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料裝置及機械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3:51:21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送料裝置及機械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機械加工設備(例如JCOE成型機)均具有送料裝置。在加工的過程中,被加工件(例如鋼板)被放置在送料裝置的軌道(通常為一系列導輥形成的導輥組)上,然後送料裝置的推送機構推動被加工件移動進而實現移動式加工。
我們知道,送料裝置對被加工件的推送效率是決定設備加工效率的關鍵。目前,被加工件無論是通過輥道運輸,還是通過起吊裝置吊運被放置於軌道上時,都存在位置不確定性。被加工件在軌道上的位置不確定及被加工件的尺寸不同,使得不同的被加工件與送料裝置的推送機構之間的距離不確定。在送料時,推送機構需要先移動其與被加工件之間的空行程直至與被加工件接觸,然後再實施步進推動來滿足加工的進料要求。但是,由於被加工件與推送機構之間的距離不確定,因此機械加工設備很難確定推送機構何時開始進行步進推動動作。
為此,目前通常需要人工測量被加工件與推送機構之間的距離,然後幹預推送機構的行進來達到步進推送被加工件的目的。很顯然,這種人工調整的方式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會導致推送效率較低,甚至會影響被加工件的最終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公開一種送料裝置,以解決目前的送料裝置採用人工幹預的方式控制其進行步進移動所存在的效率較低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如下技術方案:
送料裝置,包括底座、軌道和推送機構;其中,所述軌道布置在所述底座上,用於承載被加工件;所述推送機構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用於推動所述被加工件沿所述軌道移動;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移動控制器;所述移動控制器包括安裝座、推動件、感應控制部和彈力復位件;其中:
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所述推送機構的推動端,所述安裝座設置有沿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道;
所述推動件與所述滑道滑動配合,所述推動件的頭端外露於所述滑道的頭部埠,用於與被加工件接觸;
所述感應控制部設置在所述滑道的尾部埠,且能在所述推動件的尾端伸出所述尾部埠時被觸發以控制所述推送機構切換至步進模式;
所述彈力復位件與所述推動件相連,用於向所述推動件施加使其尾端回縮到所述滑道的作用力。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所述推動件包括推頭和推桿;其中:
所述推頭的一側鉸接於所述安裝座,另一側與所述滑道的頭部埠之間產生彈性緩衝間隙;
所述推桿穿設在所述滑道內,且端部與所述推頭接觸。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
所述彈力復位件為螺旋彈簧;
所述螺旋彈簧套設在所述推桿上,且一端與所述滑道內朝向所述頭部埠的凸臺軸向定位配合,另一端與所述推桿固定相連。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
所述彈力復位件為扭簧;所述扭簧布置於所述推頭與所述安裝座的鉸接處;
所述推頭與所述推桿鉸接。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所述軌道為兩排,所述推送機構布置在兩排所述軌道之間。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所述推送機構包括推送架、絲槓機構和電機;其中:
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絲槓機構包括絲槓和螺母,所述絲槓與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接;所述螺母與所述推送架固定相連。
優選的,上述送料裝置中,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計數器;其中:
所述計數器設置在所述軌道上與所述推送機構相對的另一端。
機械加工設備,包括:
上述任一所述的送料裝置。
優選的,上述機械加工設備中,所述機械加工設備為JCOE成型機。
本發明公開的送料裝置通過移動控制器來控制推送機構的移動模式,移動控制器的推動件接觸到被加工件作為觸發條件,使得感應控制部來控制推送機構進行移動模式的切換。相比於背景技術中通過人工測量被加工件與推送機構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該距離幹預推送機構的行進方式而言,本發明公開的送料裝置能自行進行,進而能解決目前的調節方式存在的勞動強度較大,調節效率較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背景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背景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移動控制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底座、200-軌道、300-推送機構、310-推送架、320-絲槓機構、321-絲槓、322-螺母、330-電機、400-被加工件、500-移動控制器、510-安裝座、520-推動件、521-推頭、522-推桿、530-感應控制部、540-螺旋彈簧、600-計數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考圖1-4,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送料裝置,用於機械加工設備的被加工件400輸送。所公開的送料裝置包括底座100、軌道200、推送機構300和移動控制器500。
底座100通常由鋼結構件組裝或焊接而成,用於為送料裝置的其它零部件提供安裝基礎。軌道200布置在底座100上,用於承載被加工件400。軌道200通常為排輥,通過排輥對被加工件400實施支撐,使得被加工件400更容易被推送。
推送機構300設置在底座100上,用於推送被加工件400沿軌道200移動。推送機構300可以是伸縮機構,通過其伸縮達到推動被加工件400的目的。推送機構300也可以是移動機構,通過自身相對於底座100的移動達到推動被加工件400的目的。如背景技術所述,由於被加工件400與送料裝置之間的距離不確定,因此無論何種結構的推送機構300,其推動端(即移動端)均需要行走空行程L,進而才能開始推動被加工件400。
移動控制器500設置在推送機構300上,用於控制推送機構300的移動。本申請中,移動控制器500包括安裝座510、推動件520、感應控制部530和彈力復位件。
安裝座510是整個移動控制器500的安裝基礎,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推送機構300上。具體的,安裝座510固定在推送機構300的推動端,安裝座510設置有沿軌道20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道。滑道可以是滑孔。
推動件520與滑道滑動配合,推動件520的頭端外露於滑道的頭部埠,用於與被加工件400接觸。感應控制部530設置在滑道的尾部埠,通常,感應控制部530與尾部埠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如圖4所示。感應控制部530能在推動件520的尾端伸出尾部埠時被觸發,進而控制推送機構300切換至步進模式。
彈力復位件可以為彈簧,彈力復位件與推動件520相連,用於向推動件520施加使其尾端回縮到滑道的作用力。也就是說,當推送結束後,推送機構300回程時,推動件520能在彈力復位件的作用下復位,進而與感應控制部530分開,最終使得推送機構300退出步進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推送機構300移動帶動整個移動控制器500移動,當移動控制器500的推動件520接觸到被加工件400之後,在被加工件400的阻力作用下推動件520沿著滑道滑動,進而使得推動件520的尾端伸出滑道的尾部埠,進而來觸發感應控制部530,從而使得感應控制部530控制推送機構300切換至步進模式,步進模式使得推送機構300按照步進移動來推動被加工件400移動。當對被加工件400推送完畢之後,被加工件400對推動件520的接觸解除,在彈力復位件的作用下,推動件520復位,處於復位狀態下的推動件520的尾端回縮至滑道的尾部埠內,進而解除對感應控制部530的觸發,最終使得推送機構300退出步進模式。
通過上述工作過程可知,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通過移動控制器500來控制推送機構300的移動模式,移動控制器500的推動件520接觸到被加工件400作為觸發條件,使得感應控制部530來控制推送機構300進行移動模式的切換,當推動件520未與被加工件400接觸,需要行進空行程時,推送機構300以較快的速度快進;當推動件520與被加工件400接觸,即可觸發感應控制器530,進而使得整個推送機構300以步進的方式行進。相比於背景技術中通過人工測量被加工件400與推送機構300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該距離幹預推送機構300的行進方式而言,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能自行進行,能解決目前的調節方式存在的勞動強度較大,調節效率較低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推送機構300以步進模式行進,指的是推送機構300推動被加工件400進行加工狀態的行進。
本申請中,推動件520可以是整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分體式結構,當然,推動件520的具體形狀也可以有多種,本申請對此不作限制。請再次參考圖3,本實施例中,推動件520可以包括推頭521和推桿522。推頭521的一側鉸接於安裝座510,另一側與滑道的頭部埠之間產生彈性緩衝間隙,推桿522穿設在滑道內,且端部與推頭521接觸。推頭521與被加工件400接觸後,在被加工件400的作用下轉動,進而推動推桿522在滑道內滑動,最終使得推桿522的尾端伸出滑道的尾部埠來觸發感應控制部530。在推頭521轉動的過程中,彈性緩衝空間逐漸閉合,進而達到與推桿522的端部接觸進而推動推桿522的目的。上述結構使得整個接觸過程具有較好的緩衝,能避免推動件520與被加工件400之間的剛性接觸,進而避免兩者產生較大的損傷。
如上文所述,彈力復位件的作用在於對推動件520施加彈力,進而使其尾端回縮至滑道的尾端埠之內,從而解除對感應控制部530的觸發。彈力復位件可以是螺旋彈簧540,如圖4所示。螺旋彈簧540套設在推桿522上,且一端與滑道內朝向其頭部埠的凸臺軸向定位配合,另一端與推桿522固定相連。此種情況下,推頭521接觸被加工件400之後,在被加工件400的作用力下會繞其鉸接點轉動,彈性緩衝間隙減小直至推頭521接觸推桿522達到推動推桿522的目的,當然,此過程中,螺旋彈簧540被壓縮。當被加工件400與推頭521分開之後,螺旋彈簧540在彈力作用下恢復,進而會帶動推桿522及推頭521復位。
彈力復位件也可以是扭簧,扭簧布置在推頭521與安裝座510之間,推頭521與推桿522相鉸接。具體的,扭簧可以布置在推頭521與安裝座510的鉸接處。同樣道理,推頭521接觸被加工件400之後會繞其鉸接點轉動,進而使得彈性緩衝間隙減小直至推頭521將推桿522的尾端完全推出滑道的尾部埠,進而使得推桿522觸發感應控制部530。當被加工件400與推頭521分開之後,扭簧在彈力作用下恢復,進而帶動推頭521復位,最終使得推頭521帶動推桿522實現復位。
請再次參考圖2,本實施例所公開的送料裝置中,軌道200可以為兩排,推送機構300可以布置在兩排軌道200之間,進而實現對支撐在軌道200上的被加工件400實施更加均衡的推動。
請再次參考圖1,本實施例所公開的送料裝置還可以包括計數器600。計數器600設置在軌道200上與推送機構300相對的另一端。計數器600用於統計經過軌道200與其相對應部位的被加工件400的數量。具體的,計數器600可以是編碼器。
請再次參考圖1和圖2,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具體的推送機構300,所公開的推送機構300包括推送架310、絲槓機構320和電機330。電機330固定在底座100上。絲槓機構320包括絲槓321和螺母322,絲槓321和電機330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接,螺母322與推送架310固定相連。在工作的過程中,電機330的動力輸出端驅動絲槓321轉動,絲槓321的轉動會驅動螺母322沿著絲槓321的軸向移動,進而帶動與螺母322固定連接的推送架310在相同的方向移動,推送架310的移動會推動被加工件400移動,最終達到推送的目的。
基於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送料裝置,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一種機械加工設備。所公開的機械加工設備包括上文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送料裝置。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機械加工設備可以是JCOE成型機,焊接機等其它具有上述送料裝置機構的加工設備。
本文中,各個優選方案僅僅重點描述的是與其它方案的不同,各個優選方案只要不衝突,都可以任意組合,組合後所形成的實施例也在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範疇之內,考慮到文本簡潔,本文就不再對組合所形成的實施例進行單獨描述。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或實現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