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加工方法
2023-05-11 16:01:21 4
白茶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白茶的加工方法,屬於茶葉製作【技術領域】。本發明白茶的加工方法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如下步驟: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採摘好的鮮葉,用竹匾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避免陽光;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溫度1-5℃冰庫,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採用本發明白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製得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
【專利說明】白茶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茶葉製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白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茶為福建特產,主要產區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白茶的加工方法,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如下步驟:
(1)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
(2)採摘好的鮮葉,用竹匾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避免陽光;
(3)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C,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C;
(4)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溫度1_5°C冰庫,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0004]採用本發明白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製得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05]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說明。
[0006]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白牡丹或新白茶;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壽眉。
[0007]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複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幹,只宜以火香襯託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0008]1、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採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2、攤放
採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避免陽光。攤放目的,一是散發青氣、水份,二是提高茶葉品質。三是便於炒制,攤放時間要適中一般手抓柔軟為宜;
3、烘乾
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C,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
[0009] 復烘:溫度80_90°C ;低溫長烘70°C左右;
4、保存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C。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權利要求】
1.一種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 採摘好的鮮葉,用竹匾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避免陽光; 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c,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0C ;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溫度1_5°C冰庫,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222330SQ20131024547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發明者】許姍姍 申請人:許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