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熱發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2:00:46 3
一種地熱發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發電系統【技術領域】內的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包括發生器、換熱器、吸收器和汽輪機,換熱器的換熱管進水口通過溶液泵與吸收器的殼程相連通,換熱器的換熱管出水口與發生器的殼程相連通;發生器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與汽輪機的入口相連通,汽輪機的出口與吸收器的殼體相連通;換熱器的殼程進水口與發生器的殼程出水口相連,換熱器的殼程出水口通過節流閥與吸收器的殼程進水口相連;發生器內設有熱水循環管;吸收器內設有冷水循環管。循環工質為氨、水混合物,循環工質為氨、水混合物。本發明採用氨、水混合物作為循環工質,降低了蒸發和冷凝過程的有效能損失,提高了循環發電的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地熱發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地熱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可用於發電的地熱資源主要包括水熱資源、低壓資源和乾熱巖資源,水熱資源已用於商業發呆呢,其中兩種地熱資源的利用還處於試驗階段。實際應用的地熱水發電系統主要是閃蒸系統和雙工質循環系統。不同地熱水溫度所能達到的理想效率和單位質量熱水可能達到的理想的最大發電量,也給出了熱力學卡諾循環最高的效率極限。當熱源溫度低於673K時,以水為工質的朗肯循環的系統效率較低,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較差。雖然常規混合工質循環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熱源溫度低的限制,但是系統效率仍然沒有太大提高。要提高動力循環的發電效率,只有改善循環吸熱和放熱過程的換熱溫度匹配。採用水做工質的動力循環-朗肯循環的蒸發和冷凝過程都有一個恆溫的等溫相變過程,工質、熱源及冷源的換熱往往不能達到最佳的溫度匹配,引起較大的有效能損失。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熱發電系統,採用非共沸混合物作為動力循環工質,降低蒸發和冷凝過程的有效能損失,提高了循環發電的效率。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包括發生器、換熱器、吸收器和汽輪機,所述換熱器的換熱管進水口通過連接管與所述吸收器的殼程相連通,所述連接管上還連接有用於將循環工質從吸收器的殼體內泵送至換熱器的換熱管內的溶液泵;換熱器的換熱管出水口與所述發生器的殼程相連通;所述發生器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與所述汽輪機的入口相連通,汽輪機的出口與吸收器的殼體相連通;所述換熱器的殼程進水口與發生器的殼程出水口相連,換熱器的殼程出水口通過節流閥與吸收器的殼程進水口相連;所述發生器內設有熱水循環管;所述吸收器內設有冷水循環管。
[0005]所述循環工質為氨、水混合物。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非共沸混合物等壓相變過程是一個變溫過程的特性,採用氨、水混合物作為循環工質,降低了蒸發和冷凝過程的有效能損失,提聞了循環發電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其中,I吸收器;2節流閥;3換熱器;4發生器;5溶液泵;6汽輪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0]如圖1所示,地熱發電系統,包括發生器4、換熱器3、吸收器I和汽輪機6,換熱器3的換熱管進水口通過連接管與吸收器I的殼程相連通,連接管上還連接有用於將循環工質從吸收器I的殼體內泵送至換熱器3的換熱管內的溶液泵5 ;換熱器3的換熱管出水口與發生器4的殼程相連通;發生器4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與汽輪機6的入口相連通,汽輪機6的出口與吸收器I的殼體相連通;換熱器3的殼程進水口與發生器4的殼程出水口相連,換熱器3的殼程出水口通過節流閥2與吸收器I的殼程進水口相連;發生器4內設有熱水循環管;吸收器I內設有冷水循環管。循環工質為氨、水混合物。
[0011]本發明工作時,濃氨水溶液被冷卻水冷卻後由吸收器I經溶液泵5加壓至換熱器3,進入換熱器3換熱升溫後,進入發生器4殼體內,由中低溫地熱水加熱混合工質,低沸點工質氨開始蒸發,並從混合溶液中分離出來。從發生器4的蒸汽出口出來的工質蒸汽進入汽輪機6膨脹做功,從汽輪機6的出口排出的氣體進入吸收器I的殼體內,並被吸收器I殼體內的混合溶液所吸收,釋放的熱量有冷卻水帶走。發生器4殼體底部的出口排出的為稀氨水溶液,它首先通過換熱器3放熱,再經過節流閥2減壓後進入吸收器I,吸收來自汽輪機6出口的排氣,完成整個循環過程。
[0012]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徵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發生器、換熱器、吸收器和汽輪機,所述換熱器的換熱管進水口通過連接管與所述吸收器的殼程相連通,所述連接管上還連接有用於將循環工質從吸收器的殼體內泵送至換熱器的換熱管內的溶液泵;換熱器的換熱管出水口與所述發生器的殼程相連通;所述發生器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與所述汽輪機的入口相連通,汽輪機的出口與吸收器的殼體相連通;所述換熱器的殼程進水口與發生器的殼程出水口相連,換熱器的殼程出水口通過節流閥與吸收器的殼程進水口相連;所述發生器內設有熱水循環管;所述吸收器內設有冷水循環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熱發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循環工質為氨、水混合物。
【文檔編號】F01K25/04GK104420900SQ201310390208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郭慶梅 申請人:郭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