炭等)。
背景技術:
電石行業的生產,多是採用電爐熔煉法,電爐熔煉法是將碳素材料與氧化鈣(CaO)置於2200°C左右的電爐中熔煉,生成碳化鈣(CaC2)。碳素材料是電石生產的主要原料,碳素材料的製備是將煤粉碎後,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C的高溫乾餾,煉製成碳素材料和荒煤氣。成型後的碳素材料呈疏鬆結構,且有蜂窩狀的孔,由於出爐時加水冷卻,其內殘留有大量水分(20%左右),在進入電爐之前,必須要進行乾燥。否則,其內的水分會和CaO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粉末,對電爐的危害極大。以往的焦炭乾燥設備,採用的是迴轉設備或塔類設備,在塔內有料路和風路,料路·是一個環狀的從上至下的料鬥,風路有熱風,熱風和料鬥內的焦炭接觸,起到加溫、乾燥並帶走水分的作用。物料在內物料通道內逐級蠕動下落時,在整個圓周方向,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熱風的乾燥效果不一致,這時就有可能出現圓周方向上,有的物料已經幹透,有的物料還沒有達標。這時,如果下料,就會出現「花料」的現象;如果不下料,有的物料就會因為過分乾燥導致自燃。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點下料乾燥塔乾燥塔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多點下料乾燥塔,包括塔體和底座,塔體上有進風口、出風口、進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徵是塔體內有物料圈,物料圈包括內環板和外環板,物料圈層疊後形成了物料通道,層疊後的物料圈之間有間距;物料通道下部和出料口之間設置有下料鬥;下料鬥數量為4-6個。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多下料鬥的設計可分區控制物料圈內的物料下降量,即物料中水分不合格不卸出,避免了局部物料下降快而沒有烘乾的現象,即行業內所說的花料(乾料中含有少量沒有烘乾的溼料),多點卸料也可以使塔內部物料烘乾均勻,避免了局部物料積熱過多而發生自燃現象。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圖I的F向視圖;圖4是熱風環形分配管示意圖;圖5是圖4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料路塔體I安裝在底座12上。焦炭物料8從塔體I上的進料口 9進入,經錐形分料組2在料鬥3內的圓周方向實現均勻布料,並落入最上一層的內物料圈4和最上一層的外物料圈5,從而進入內物 料通道6和外物料通道7,物料8逐級蠕動下落,直至最下一層內物料圈4和最下一層的外物料圈5。然後再通過下料鬥10從出料口 11排出塔體I外。內物料圈4包括內環板13和外環板14,內環板13和外環板14沿塔體I內的圓周方向排布,從而形成一個對物料8有側向約束作用的容器,其上端和下端都是開口狀,便於上端物料8下落和本身內的物料8落下,而且內物料圈4的截面呈梯形,上邊小下邊大。如果塔體I內僅僅只有一層內物料圈4,上進料下出料,那是明顯不行的,因為物料8沒有和熱風接觸的面積,所以,本申請採用的是多層層疊式的內物料圈4的結構,將很多層內物料圈4層疊,具體安裝方式是最下一層內物料圈4的內環板13內側和外環板14外側和底面分別有三角形的內固定板15和外固定板16,這樣最下一層內物料圈4就固定了。並以此為基礎,來固定上一級的內物料圈4 :上一級的內環板13外側和下一級的內環板13內側之間有菱形的內固定板15,上一級的外環板14外側和下一級的外環板14內側之間有菱形的外固定板16。如此重複,直至整個內物料通道5的形成。這樣的作用一方面使每層內物料圈4都能固定,還有更重要的是讓每層內物料圈4都能保持一定的間距17,讓處於這個間距內的物料8兩側都能暴露於熱風中,到達乾燥的效果。外物料圈5的層疊方式同前段相同。風路熱風從進風口 18進入到熱風環形分配管19,再經過外環管20、連通管21、內環管22均勻布風後,從出口 23進入進風道24內。由於進風道24上端封閉,其內的的熱風,分別往外和往內,穿透間距17內的物料8,並對其有乾燥的作用,再進入到出風道25內,最終從出風口 26排出。多點下料物料8在內物料通道6和外物料通道7內逐級蠕動下落時,在整個圓周方向,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熱風的乾燥效果不一致,這時就有可能出現圓周方向上,有的物料8已經幹透,有的物料8還沒有達標。這時,如果同時下料,就會出現「花料」的現象。我們在下料時採用的是多個下料鬥10的設計,在本實施例中內物流通道6使用一個獨立的下料鬥10,外物流通道7下分別安裝有3個下料鬥10(圓周上的下料面積為120度均分),各個下料鬥10分別控制圓周方向一部分的物料下落,這樣就可以根據實際的乾燥程度來單獨下料。實施例2 主要實施方式同實施例1,區別之處就是內物流通道6使用一個獨立的下料鬥10,外物流通道7下分別安裝有4-5個下料鬥10 (圓周上的下料面積為90度或72度均分),這樣的控制能夠更精確。實施例3 主要實施方式同實施例1,區別之處就是塔體I內只有單層物料通道,這樣就直接在單層物料通道下接4-6個下料鬥10即可(圓周上的下料面積為90度、72度或60度均分)。以上實施例中,圓周上的下料面積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按照下料鬥10數量加以均分。
權利要求1.多點下料乾燥塔,包括塔體和底座,塔體上有進風口、出風口、進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徵是塔體內有物料圈,物料圈包括內環板和外環板,物料圈層疊後形成了物料通道,層疊後的物料圈之間有間距;物料通道下部和出料口之間設置有下料鬥;下料鬥數量為4-6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多點下料乾燥塔,包括塔體和底座,塔體上有進風口、出風口、進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徵是塔體內有物料圈,物料圈包括內環板和外環板,物料圈層疊後形成了物料通道,層疊後的物料圈之間有間距;物料通道下部和出料口之間設置有下料鬥;下料鬥數量為4-6個。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多下料鬥的設計可分區控制物料圈內的物料下降量,即物料中水分不合格不卸出,避免了局部物料下降快而沒有烘乾的現象,即行業內所說的花料(乾料中含有少量沒有烘乾的溼料),多點卸料也可以使塔內部物料烘乾均勻,避免了局部物料積熱過多而發生自燃現象。
文檔編號F26B17/14GK202719851SQ2012203879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陳學金, 聶中全, 陳尚乾, 陳桂蘭 申請人:陳學金, 聶中全, 陳尚乾, 陳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