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7:54:41 2
專利名稱: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編織機多是以機械式傳動為主,由一個電機控制整個機器的運作,通過多組齒輪、凸輪、連杆等傳動部件進行連接傳動,控制機架上的插刀機構、剪刀機構和鉤刀部件等等,實現編織過程。 其中,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和鉤刀部件,也用機械式傳動和氣動機構,這樣的結構設置,整個編織機的傳動部件,零部件多而繁瑣,這樣在製造上,整個工序就比較複雜,在安裝時也就帶來相應的困難,進而導致生產造價高,使用安裝存在不便。另一面,氣動傳動,需要5公斤以上的氣壓泵,不僅增加能耗,成本支出增大,而且也非常耗電。若是設備壞了需要維修時,客戶就需要請專業的人士去操作維修,由於零部件多,傳動機構複雜,在維修時不僅耗時耗精力,尤其是在檢測壞在哪個部位上,而且還給客戶帶來相當的不便,不利於長期發展。同時,機械式傳動機構編織機,需要經常進行維護,由於傳動機構在長時間的工作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消耗,導致精度降低,影響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僅需要更換設備,還需要定時維護檢修,降低了工作效率,已無法適應現代化生產要求。由上可知,解決這些問題已是迫在眉睫!有鑑於此,本發明人做了深入的研究,並且憑藉著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設計出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能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結構簡單精巧,實現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本案
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結構簡單精巧,實現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杆上的剪刀座,該滾珠絲杆的兩端通過固定板分別設置在左三角牆板和右三角牆板之間,所述剪刀座上設有剪刀和鉤刀,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剪刀座連接設置的第一傳動機構,與剪刀連接的第二傳動機構,與鉤刀連接的第三傳動機構。進一步,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步進電機、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以及設置在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之間的同步皮帶,還包括通過感應器固定座設置在左三角牆板上的感應器,其中,所述第一步進電機通過電機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右三角牆板上,所述第二同步輪設置在滾珠絲杆上。[0013]進一步,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步進電機、感應器和第二傳動件,所述感應器通過感應器固定座設置在左牆板上,與第二傳動件相對應。進一步,所述第二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二步進電機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在連接臂杆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在轉動平衡杆上設有剪刀控制臂和剪刀控制杆,所述剪刀控制杆與剪刀連接設置。進一步,所述第三傳動機構包括第三步進電機、感應器和第三傳動件。進一步,所述第三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三步進電機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在連接臂杆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在轉動平衡杆上設有鉤刀控制杆,所述鉤刀控制杆與鉤刀連接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與剪刀座連接設置的第一傳動機構,與剪刀連接的第二傳動機構,與鉤刀連接的第三傳動機構,這樣的設置,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通過第一傳動機構,控制剪刀座橫向運動,通過第二傳動機構控制剪刀的開合動作,通過第 三傳動機構控制鉤刀的上下運動,由上可知,通過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而且傳動機構通過伺服電機的控制,代替原有機械式傳動和氣動機構,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實現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杆I上的剪刀座2,該滾珠絲杆I的兩端通過固定板3分別設置在左三角牆板4和右三角牆板5之間,所述剪刀座2上設有剪刀6和鉤刀7,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剪刀座2連接設置的第一傳動機構,與剪刀6連接的第二傳動機構,與鉤刀7連接的第三傳動機構。這樣的設置,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通過第一傳動機構,控制剪刀座2橫向運動,通過第二傳動機構控制剪刀6的開合動作,通過第三傳動機構控制鉤刀7的上下運動,由上可知,通過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而且傳動機構通過步進電機的控制,代替原有機械式傳動和氣動機構,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步進電機8、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9,以及設置在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9之間的同步皮帶10,還包括通過感應器固定座14設置在左三角牆板4上的感應器13,其中,所述第一步進電機8通過電機固定座11固定設置在右三角牆板5上,所述第二同步輪10設置在滾珠絲杆I上;上述設置,通過第一步進電機8,實現剪刀座2在滾珠絲杆I上橫向運動,其中感應器13的設置,提高設備運行的準確性,不會出現亂碼。其中,皮帶同步輪的設置,方便維修,利於管理,降低客戶的使用維護費用。[0025]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步進電機12、感應器13和第二傳動件,所述感應器13通過感應器固定座14設置在左牆板15上,與第二傳動件相對應。所述第二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二步進電機12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16,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16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17、在連接臂杆16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18,在轉動平衡杆18上設有剪刀控制臂19和剪刀控制杆20,所述剪刀控制杆20與剪刀6連接設置。上述設置,通過第二步進電機12的單獨控制,實現剪刀6的開合,與氣動結構相比較,效率高,使用成本低,而且方便管理維護。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三傳動機構包括第三步進電機21、感應器13和第三傳動件。所述第三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三步進電機21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16,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16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17、在連接臂杆16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18,在轉動平衡杆18上設有鉤刀控制杆22,所述鉤刀控制杆22與鉤刀7連接設置。 上述設置,通過第三步進電機21的單獨控制,實現剪刀6的開合,與氣動結構相比較,效率高,使用成本低,而且方便管理維護。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實現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所改變,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杆上的剪刀座,該滾珠絲杆的兩端通過固定板分別設置在左三角牆板和右三角牆板之間,所述剪刀座上設有剪刀和鉤刀,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剪刀座連接設置的第一傳動機構,與剪刀連接的第二傳動機構,與鉤刀連接的第三傳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步進電機、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以及設置在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之間的同步皮帶,還包括通過感應器固定座設置在左三角牆板上的感應器,其中,所述第一步進電機通過電機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右三角牆板上,所述第二同步輪設置在滾珠絲杆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步進電機、感應器和第二傳動件,所述感應器通過感應器固定座設置在左牆板上,與第二傳動件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二步進電機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在連接臂杆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在轉動平衡杆上設有剪刀控制臂和剪刀控制杆,所述剪刀控制杆與剪刀連接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傳動機構包括第三步進電機、感應器和第三傳動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傳動件包括設置在第三步進電機端部的控制臂、連接臂杆,在控制臂與連接臂杆之間連接兩端設有萬向軸承的軸承連接杆、在連接臂杆的另一端設有轉動平衡杆,在轉動平衡杆上設有鉤刀控制杆,所述鉤刀控制杆與鉤刀連接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剪刀機構,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杆上的剪刀座,該滾珠絲杆的兩端通過固定板分別設置在左三角牆板和右三角牆板之間,所述剪刀座上設有剪刀和鉤刀,還包括與剪刀座連接設置的第一傳動機構,與剪刀連接的第二傳動機構,與鉤刀連接的第三傳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實現單獨控制獨立運作,實現高效率作業,降低噪音,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利於長期發展。
文檔編號D04B15/00GK202595423SQ20122019394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2日
發明者孫建國, 陳明, 羅士特, 馬國根 申請人:孫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