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8:30:31 1
專利名稱: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向筒倉內裝填物料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屬 於國際專利分類B65G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筒倉物料一般從頂部中央進入,直接以自由落體方式送入筒倉內存儲。這使得由進 料口落下的物料在筒倉內會以一定的內傾角堆積,例如物料堆積成圓錐形,內傾角以外 的筒倉空間例如圓錐以外部分則無法布料、無法利用。造成了筒倉空間的浪費,筒倉實 際利用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比較徹底地消除殘留物料的平底筒倉螺旋給 料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安裝於平底筒倉底部上平面,為杆狀螺旋結構,旋轉杆 長度略大於筒倉內部半徑。它包括旋轉杆和旋轉杆上均布的弧形刮板,構成螺旋主體。 旋轉杆下方有圓形軌道,旋轉杆一端連接旋轉杆驅動裝置,圓形軌道通過軌道驅動電機 和其上的驅動齒輪來驅動。旋轉杆的遠端安裝在圓形軌道上,旋轉杆的近端安裝在平底 筒倉底部滾動軸承連接的中央託盤上。旋轉杆和弧形刮板外部罩有旋轉杆防護罩。旋轉 杆驅動裝置上部罩有中央防護罩。旋轉杆的長度略大於筒倉的內部半徑。
所述的螺旋給料機為螺旋結構, 一端安裝在筒倉中央出料口上方,另一端安裝在底 部平面圓形軌道上。其螺旋主體繞自身軸線旋轉,帶動弧形刮板轉動。螺旋主體繞自身 軸線旋轉的同時,跟隨圓形軌道繞中央出料口做圓周運動。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一般平底筒倉出料口布置方案因死角大引起殘留物料過多的問 題。通過合理設計的一臺螺旋給料機有效清除平底筒倉的殘留物料。平底筒倉螺旋給 料機的杆狀螺旋結構主體在繞自身軸線旋轉的同時,還圍繞筒倉中央出料口以錶針式旋 轉方式做圓周運動,因此可清除平底筒倉98%以上的物料殘留,充分提高了筒倉的利用
3率,整體結構簡單可靠
圖1是一般平底筒倉結構示意圖主視圖2是一般平底筒倉結構示意圖俯視圖3是本實用新型螺旋給料機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4是本實用新型螺旋給料機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遠端局部放大示意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近端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l.平底筒倉,2.殘留物料,3.出料口, 4.驅動齒輪,5.軌道驅動電機,6.滑 塊,7.圓形軌道,8.旋轉杆防護罩1, 9.旋轉杆,IO.弧形刮板,ll.滾動軸承,12.中央 託盤,13.旋轉杆驅動裝置,14.中央防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圖2, 一般平底筒倉l底部沒有安裝清煤機構,有較多的殘留物料2。 參見圖3、圖4、圖5、圖6,在平底筒倉1底部上平面安裝圓形軌道7,圓形軌道 7由多個沿圓周分布的滑塊6支撐,由軌道驅動電機5通過驅動齒輪4驅動。圓形軌道 圍繞筒倉出料口3做圓周運動,同時帶動旋轉杆9做錶針式旋轉。旋轉杆9在做錶針式 旋轉的同時,通過旋轉杆驅動裝置13帶動繞自身軸線旋轉。旋轉杆9帶動弧形刮板10 進行螺旋式刮料,可以將平底筒倉1底部物料收集並送入中央的出料口3。旋轉杆9的 遠端安裝在圓形軌道7上,近端安裝在中央託盤12上。中央託盤12與平底筒倉1底部 通過滾動軸承ll連接。該裝置設有2個防護罩,旋轉杆防護罩8用於保護旋轉杆9和 弧形刮板10,中央防護罩14用於保護旋轉杆驅動裝置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平底筒倉增加螺旋給料裝置,有效改善平底筒倉 存儲物料的能力。
權利要求1.一種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安裝於平底筒倉底部上平面,其特徵在於為杆狀螺旋結構,旋轉杆長度略大於筒倉內部半徑。它包括旋轉杆(9)和旋轉杆(9)上均布的弧形刮板(10),旋轉杆(9)的下方有圓形軌道(7),旋轉杆(9)的一端連接旋轉杆驅動裝置(13),圓形軌道(7)通過軌道驅動電機(5)和其上的驅動齒輪(4)來驅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杆 (9)的遠端安裝在圓形軌道(7)上,旋轉杆(9)的近端安裝在平底筒倉底部滾動軸承(11)連接的中央託盤(1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 杆(9)和弧形刮板(10)外部罩有旋轉杆防護罩(8)。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 杆驅動裝置(13)上部罩有中央防護罩(14)。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 杆(9)的長度略大於筒倉的內部半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底筒倉螺旋給料機,設計為杆狀螺旋結構,旋轉杆長度略大於筒倉內部半徑。它位於平底筒倉底部上平面,包括旋轉杆和旋轉杆上均布的弧形刮板;旋轉杆下方有圓形軌道,旋轉杆一端連接旋轉杆驅動裝置,圓形軌道通過軌道驅動電機驅動。螺旋主體繞自身軸線旋轉的同時,還圍繞筒倉中央出料口以錶針式旋轉方式做圓周運動,可以清除平底筒倉98%以上的物料殘留。充分提高了筒倉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B65G69/02GK201292164SQ20082017818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4日
發明者胡漢棟 申請人:北京遠東加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