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異形腔體抽芯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8:19:4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鑄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異形腔體抽模具。
背景技術:
壓力鑄造,簡稱壓鑄,是指將熔融狀合金在高壓、高速條件下充填到模具型腔內,並在高壓下使熔融合金快速冷卻凝固,從而實現成型的一種精密鑄造方法。壓鑄成型過程中使用的模具,稱為壓鑄模具。在一副模具中,使這種壓鑄件脫模的成型部分在開模動作前脫離壓鑄件的機構,稱為抽芯機構。液壓抽芯機構以壓力油作為抽芯動力,在模具上設置專用液壓缸,利用活塞的往復運動實現抽芯與復位。
當所需壓鑄的產品中具有中空腔體,抽芯機構中滑塊的形狀與腔體形狀相同,模具內合金冷卻凝固後產品成型,在開模時抽芯機構的脫離就成了一個問題,由於腔體的通道口徑小,滑塊難以抽離,若強行開模則會對產品照成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模芯成型質量高、操作靈活的異形腔體抽芯模具。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異形腔體抽芯模具,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框與下模框,及嵌於上模框底面的定模仁和嵌於下模框頂面的動模仁,且動模仁與定模仁上下嵌合時組成模具型腔,所述下模框配有抽芯機構,所述抽芯機構包括液壓缸和與其相連接的抽芯塊,所述抽芯塊由第一條型抽芯塊、第二條型抽芯塊與主抽芯塊組成,所述主抽芯塊的背部開有兩個梯形槽,該主抽芯塊的頂部為梯形,所述第一條型抽芯塊與第二條型抽芯塊分別穿設於主抽芯塊的梯形槽內,所述第一條型抽芯塊和第二條型抽芯塊均與主抽芯 塊滑動連接,合模狀態時,第一條型抽芯塊和第二條型抽芯塊穿出主抽芯塊部分位於該模具型腔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內側設有滑槽,所述主抽芯塊頂部內側設有滑塊,該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動模仁上設有鎖緊槽,所述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的側面設有與鎖緊槽相嵌合的鎖緊塊,該鎖緊塊在合模後起到鎖緊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動模仁的鎖緊槽上設有可拆卸的耐磨塊,耐磨塊位於動模仁與第一條形抽芯塊和第二條形抽芯塊的相對運動區域,耐磨塊磨損後可拆下更換。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框底面兩側分別配裝有模腳,該模腳之間設有上頂板與下頂板,使模具可以放平,將面接觸改為點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下頂板底部設有垃圾釘,防止頂板底部有垃圾時,模具開模不順利。
進一步地,所述動模仁底部四周設有冷卻水道,更好的使產品冷卻成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發明結構緊湊,利用電磁閥控制氣壓缸依次伸縮第一條形抽芯塊、第二條形抽芯塊與主抽芯塊,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穿設於主抽芯塊的梯形槽內,且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分別與主抽芯塊頂部的梯形區滑動連接,使得抽芯組件在運動時,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以主抽芯塊的梯形區為滑動軌跡,使得兩個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相中心靠近,模具開模時,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能夠從產品的腔體內順利脫離,本異形腔體抽芯模具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抽芯機構操作靈活,適合大規模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抽芯機構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的抽芯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異形腔體抽芯模具,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框1與下模框2,及嵌於上模框1底面的定模仁5和嵌於下模框2頂面的動模仁4,且動模仁4與定模仁5上下嵌合時組成模具型腔,所述動模仁4底部四周設有冷卻水道12,所述下模框2底面兩側位置分別配裝有模腳3,該模腳3之間設有上頂板8與下頂板7,該下頂板7的底部設有垃圾釘6,所述下模框2的左側設有抽芯滑塊11,抽芯滑塊11尾部連有相配合的斜導柱9與導套10,該下模框2右側設有抽芯機構,該抽芯機構包括液壓缸13與抽芯塊,所述抽芯塊由第一條形抽芯塊14、第二條形抽芯塊15與主抽芯塊16組成,該液壓氣缸13為電磁閥控制的複合式氣缸,該液壓氣缸13設有第一氣缸杆132與第二氣缸杆131,第一氣缸杆132與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相連,第二氣缸杆13與主抽芯塊16相連,所述主抽芯塊16的背部開有兩個梯形槽,該主抽芯塊16的頂部為梯形,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分別穿設於主抽芯塊16的梯形槽內,該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內側設有滑槽,該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頂部的外側向外凸出能夠填充產品的腔體,主抽芯塊16頂部的內側設有滑塊17,該滑塊17與主抽芯塊16的梯形槽滑槽滑動連接。
合模後,第一條形抽芯塊15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伸出時其頂部穿出主抽芯塊16部分位於該模具型腔內,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頂部填充產品的腔體,動模仁4上設有鎖緊槽,第一條形抽芯塊15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的側面設有與鎖緊槽相嵌合的鎖緊塊18,該鎖緊塊18在合模後起到鎖緊作用,該鎖緊槽上設有可拆卸的耐磨塊18,耐磨塊18位於動模仁4與第一條形抽芯塊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4的相對運動區域,耐磨塊18磨損後可拆下更換,增加模具整體的使用壽命。
開模時,電磁閥控制液壓氣缸13,首先第二氣缸杆131帶動主抽芯塊16脫離模具型腔,由於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 15穿設於主抽芯塊16的梯形槽內並與其滑動連接,故兩條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隨著主抽芯塊16的運動向中心位移,使得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側面的鎖緊塊18與動模仁4的鎖緊槽為鬆開狀態,隨之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的頂部凸起之間的距離變小,其次電磁閥控制液壓氣缸13,第一氣缸杆132帶動主抽芯塊16脫離模具型腔,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以主抽芯塊16的梯形區為滑動軌跡,使得第一條形抽芯塊14與第二條形抽芯塊15能夠從產品的腔體內順利脫離,即完成抽芯。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