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8:44:51 3
專利名稱: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醫醫療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
背景技術:
中醫醫學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常用到放血療法,這是一種經過傳統醫學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臨床上主要是使用三稜針刺入皮膚淺表的靜脈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目前已經將普通的三稜針改用了不鏽鋼三稜針,但三稜針的結構並沒有變化,通常在穿刺完成後,需要再用醫用棉球或者吸紙沾吸血液,具體的操作比較麻煩,費時費力,給具體操作的醫務人員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和勞動的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在進行刺絡放血療法的具體操作時,可以使得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安全性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包括有三稜針、擊針開關、手柄、吸管棒、導出軟管和血袋。手柄是本實用新型的手持件,整體呈內空的圓棒形結構,手柄的下端設置有可伸縮的三稜針,與三稜針作內連接,在手柄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擊針開關,手柄的上端與吸管棒的下端相連接,吸管棒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導出軟管,導出軟管的末端,連接設置有血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在進行刺絡放血療法的具體操作時,可以使得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安全性好。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I一三稜針2—擊針開關3—手柄4 一吸管棒5—導出軟管6—血袋。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1,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包括有三稜針I、擊針開關2、手柄3、吸管棒4、導出軟管5和血袋6。手柄3是本實用新型的手持件,整體呈內空的圓棒形結構,手柄3的下端設置有可伸縮的三稜針I,與三稜針I作內連接,在手柄3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擊針開關2,手柄3的上端與吸管棒4的下端相連接,吸管棒4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導出軟管5,導出軟管5的末端,連接設置有血袋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在進行刺絡放血療法的具體操作時,可以使得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安全性好。
權利要求1. 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包括有三稜針(I)、擊針開關(2)、手柄(3)、吸管棒(4)、導出軟管(5)和血袋(6),手柄(3)是手持件,整體呈內空的圓棒形結構,其特徵在於手柄(3)的下端設置有可伸縮的三稜針(I ),與三稜針(I)作內連接,在手柄(3)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擊針開關(2),手柄(3)的上端與吸管棒(4)的下端相連接,吸管棒(4)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導出軟管(5),導出軟管(5)的末端,連接設置有血袋(6)。
專利摘要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包括有三稜針、擊針開關、手柄、吸管棒、導出軟管和血袋。手柄是本實用新型的手持件,整體呈內空的圓棒形結構,手柄的下端設置有可伸縮的三稜針,與三稜針作內連接,在手柄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擊針開關,手柄的上端與吸管棒的下端相連接,吸管棒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導出軟管,導出軟管的末端,連接設置有血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中醫刺絡針裝置,在進行刺絡放血療法的具體操作時,可以使得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安全性好。
文檔編號A61H39/08GK202589940SQ20122027000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0日
發明者徐錫娜 申請人:徐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