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9:38:16 3
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不同之處在於:其包括底板、側擋板、井口管,所述底板和所述側擋板圍成一個敞口箱體,所述底板上穿插並固定有井口管。本實用新型可防止泥漿外溢。
【專利說明】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城市主幹道的勘察施工中,泥漿的排放,會造成城市主幹道的泥漿汙染,嚴重的甚至會堵塞市政排水管道,影響大範圍的城市排水系統正常運行。現有技術是在城市主幹道上破路挖泥漿坑或者用粘土袋圍泥漿坑,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施工緩慢,對路面有較大影響,同時容易漏漿,造成汙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可防止泥漿外溢。
[0004]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不同之處在於:其包括底板、側擋板、井口管,所述底板和所述側擋板圍成一個敞口箱體,所述底板上穿插並固定有井口管。
[0005]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井口管的直徑與鑽孔孔徑一致。
[0006]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井口管的直徑大於IIOmm,井口管上端設置有一個喇卩入形狀的接手,所述接手的上端為喇叭口,接手下端的直徑與鑽孔孔徑相匹配。
[0007]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特點為:該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底板上設置有井口管,側擋板與底板相連形成一個敞口箱體,開鑽前根據鑽孔孔位固定好敞口箱體,調整好鑽機與本實用新型的距離,鑽杆插入井口管進行鑽孔,本實用新型、鑽機及鑽孔組成封閉循環系統,泥漿在此系統內循環,防止泥漿外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1-底板、2-側擋板、3-井口管、4-泥漿泵、5-吸漿管、6-高壓管、7_鑽杆、8_鑽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請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包括底板1、側擋板
2、井口管3,所述底板I和所述側擋板2圍成一個敞口箱體,所述底板I上穿插並固定有井
口管3。
[0013]具體的,所述井口管3的直徑與鑽孔孔徑一致。
[0014]具體的,所述井口管3的直徑大於110mm,井口管3上端設置有一個喇叭形狀的接手,所述接手的上端為喇叭口,接手下端的直徑與鑽孔孔徑相匹配。
[0015]請參考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其包括底板1、側擋板2和井口管3,底板I上設置有預留孔洞用以連接井口管3,四塊側擋板2與底板I相連形成一個敞口箱體,開鑽前根據鑽孔孔位固定好本實用新型,調整好鑽機與本實用新型的距離,本實用新型、鑽機及鑽孔組成封閉循環系統,泥漿在此系統內循環,防止泥漿外溢。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底板、側擋板為鋼板,井口管為鋼管。
[0017]請參考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方法為:開鑽前根據孔位固定好本實用新型,用粘土封堵好井口管3與地面連接處,在鑽進過程中,泥漿泵4通過吸漿管5和高壓管
6、鑽杆7將泥漿送入鑽孔8內,若鑽孔8漏失量不大,則多餘的泥漿將通過鑽孔8、井口管3返出,流入敞口箱體內,從而形成一個泥漿循環系統,限制泥漿流動範圍,避免泥漿外溢汙染地面。
[0018]本實用新型可以確保泥漿可到有效控制,節省施工時間,節約施工成本。
[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井口管與底板通過焊接固定,井口管的直徑可與鑽孔孔徑一致,一般為75mm、91mm、110mm、130mm、150mm等;井口管的直徑亦可與鑽孔孔徑不一致,此時井口管的直徑應大於110mm,120mm最佳,變換鑽孔孔徑時,只需在井口管上部連接一個喇叭形狀的接手,泥漿通過上部喇叭口,流入本實用新型內。
[0020]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的【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底板、側擋板、井口管,所述底板和所述側擋板圍成一個敞口箱體,所述底板上穿插並固定有井口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特徵在於:所述井口管的直徑與鑽孔孔徑一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勘察施工環保泥漿箱,其特徵在於:所述井口管的直徑大於IlOmm,井口管上端設置有一個喇叭形狀的接手,所述接手的上端為喇叭口,接手下端的直徑與鑽孔孔徑相匹配。
【文檔編號】E21B21/00GK203488128SQ201320619978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9日
【發明者】盤文武, 劉釗, 代文杰, 李恆 申請人:湖北中南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