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01 22:47:16 4
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殼體、玻璃罩和金屬網罩均為一圓管形狀,殼體、玻璃罩和金屬網罩共軸線,玻璃罩置於殼體內,金屬網罩置於玻璃罩內,在金屬網罩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包括若干個矩形電加熱板和三個支撐環,三個支撐環平行且與金屬網罩共軸線,中部和下部支撐環採用金屬材料,上部支撐環採用絕緣材料;矩形電加熱板一個側壁的上部、中部、下部對應固定在三個支撐環上;矩形電加熱板頂部側壁的長度大於底部側壁的長度,矩形電加熱板前後端面頂部之間的厚度小於底部之間的厚度,矩形電加熱板與金屬網罩圍成的空間填裝乾燥劑。本實用新型使得吸溼器能夠自動烘乾乾燥劑,提高了運行效率,降低了維護成本。
【專利說明】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器用吸溼器,尤其涉及一種變壓器用免維護吸溼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由於諸多電氣設備的運行需要乾燥的空氣環境,為了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對吸溼器的工作狀態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例如,在變壓器機櫃中,因為負荷或環境溫度的變化導致櫃中空氣溼度增大時,吸溼器的吸溼作用能夠清除空氣中多餘的潮氣,保證變壓器機櫃中的絕緣環境。然而,現有的吸溼器在長時間時候後都會導致乾燥劑受潮,乾燥能力降低,使得變壓器機櫃內存在安全隱患,即便勤加維護以保證安全,維護成本卻因此增加。
[0003]專利號為201020215973.4的實用新型專利《免維護吸溼器》公開了一種免維護的吸溼器,包括裝有乾燥劑的筒形乾燥室,乾燥室上端有一頸部通過連接法蘭與變壓器油枕相連,乾燥室下端通過金屬法蘭連接一個位於吸溼器空氣進口的防塵裝置,乾燥室上端頸部設置有溼度傳感器,乾燥室內部設置有加熱器,溼度傳感器和加熱器電連接至一個設置在乾燥室頸部外側的控制器上,乾燥室外周與吸溼器筒壁徑向之間設置有一個玻璃管。這種結構的設計克服了吸溼器需要更換乾燥劑的缺點,降低了維護成本,但是由於玻璃管是用於冷凝乾燥劑受熱後放出的水分的,而吸溼器的外殼比較封閉,造成空氣對流小,冷凝效果不佳;寒冷地帶容易造成冷凝水阻塞過濾器,造成危險和損失。另外,由於加熱板安裝乾燥劑中,其設置位置不能達到均勻乾燥所有乾燥劑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
[0005]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包括連接法蘭、頂蓋、殼體、玻璃罩、金屬網罩、下端蓋、固定法蘭,所述殼體、玻璃罩和金屬網罩均為一圓管形狀,殼體、玻璃罩和金屬網罩共軸線,玻璃罩置於殼體內,金屬網罩置於玻璃罩內,在金屬網罩內設置有加熱裝置;
[0006]加熱裝置包括若干個矩形電加熱板和三個支撐環,三個支撐環平行且與金屬網罩共軸線,中部和下部支撐環採用金屬材料,上部支撐環採用絕緣材料;矩形電加熱板一個側壁的上部、中部、下部對應固定在三個支撐環上,矩形電加熱板的軸線與金屬網罩的軸線平行;
[0007]矩形電加熱板頂部側壁的長度大於底部側壁的長度,矩形電加熱板前後端面頂部之間的厚度小於底部之間的厚度,矩形電加熱板與金屬網罩圍成的空間填裝乾燥劑。
[0008]金屬網罩採用多層不鏽鋼網筒;乾燥劑採用半球型矽膠顆粒;外殼採用鍍鉻不鏽鋼材質,加熱裝置的矩形電加熱板採用鋁板或半導體陶瓷加熱板。
[0009]金屬網罩的下端設置有水平的透氣格柵,透氣格柵下端面上設置有過濾層。
[0010]下端蓋為一開口上大下小的圓管,下端蓋的上端面內側與玻璃罩的下端密封連接,下端蓋的上端面外側與殼體下端連接;[0011]固定法蘭中心設有通孔,固定法蘭的上端連接下端蓋的下端,固定法蘭的通孔中固定有螺旋形加熱電阻。
[0012]連接法蘭用於將吸溼器與變壓器油枕進氣管固定相連,連接法蘭中心設有通孔,連接法蘭的上端連接變壓器油枕進氣口,連接法蘭下端與頂蓋連接;
[0013]頂蓋為一圓盤,中心設有通孔,頂蓋的通孔與連接法蘭的通孔固定連接,頂蓋的圓周邊緣與殼體的上端密封固定。
[0014]本實用新型的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不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換乾燥劑,有效地降低了維護成本,其採用的加熱裝置能夠與乾燥劑充分接觸,其殼體上的開孔設置使得玻璃罩能夠在其內、外部空氣對流的作用下更好地冷凝乾燥劑受熱產生的潮氣。與適當控制電路結合具有可調節加熱周期和預設定加熱時相對溼度值等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的加熱裝置的俯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的加熱裝置正視局部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的控制電路框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002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免維護智能吸溼器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連接法蘭1、頂蓋3、殼體4、玻璃罩5、金屬網罩6、下端蓋9、固定法蘭10 ;
[0021]連接法蘭I用於將吸溼器與變壓器油枕進氣管固定相連,連接法蘭I中心設有通孔,連接法蘭I的上端連接變壓器油枕進氣口,連接法蘭I下端與頂蓋3連接;
[0022]頂蓋3為一圓盤,中心設有通孔,頂蓋3的通孔與連接法蘭I的通孔固定連接,頂蓋3的圓周邊緣與殼體4的上端密封固定;
[0023]殼體4、玻璃罩5和金屬網罩6均為一圓管形狀,殼體4、玻璃罩5和金屬網罩6共軸線,玻璃罩5置於殼體4內,金屬網罩6置於玻璃罩5內,在金屬網罩6內設置有加熱裝置7 ;
[0024]金屬網罩6的下端設置有水平的透氣格柵12,透氣格柵12下端面上設置有過濾層11;
[0025]下端蓋9為一開口上大下小的圓管,下端蓋9的上端面內側與玻璃罩5的下端密封連接,下端蓋9的上端面外側與殼體4下端連接;
[0026]固定法蘭10中心設有通孔,固定法蘭10的上端連接下端蓋9的下端,固定法蘭10的通孔中固定有螺旋形加熱電阻13 ;
[0027]殼體4上開設有均布的長圓形冷卻孔8,用於增大外界空氣與玻璃罩5外壁的接觸面積。
[0028]金屬網罩6採用多層不鏽鋼網筒;乾燥劑採用半球型矽膠顆粒;外殼4採用鍍鉻不鏽鋼材質,加熱裝置7的發熱部件採用鋁板或半導體陶瓷加熱板。
[0029]位於外殼上部設置一控制箱2,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螺旋形加熱電阻13和加熱裝置7電連接至控制箱2中的相應電路板上。
[0030]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加熱裝置7包括10個矩形電加熱板14和三個支撐環15,三個支撐環平行且與金屬網罩6共軸線,中部和下部支撐環15採用金屬材料,上部支撐環15採用絕緣材料;矩形電加熱板14 一個側壁的上部、中部、下部對應固定在三個支撐環15上,矩形電加熱板14的軸線與金屬網罩6的軸線平行;
[0031]如圖3所示,矩形電加熱板14頂部側壁的長度大於底部側壁的長度,矩形電加熱板14前後端面頂部之間的厚度小於底部之間的厚度。
[0032]兩相鄰矩形電加熱板14與金屬網罩6圍成的空間用於填裝乾燥劑。
[0033]利用以上完整的吸溼器結構,環境空氣經固定法蘭10通孔進入時,如果處於寒冷氣候,可以利用螺旋形加熱電阻13適當加熱,避免冷空氣進入變壓器油枕後造成油液冷凝,當環境空氣經過乾燥劑時,吸溼器下部的乾燥劑數量和體積都較大,可以在環境空氣流動過程中充分吸溼,吸溼器上部的矩形電加熱板14面積較大,加熱時可以更好地排溼,所述玻璃罩用於凝結吸溼器內乾燥劑受熱產生的潮氣。本吸溼器的乾燥劑分布、兩級加熱和矩形電加熱板14獨特的散熱形狀相結合,有效平衡了散熱排溼、充分吸溼和保持空氣溫度
二方面。
[0034]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控制裝置和吸溼裝置。控制裝置包括控制箱2和顯示裝置。
[0035]吸溼裝置包括加熱裝置Α、溫度傳感器B以及溼度傳感器C。
[0036]控制箱2內設置有控制器21,以及與控制器21相連的自檢電路22、串行總線接口地址碼設定單元23、串行總線接口單元24、數值設定單元25。數值設定單元25用於設定乾燥劑的加熱乾燥周期。
[0037]顯示裝置包括LED顯示單元26、溫度顯示單元27、溼度顯示單元28、設定值顯示單元29。
[0038]其中,控制器21通過相應管腳與加熱裝置Α、溫度傳感器B、溼度傳感器C相連;自檢電路22與LED顯示單元26相連,溫度顯示單元27以及溼度顯示單元28分別通過串行總線接口單元24與控制器21相連;設定值顯示單元29與數值設定單元25相連。
[0039]控制器21用於採集溫度傳感器B、溼度傳感器C的測定值並控制加熱裝置的啟停。
[0040]自檢電路22用於檢測吸溼裝置中各傳感器工作狀態及乾燥室工作狀態,其輸出信號傳輸至LED顯不單兀26 ;
[0041]數值設定單元25連接至控制器21的主控線路板上,並通過控制器21內置的定時器模塊工作,用於設定吸溼器乾燥劑的加熱周期,其輸出結果傳輸至設定值顯示單元29 ;
[0042]溫度顯示單元27和溼度顯示單元28分別顯示溫度傳感器B和溼度傳感器C監測到的數據;
[0043]設定值顯示單元29用於顯示吸溼器加熱時預設定相對溫度值;
[0044]LED顯不單兀26用於顯不控制系統的自檢結果。
[0045]實際工作過程中,控制器採用PLC16F877A,LED顯示單元可採用不同顏色的燈,例如設置為綠色、黃色、紅色三種燈。自檢結束後,吸溼裝置正常時,外部綠燈常亮,作為電源指示,此時黃紅兩燈熄滅。當控制器發出加熱指令,加熱裝置對乾燥劑開始加熱,此時外部黃燈點亮。乾燥室故障時,黃燈常亮、紅燈閃亮、綠燈滅,溫溼度傳感器故障時,綠燈亮,紅燈常亮。LED顯示單元的燈亮滅可通過控制器內相應軟體實現。
[0046]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包括連接法蘭(I)、頂蓋(3)、殼體(4)、玻璃罩(5)、金屬網罩(6)、下端蓋(9)、固定法蘭(10),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4)、玻璃罩(5)和金屬網罩(6)均為一圓管形狀,殼體(4)、玻璃罩(5)和金屬網罩(6)共軸線,玻璃罩(5)置於殼體(4)內,金屬網罩(6)置於玻璃罩(5)內,在金屬網罩(6)內設置有加熱裝置(7); 加熱裝置(7)包括若干個矩形電加熱板(14)和三個支撐環(15),三個支撐環平行且與金屬網罩(6)共軸線,中部和下部支撐環(15)採用金屬材料,上部支撐環(15)採用絕緣材料;矩形電加熱板(14) 一個側壁的上部、中部、下部對應固定在三個支撐環(15)上,矩形電加熱板(14)的軸線與金屬網罩(6)的軸線平行; 矩形電加熱板(14)頂部側壁的長度大於底部側壁的長度,矩形電加熱板(14)前後端面頂部之間的厚度小於底部之間的厚度,矩形電加熱板(14)與金屬網罩(6)圍成的空間填裝乾燥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其特徵在於,金屬網罩(6)採用多層不鏽鋼網筒;乾燥劑採用半球型矽膠顆粒;外殼(4)採用鍍鉻不鏽鋼材質,加熱裝置(7)的矩形電加熱板(14)採用鋁板或半導體陶瓷加熱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其特徵在於,金屬網罩(6)的下端設置有水平的透氣格柵(12),透氣格柵(12)下端面上設置有過濾層(1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其特徵在於,下端蓋(9)為一開口上大下小的圓管,下端蓋(9)的上端面內側與玻璃罩(5)的下端密封連接,下端蓋(9)的上端面外側與殼體(4)下端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其特徵在於,固定法蘭(10)中心設有通孔,固定法蘭(10)的上端連接下端蓋(9)的下端,固定法蘭(10)的通孔中固定有螺旋形加熱電阻(13)。
6.如權利要求4所述變壓器用免維護智能吸溼器,其特徵在於,連接法蘭(I)用於將吸溼器與變壓器油枕進氣管固定相連,連接法蘭(I)中心設有通孔,連接法蘭(I)的上端連接變壓器油枕進氣口,連接法蘭(I)下端與頂蓋(3)連接; 頂蓋(3)為一圓盤,中心設有通孔,頂蓋(3)的通孔與連接法蘭(I)的通孔固定連接,頂蓋(3)的圓周邊緣與殼體(4)的上端密封固定。
【文檔編號】H01F27/14GK203799807SQ201420213482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李振平 申請人:李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