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機立窯的卸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0:46:11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機立窯的卸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水泥生產中的機立窯,它涉及對塔式機立窯,盤塔式機立窯卸料蓖子結構設計和性能上的改進與提高,屬水泥機械領域。
目前,機立窯在我國水泥行業中以其特有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機立窯煅燒由於熱傳導方式所致,造成中心通風差,底火不平,使機立窯中心部位的熟料的煅燒程度比起邊部的要不足,質量上存在差異,特別是游離氧化鈣的含量控制不穩定,且由於卸料蓖子表面垂直壓力中心部位與邊部差距不大,這就影響了出窯後熟料的質量。另外,由於機立窯一般採用卸料蓖子下部通風,這就造成了通風阻力大,使卸料蓖子上部煅燒後的熟料冷卻上受到影響,不能充分有效地阻止β-C2S轉化為r-C2S,也直接影響到了水泥熟料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設備結構上的不足而設計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立窯卸料裝置,通過對卸料蓖子結構上的改進使出窯熟料的質量得到了顯著地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的,改進後的卸料蓖子包括通風管,水管和噴水環,其特徵在於,卸料蓖子頂部到底部的高度距離a為1000-2000mm 通風管從卸料蓖子中一直通到其頂部位置,位置高度為700-1700mm且頂部上有一開孔,通風管中套裝有水管,水管頂端伸出通風管的頂端且其上裝一噴水環並與通風管聯結一體。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中噴水環的示意圖。
其中圖2a為環形,圖2b為錐形,圖2c為T形,圖2d為棒形。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述。
參見
圖1所示,立窯(6)為塔式或盤塔式立窯,其直經為1700-3200mm,進料口(7)到卸料蓖子(3)的高度距離約為8000-12000mm。改進後的卸料蓖子(3)包括通風管(2),水管(4)和噴水環(1),卸料蓖子(3)頂部到底部的高度距離(a)為1000-2000mm。採用這種結構設計是為了改變卸料蓖子(3)的表面垂直壓力分布,使邊緣部位比中心部位的壓力更大,這樣,邊緣部位出料的量就多,使得熟料煅燒更完全後再出料的趨勢分布更加合理,因為邊緣部位比中心部位煅燒更充分一些。此外,使通風管(2)從卸料蓖子(3)中一直通到其頂端位置,位置高度為700-1700mm,卸料蓖子(3)的頂部上有一開孔(5),通風管(2)中套裝有水管(4),水管(4)頂端伸出通風管(2)的頂端且其上裝一錐形噴水環(1)並與通風管(2)聯結一體。由於採用了高位直接鼓風減少了阻力,大大改善了中心通風差的缺點,底火均勻,熟料煅燒完全。另外,由於裝上了水管(4)和噴水環(1)使卸料蓖子(3)頂端在鼓風的同時通過噴水環(1)噴出霧化水蒸汽,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卸料蓖子(3)上部熟料的冷卻速度,有效地阻止了β-C2S轉化為r-C2S,同時也有效地去除了熟料中所含有害物質-游離氧化鈣(fcao),使水泥安定性大大提高。總之,通過改進了卸料蓖子(3)的結構,並採用了高位通風霧化冷卻的設計方案,從幾方面大大提高了水泥熟料的質量,為水泥的各種參數達標提供了保障。
此外,參見附圖2所示,噴水環(1)的形狀為環形、錐形、T形及直棒形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很多優點,改變了卸料蓖子表面垂直壓力分布,使邊緣部位比中心部位的壓力更大,使熟料完全煅燒後再出料的趨勢分布更加合理;高位通風也使熟料煅燒更完全,霧化冷卻既保證了熟料質量又控制了游離氧化鈣(Fcao)的含量,使產品質量得到全面地保證。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機立窯卸料裝置,它包括卸料蓖子、通風管、水管和噴水環,其特徵在於卸料蓖子頂部到底部的高度距離a為1000-2000mm;通風管從卸料蓖子中一直通到其頂部位置,位置高度為700-1700mm且頂部上有一開孔,通風管中套裝有水管,水管頂端伸出通風管的頂端且其上裝一噴水環並與通風管聯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噴水環的形狀為環形、錐形、T形及直棒形中的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機立窯的卸料裝置,其特徵為通過改變了卸料箅子表面垂直壓力分布和採用了高位通風、霧化冷卻的技術措施,使水泥熟料的質量得到了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F27B9/39GK2173383SQ9321642
公開日1994年8月3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1993年6月23日
發明者劉恩來 申請人:劉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