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耕機變速箱的齒圈安裝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0:45: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齒圈安裝機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微耕機變速箱中的齒圈安裝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微耕機大多數都是採用行星傳動機構來實現微耕機的變速;行星傳動機構包括太陽輪、行星齒輪、齒圈和行星架,首先需要將發動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太陽輪上,太陽輪將動力傳遞到行星齒輪上,當齒圈處於自由狀態時,動力傳遞到齒圈上,齒圈在變速箱中空轉,此時行星架根不轉動,動力無法傳遞到主動齒輪軸中;當齒圈被離合片鎖緊時,行星齒輪上的動力傳遞到行星架上,行星架上的動力傳遞到主動齒輪軸中,並且實現了微耕機以最大傳動比的減速運動。現在微耕機的變速箱中沿著內側壁設置圓環型的齒圈安裝臺,在齒圈靠近內邊緣的頂面上設置六個固定臺,其中相間的三個固定臺中分別安裝一個滾珠,齒圈的底面上開有一個與三個滾珠配合的一個環形滾動槽,以此來實現齒圈的轉動,實際上齒圈只由三點在支撐,齒圈安裝的平穩性差,並且齒圈與滾珠直接經常摩擦,齒圈的磨損大,導致齒圈與行星齒輪之間的配合位置發生偏移,影響傳動效果;另外,由於在減速過程中,離合片將齒圈鎖緊時,只有離合片的一側被拉動張開與齒圈的內側接觸,導致齒圈的受力嚴重不平衡,齒圈容易往一邊傾斜,不僅齒圈的磨損大,容易損壞,還會導致變速箱和行星傳動機構發生磨損,大大的縮短了變速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微耕機變速箱的齒圈安裝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在微耕機變速箱中齒圈的平穩性差,磨損大,傳動效果差以及變速箱的使用壽命短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微耕機變速箱的齒圈安裝機構,包括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殼體中設置有安裝室,所述安裝室沿著側壁一周設置有齒圈安裝臺;所述齒圈安裝臺靠近內側壁的頂面上設置有限位結構,所述齒圈安裝臺上安裝有平面滾針軸承,且平面滾針軸承的高度大於限位結構的高度,所述平面滾針軸承位於限位結構與安裝室內側壁之間;齒圈的底面靠近外側壁處開有環形安裝槽,所述齒圈通過環形安裝槽安裝在平面滾針軸承上。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結構為環形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結構為多個均勻分布在齒圈安裝臺上的定位柱。
進一步地,所述齒圈安裝臺頂面上固定有下圈。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安裝槽的底面上固定有上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實用新型通過平面滾針軸承使得齒圈由現在的點接觸變成面接觸安裝在變速箱中,使得整個齒圈的受力狀態更平衡,因此,齒圈在變速箱中的平穩性更好,使得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性能更好;當離合片度齒圈進行制動時,使得齒圈受到離合片不平衡的摩擦力時,齒圈位置不會發生位置傾斜,避免導致變速箱和內部零件被磨損。
②本實用新型在齒圈安裝臺的頂面和環形安裝槽的底面分別設置下圈和上圈,這樣避免了變速箱殼體和齒圈直接與平面滾針軸承接觸,使得避免齒圈和變速箱被磨損,並且上圈和下圈磨損無法保證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性能時,可以對上圈和下圈進行更換,保證了變速箱良好的傳動性能好持久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V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變速箱殼體1,變速箱殼體1中設置有安裝室2,安裝室2沿著側壁一周設置有齒圈安裝臺3;齒圈安裝臺3靠近內側壁的頂面上設置有限位結構4,齒圈安裝臺3上安裝有平面滾針軸承5,也可以為帶球的平面軸承,且平面滾針軸承5的高度大於限位結構4的高度,避免齒圈6與限位結構4發生摩擦;平面滾針軸承5位於限位結構4與安裝室2內側壁之間;限位結構4用於限制平面滾針軸承5的位置,齒圈6的底面靠近外側壁處開有環形安裝槽7,齒圈6通過環形安裝槽7安裝在平面滾針軸承5上。這樣安裝齒圈6一方面是保證了齒圈6本身的平穩性和齒圈6本身不容易被磨損和損壞,另一方面是保證齒圈6在制動過程中,避免齒圈6的位置發生偏移對變速箱和內部的其他零件造成磨損,延長了變速箱的使用壽命。
限位結構4為環形擋板,方便成型,用於限制軸承的安裝位置。
限位結構為多個均勻分布在齒圈安裝臺3上的定位柱。
參照附圖2,齒圈安裝臺3頂面上固定有下圈8,環形安裝槽7的底面上固定有上圈9。這樣避免了變速箱殼體1和齒圈6直接與平面滾針軸承5接觸,使得避免齒圈6和變速箱被磨損,並且上圈9和下圈8磨損無法保證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性能時,可以對上圈9和下圈8進行更換,保證了變速箱良好的傳動性能好持久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