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22:34:01 1
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以加強面板周邊縫中部止水與面板垂直縫底部止水的連接部位,提高大壩防滲止水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面板、趾板、周邊縫、周邊縫底部銅止水、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周邊縫表麵塑性止水、垂直縫底部銅止水和垂直縫表麵塑性止水,其中周邊縫底部銅止水和垂直縫底部銅止水均為W型止水銅片,在垂直縫底部銅止水上焊接一個方形的銅圈以形成頂部開口的銅套,銅套頂部開口呈水平面;所述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伸入至銅套的底部,並在銅套圍成的空間內灌注熱瀝青,瀝青注至距銅套頂部開口面2cm結束。
【專利說明】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適用於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等工程。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防滲體系是保障大壩安全的生命線,而河床部位趾板與面板之間周邊縫所處的高程較低、承受水壓大,存在止水失效後難於修復等特點,因此該部位周邊縫止水結構的可靠性就顯得尤為關鍵。實際工程中,高壩周邊縫一般設置表面、中部和底部三道止水;面板垂直縫一般設置表面和底部兩道止水。這樣周邊縫表面止水、底部止水分別與垂直縫表面止水、底部止水連接,另外周邊縫中部止水又與垂直縫底部止水連接,以形成封閉的止水體系。面板周邊縫與面板垂直縫的表面止水、底部止水連接一般是同種材料連接,工藝成熟可靠;而面板周邊縫中部止水與面板垂直縫底部止水的連接一般是異種材料、異性結構的連接,目前一般採用熱壓後鉚接,如處理不當,易成為止水體系的薄弱部位,不利於大壩防滲止水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以加強面板周邊縫中部止水與面板垂直縫底部止水的連接部位,提高大壩防滲止水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面板、趾板、周邊縫、周邊縫底部銅止水、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周邊縫表麵塑性止水、垂直縫底部銅止水和垂直縫表麵塑性止水,其中周邊縫底部銅止水和垂直縫底部銅止水均為W型止水銅片,其特徵在於:在垂直縫底部銅止水上焊接一個方形的銅圈以形成頂部開口的銅套,銅套頂部開口呈水平面;所述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伸入至銅套的底部,並在銅套圍成的空間內灌注熱浙青,浙青注至距銅套頂部開口面2cm結束。
[0005]所述銅套底部沿面板垂直縫的長度為5 - 6cm,銅套寬度比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寬I 一 2cm,銅套高度取設置部位混凝土面板厚度的一半。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此止水接頭結構後,較好的解決了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與面板垂直縫底部銅止水的連接,提高了大壩防滲止水效果,為今後類似工程提供了成功的技術經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剖視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鋼筋混凝土面板1、趾板2、周邊縫3、周邊縫底部銅止水
4、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周邊縫表麵塑性止水6、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和垂直縫表麵塑性止水8,其中周邊縫底部銅止水4和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均為W型止水銅片。本例的特點是,採用止水銅片製作一個長方形的銅圈,置於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上,銅圈底部與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焊接,形成頂部開口的銅套9,銅套頂部開口呈水平面。將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伸入至銅套9的底部(即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W型止水銅片中間鼻子的頂端),然後用漏鬥向銅套9圍成的空間內灌注熱浙青10,浙青注至距銅套頂部開口面2cm結束。待浙青冷卻後,形成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與銅套9止水的連接接頭。
[0009]本例中,銅套9底部沿面板垂直縫的長度不宜大於6cm,銅套寬度比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略寬I 一 2cm,銅套高度取設置部位混凝土面板厚度的一半。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面板(I)、趾板(2)、周邊縫(3)、周邊縫底部銅止水(4)、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周邊縫表麵塑性止水¢)、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和垂直縫表麵塑性止水(8),其中周邊縫底部銅止水(4)和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均為W型止水銅片,其特徵在於:在垂直縫底部銅止水(7)上焊接一個方形的銅圈以形成頂部開口的銅套(9),銅套頂部開口呈水平面;所述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伸入至銅套(9)的底部,並在銅套(9)圍成的空間內灌注熱浙青(10),浙青注至距銅套頂部開口面2cm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止水的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銅套(9)底部沿面板垂直縫的長度為5 - 6cm,銅套寬度比周邊縫中部PVC止水帶(5)寬I 一 2cm,銅套高度取設置部位混凝土面板厚度的一半。
【文檔編號】E02B3/16GK204000759SQ20142033292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陳振文, 李健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