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乳果糖的生產方法
2023-05-21 17:33:26 1
專利名稱:一種乳果糖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乳果糖的生產方法。
目前國內外生產乳果糖的方法主要如下步驟將乳糖溶液加入鹼性溶液進行異構化反應,然後加入去異構化劑,再常壓濃縮,分離出粗乳糖液。由於該工藝控制反應溫度偏高(近100℃),鹼性濃液濃度1N左右,加入速度也較快,因而不能有效抑止乳糖氧化和提高乳糖轉化乳果糖的轉化率,由於無有效精製工藝,採用常壓濃縮,溫度偏高(100℃),也易使部分乳果糖氧化,回收工藝不能使乳糖充分結晶,以上缺點使乳糖回收率下降,乳糖轉化率低。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乳果糖生產方法,簡化原生產工藝,提高乳糖轉化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是一種乳果糖生產方法,主要步驟如下一,配製35%的乳糖溶液和0.25N的鹼性溶液,將乳糖溶液加熱使其完全溶解,並煮沸30分鐘,然後緩慢滴加鹼溶液,進行異構化反應,保持沸騰狀態90分鐘,反應完畢,接下來將反應液的溫度降至70℃75℃,用6N鹽酸調PH至4.5,然後用活性碳脫色,再用顆粒狀活性碳二次脫色,再次脫色液通過陰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脫鹽,陽離子交換樹脂為732型,取PH小於4.0的流出液。陽離子交換樹脂為717型,取PH大於6.0的流出液,將上述反應液進行真空濃縮(溫度70℃左右),起始糖濃度為25-30白利度,濃縮終點為60白利度。然後將濃縮液趁熱放出,靜置冷卻4℃-10℃,待乳糖形成結晶後進行液固分離,分離出精乳糖結晶和乳果糖液,再消毒30分鐘,溫度120℃
採用本發明方法的優點一.產品指標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一級品指標;
二.乳糖轉化率達40%左右;
三.無汙染;
四.可用粗糖為原料。
下面描述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參見附
圖1.異物化反應室溫10℃乳糖溶液乳糖16公斤,加去離子水24立升,0.25M氫氧化鈉溶液。蒸氣壓力0.05-0.2MPa,起始乳糖溶液37白利度,PH=7~6.5,加入乳糖溶液後沸騰30分鐘,反應溫度90℃左右(依靠調節蒸汽量),逐滴加入20立升0.25M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間為2小時,反應後料液27白利度,PH=6左右。
2.調節酸度將以上步驟所得料液放入50立升不鏽鋼貯桶中,加1.1鹽酸溶液,調節PH至4~4.5(約需300毫升鹽酸溶液)。
3.脫色第一次粉沫狀活性碳脫色,加粉沫活性碳(含水份50%)6公斤,到料液桶內攪拌脫色,脫色後用10立升布氏漏鬥抽濾或用離心分離機分離。脫色後料液24~25白利度,抽濾後用少量熱水衝洗活性碳,經過濾後一起併入料液中。第二次顆粒狀活性碳脫色,滴加料液30分鐘。
4.脫鹽使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規格732型,陽離子交換樹脂規格717型,處理料液的量是樹脂體積的3倍,料液通過高位槽一根陽離子交換樹脂柱二根陽離子交換樹脂柱,流出液低於3白利度的料液棄去。陽離子交換樹脂柱流出液取小於PH4.0,陰離子交換樹脂柱流出液取於大於PH6,脫鹽後料液PH=7左右,23~25白利度。
5.真空濃度真空度0.06~0.07MPa,料液50立升,溫度75~80℃,夾套加熱蒸氣壓力0.07MPa,濃縮時間4小時18分,濃縮後料液60白利度左右。
6.冷卻、分離室溫冷卻15小時,呈過飽和狀態,攪拌後分析出乳糖。經布氏漏鬥抽濾或離心分離機分離乳果糖糖漿和晶體乳糖,晶體乳糖循環使用,乳果糖糖漿作為產品。
7.消毒用蒸氣消毒機溫度120℃,蒸氣壓力0.07~0.11MPa,消毒時間30分鐘。
權利要求
1.一種乳果糖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一,異構化反應配製乳糖溶液和鹼溶液,將乳糖溶液加熱至完全溶解,並煮沸,然後緩慢滴加鹼溶液,再保持沸騰狀態;步驟二,調節酸度將步驟一的反應液冷卻後用6M鹽酸溶液調PH值至4~4.5;步驟三,脫色;步驟四,將脫色液通過陰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脫鹽;步驟五,將步驟四的反應液進行真空濃縮;步驟六,將濃縮液趁熱放出、冷卻、結晶後分離出結晶乳糖和乳果糖漿,再進行高溫消毒,然後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乳果糖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鹼溶液為0.25M的鹼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乳果糖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四中陽離子交換樹脂為732型,取PH小於4.0的流出液,陰離子交換樹脂為717型,取PH大於6.0的流出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乳果糖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一中反應溫度為80~9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乳果糖的生產方法,主要工藝步驟是將乳糖溶液加熱溶解後滴加鹼溶液,進行異物化反應,再用鹽酸溶液調節pH,再進行脫色、樹脂脫鹽、真空濃縮、冷卻、分離、消毒等步驟。通過本發明方法,乳糖轉化乳果糖轉化率達40%以上,超過文獻報導,工藝簡化,無汙染。
文檔編號C13K5/00GK1093410SQ9311239
公開日1994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6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6日
發明者馮文麒, 朱陽, 陳瑩, 俞善昌 申請人:上海市德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