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4:42:26 1
專利名稱: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
背景技術:
鋁加工行業的固定式熔煉、保溫爐將鋁原料熔煉後需要將鋁液進行轉爐或鑄造,這就需要用到流口磚,鋁液通過流口磚中的流口進行轉爐或經流槽流到鑄造機進行鑄造。如圖I所示,目前流口磚12 —般的做法是澆鑄一塊中間開有流口的磚,再把這塊磚安裝到爐牆上,周圍填充耐火材料與爐牆11形成一體。由於鋁液是一種強腐蝕性的液體,在鋁熔鑄生產作業過程中,流口長期在鋁液的浸泡中,鋁液通過流口時對流口的衝刷非常嚴重,而且放流操作頻繁,放流操作也會對流口造成損傷,流口磚12的流口極易損壞,造成無法堵流或漏鋁,如果處理不及時甚至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對流 口磚進行更換繼續正常生產。傳統的流口磚12是整塊砌在爐牆11上,由於生產時爐溫較高,更換流口磚12時就必須停爐,待爐溫降至環境溫度後維修人員才能進入爐內進行更換,更換時要將流口磚12周圍的耐火材料打掉才能將損壞的流口磚12取出,然後再將新的流口磚12安裝到爐牆11上,周圍填充好耐火材料完成更換工作,從停爐降溫到更換完成總共需要約一周時間,需耗費大量時間、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更換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安裝在鋁熔煉爐的爐牆內,所述爐牆內側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流口磚裝置包括依次連接並通過導流通道連通的內磚、中磚和外磚;所述內磚固定在所述爐牆內並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爐牆外側還設置有流槽,所述外磚與流槽連通。優選的,所述內磚連接所述中磚的一端設有圓柱形凹坑一,所述外磚連接所述中磚的一端設有圓柱形凹坑二,所述中磚的兩端分別卡設在所述圓柱形凹坑一與圓柱形凹坑二內。優選的,所述內磚連接所述出水口的一側設置有半球面凹坑,所述中磚的導流通道呈圓柱形,所述外磚的導流通道由圓柱形凹坑二向外呈喇叭形。優選的,所述內磚、外磚及中磚的連接面用火泥連接。優選的,所述外磚外表面包覆有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與爐牆之間填充有澆注料。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優點主要體現在①採用三件套磚組合形式,設計新穎合理、結構簡單,既方便又安全,操作性及實用性強;[0014]②易於快速更換,由於是在爐外進行更換操作,更換時不受爐膛溫度的約束,不需要長時間停爐冷卻,可在爐外進行操作,亦不用拆毀大片爐牆,更換時間較短,約3個小時左右內即可完成,提高生產效率,可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③維護成本較低,使用過程中一般只有中磚較易損壞,更換時只需更換中磚即可。本發明可廣泛應用於電解鋁或鋁加工行業的各種固定式熔鋁爐、保溫爐或混合爐上,推廣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為行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I為現有技術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所公開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流口磚裝置的內磚、中磚、外磚分離結構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11.爐牆12.流口磚21.內磚22.中磚23.火泥24.外磚25.澆注料26.流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由內磚21、中磚22及外磚24組成,爐體砌築到流口磚部位時將流口磚裝置安裝在爐子出水口側的爐牆11內。施工時先內磚21安裝好,直接與出水口處的爐牆11牢固連接成一個整體,內磚21靠爐內面為半球面凹坑結構便於鋁液的流動及傳熱,中心位置設有導流通道,靠外面設有圓柱形凹坑一用於安裝中磚22 ;外磚24靠內面設有圓柱形凹坑用於安裝中磚22,中磚22中心位置設有圓柱形流道,外磚24的內側設有圓柱形凹坑二,中磚22安裝在圓柱形凹坑一與圓柱形凹坑二內;外磚24的圓柱形凹坑二中心向外為喇機形導流通道,外磚24外側與流槽26相連,外磚24外表包一層隔離密封物使外磚24不與澆注料25直接連接以方便拆裝,周圍再填充澆注料25以安裝在爐牆內,同時外磚24起到壓緊中磚22的作用,防止鋁液滲漏。內磚21、中磚22、外磚24的接觸面用火泥23緊密連接在一起,從而由內到外形成「半球形_圓柱形-喇叭形」的流道。上述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內磚21的材質採用莫來石剛玉質材料,強度高,使用壽命長;中磚22的材質採用鉻鋼玉質材料,抗渣性能優越,流口表面不易結渣,不易受到鋁液的侵蝕;外磚24的材質採用高鋁質或者粘土質材料。上述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內磚21、中磚22、外磚24的接觸面密封用火泥23為含鋇火泥。上述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內磚21、中磚22、外磚24均為磚機壓制後經燒結成型產品,且內磚21和中磚22使用了特殊的材質,性能指標比普通澆注不燒結的流口磚有顯著的提高,使用壽命極長。在爐子長時間的生產過程中如中磚22受鋁液侵蝕或放流操作造成損壞無法正常生產時,維修人員只需在爐外進行操作,先將預製的流槽26取出,再將外磚24和中磚22取出,更換新的中磚22,再將外磚24和流槽26安裝好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 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安裝在鋁熔煉爐的爐牆內,所述爐牆內側設置有出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口磚裝置包括依次連接並通過導流通道連通的內磚、中磚和外磚;所述內磚固定在所述爐牆內並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爐牆外側還設置有流槽,所述外磚與流槽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磚連接所述中磚的一端設有圓柱形凹坑一,所述外磚連接所述中磚的一端設有圓柱形凹坑二,所述中磚的兩端分別卡設在所述圓柱形凹坑一與圓柱形凹坑二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磚連接所述出水口的一側設置有半球面凹坑,所述中磚的導流通道呈圓柱形,所述外磚的導流通道由圓柱形凹坑二向外呈喇叭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磚、外磚及中磚的連接面用火泥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磚外表面包覆有密封物,所述密封物與爐牆之間填充有澆注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熔煉爐用流口磚裝置,其安裝在鋁熔煉爐的爐牆內,所述爐牆內側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流口磚裝置包括依次連接並通過導流通道連通的內磚、中磚和外磚;所述內磚固定在所述爐牆內並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爐牆外側還設置有流槽,所述外磚與流槽連通。本實用新型採用三件套磚組合形式,易於快速更換,可在爐外進行更換操作,更換時不受爐膛溫度的約束,不需要長時間停爐冷卻,亦不用拆毀大片爐牆,更換時間較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F27D3/14GK202494342SQ20122002101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明者陳澗峰 申請人:蘇州嘯波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