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0:04:46 3
專利名稱: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設備,確切的說是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鐵路輪對軸頸、防塵座測量是輪對檢修中的一項重要工序,由於測量的參數精度高,傳統的測量方式一般是採用專用千分尺手工檢測,每次檢測需要數次反覆測量,上述方法存在定位誤差,讀數誤差,測量過程繁瑣、複雜、效率低、人為誤差較大、已不適應我國鐵路行業提高檢修質量及行車安全的要求,同時也成為車輛部門信息線建設中的一個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測量過程繁瑣、複雜、效率低、誤差大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測量精度高、速度快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它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架4-1和底架4-2,底架4-1上固接有輪對緩衝機構2、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輪對出輪機構6,底架4-2上固接有推動被測輪對進入工作位置的輪對進輪機構1,它還包括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包括有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分別固定安裝在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上,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分別固定在移動測頭座7-9上,移動測頭座7-9底部固定在直線導軌副7-10的四個滑塊上,沿直線導軌副7-10左右移動,檢測機構底座7-5設置的電機7-11通過聯軸器7-12驅動兩端支承在軸承座7-13、軸承座7-14上的滾珠絲槓副7-15,帶動移動測頭座7-9移動,軸承座7-13、軸承座7-14分別裝在檢測機構安裝板7-16上,檢測機構安裝板7-16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檢測機構底座7-5固定在底架4-1頂部,底架4-1前端與底架4-2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結構緊湊、合理;2、本實用新型採用高精度光學式測微計通過非接觸測量原理測量輪對軸頸、防塵座徑向幾何尺寸、軸向長度尺寸,速度快、精度高、測量數據準確;3、使用本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3是輪對進輪機構1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輪對緩衝機構2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輪對出輪機構6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B-B剖視圖,圖9是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照圖1、圖7、圖8,本實施方式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架4-1和底架4-2,底架4-1上固接有輪對緩衝機構2、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輪對出輪機構6,底架4-2上固接有推動被測輪對進入工作位置的輪對進輪機構1,它還包括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包括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分別固定安裝在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上,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分別固定在移動測頭座7-9上,可以將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和移動測頭座7-9獨立製作後連接,也可以在加工的時候將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和移動測頭座7-9合為一件整體製作,移動測頭座7-9底部固定在直線導軌副7-10的四個滑塊上,沿直線導軌副7-10左右移動,檢測機構底座7-5設置的電機7-11通過聯軸器7-12驅動兩端支承在軸承座7-13、軸承座7-14上的滾珠絲槓副7-15,帶動移動測頭座7-9移動,軸承座7-13、軸承座7-14分別裝在檢測機構安裝板7-16上,檢測機構安裝板7-16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上,檢測機構底座7-5固定在底架4-1頂部,底架4-1前端與底架4-2相連接,本實施方式還包括基準軸7-1,基準軸7-1固定在安裝板7-2上,安裝板7-2通過相互垂直的橫梁7-3和立柱7-4結構構成的框架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
參照圖2、圖3,輪對進輪機構由氣缸1-1帶動驅動杆1-4繞支承在軸承座1-6的轉軸1-5轉動,帶動固接在轉軸1-5的轉臂1-2轉動,兩個定位輪1-3安裝在轉臂1-2上,氣缸1-1固定在底架4-2設置的氣缸座1-7上,軸承座1-6固定安裝在底架4-2上。
參照圖2、圖4,輪對緩衝機構2,由氣缸2-1帶動驅動臂2-5繞支承在軸承座2-4的緩衝軸2-3轉動,帶動固接在緩衝軸2-3的緩衝臂2-2轉動,氣缸2-1固定在底架4-2設置的氣缸座1-7上,軸承座2-4固定安裝在底架4-1上。
參照圖1、圖5,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包括氣缸3-1、導軸3-2、直線軸承3-3、固定殼體3-4,固定殼體3-4的下底面與氣缸3-1的活塞杆上端相固接,導軸3-2的下端與直線軸承3-3活動連接,導軸3-2的上端與殼體3-4的下底面相固接,在殼體3-4上還設有電機3-5,電機3-5通過聯軸器3-6、軸3-8、齒輪3-9帶動與軸3-10相固接的滾輪3-7轉動。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的轉位採用電機驅動滾動輪,利用滾動輪與輪對間摩擦力帶動輪對轉位,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的升降及進輪、出輪機構均使用氣動系統。
參照圖1、圖6,輪對出輪機構中,由氣缸6-1帶動驅動杆6-2繞固定軸6-4轉動,出輪導軌6-3安裝在驅動杆6-2上,出輪導軌6-3轉動定位至底架4-1上。
具體實施方式
二參照圖1、圖9、圖10,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基準軸7-1通過軸7-17固定在安裝板7-18上,安裝板7-18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本實用新型利用高精度光學式測微計7-6採用精密光學的發射與接收原理及該產品本身控制技術,通過非接觸測量的原理測量輪對軸頸、防塵座徑向幾何尺寸,軸向長度尺寸根據光學式測微計7-6行程測量,光學式測微計7-6通過基準軸7-1校準、標定。本實用新型整機均採用工控機控制技術。
本實用新型中的電機為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
權利要求1.一種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它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架(4-1)和底架(4-2),底架(4-1)上固接有輪對緩衝機構(2)、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輪對出輪機構(6),底架(4-2)上固接有推動被測輪對進入工作位置的輪對進輪機構(1),它還包括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其特徵在於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包括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分別固定安裝在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上,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分別固定在移動測頭座(7-9)上,移動測頭座(7-9)底部固定在直線導軌副(7-10)的四個滑塊上,沿直線導軌副(7-10)左右移動,檢測機構底座(7-5)設置的電機(7-11)通過聯軸器(7-12)驅動兩端支承在軸承座(7-13)、軸承座(7-14)上的滾珠絲槓副(7-15),帶動移動測頭座(7-9)移動,軸承座(7-13)、軸承座(7-14)分別裝在檢測機構安裝板(7-16)上,檢測機構安裝板(7-16)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檢測機構底座(7-5)固定在底架(4-1)頂部,底架(4-1)前端與底架(4-2)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還包括基準軸(7-1),基準軸(7-1)固定在安裝板(7-2)上,安裝板(7-2)通過相互垂直的橫梁(7-3)和立柱(7-4)結構構成的框架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輪對光學式測微計檢測機構(7)還包括基準軸(7-1),基準軸(7-1)通過軸(7-17)固定在安裝板(7-18)上,安裝板(7-18)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輪對進輪機構(1)由氣缸(1-1)帶動驅動杆(1-4)繞支承在軸承座(1-6)的轉軸(1-5)轉動,帶動固接在轉軸(1-5)的轉臂(1-2)轉動,兩個定位輪(1-3)安裝在轉臂(1-2)上,氣缸(1-1)固定在底架(4-2)設置的氣缸座(1-7)上,軸承座(1-6)固定安裝在底架(4-2)上。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輪對緩衝機構(2)由氣缸(2-1)帶動驅動臂(2-5)繞支承在軸承座(2-4)的緩衝軸(2-3)轉動,帶動固接在緩衝軸(2-3)的緩衝臂(2-2)轉動,氣缸(2-1)固定在底架(4-2)設置的氣缸座(1-7)上,軸承座(2-4)固定安裝在底架(4-I)上。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輪對升降及轉位機構(3)包括氣缸(3-1)、導軸(3-2)、直線軸承(3-3)、固定殼體(3-4),固定殼體(3-4)的下底面與氣缸(3-1)的活塞杆上端相固接,導軸(3-2)的下端與直線軸承(3-3)活動連接,導軸(3-2)的上端與殼體(3-4)的下底面相固接,在殼體(3-4)上還設有電機(3-5),電機(3-5)通過聯軸器(3-6)、軸(3-8)、齒輪(3-9)帶動與軸(3-10)相固接的滾輪(3-7)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輪對出輪機構(6)由氣缸(6-1)帶動驅動杆(6-2)繞固定軸(6-4)轉動,出輪導軌(6-3)安裝在驅動杆(6-2)上,出輪導軌(6-3)轉動定位至底架(4-1)上。
專利摘要輪對軸頸、防塵座自動檢測設備,涉及一種檢測設備,它包括有兩套光學式測微計(7-6),光學式測微計(7-6)分別固定安裝在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上,檢測頭左安裝座(7-7)、右安裝座(7-8)分別固定在移動測頭座(7-9)上,移動測頭座(7-9)底部固定在直線導軌副(7-10)的四個滑塊上,檢測機構底座(7-5)設置的電機(7-11)通過聯軸器(7-12)驅動兩端支承在軸承座(7-13)、軸承座(7-14)上的滾珠絲槓副(7-15),帶動移動測頭座(7-9)移動,軸承座(7-13)、軸承座(7-14)分別裝在檢測機構安裝板(7-16)上,檢測機構安裝板(7-16)固定在檢測機構底座(7-5)上,檢測機構底座(7-5)固定在底架(4-1)頂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合理、測量數據準確、使用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B61K9/00GK2616444SQ0326006
公開日2004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1日
發明者朱金良, 趙玉珊 申請人: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