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7:07: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
背景技術:
吊燈作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燈具,但現有市場上流通的吊燈的照射範圍不能改變,用戶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改變照射範圍,給使用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還包括筒狀空心外殼,所述筒狀空心外殼的底部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包括有固定部和導向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筒狀空心外殼的底部連接;所述連接塊上設置有環狀外殼;所述導向部上套設有滑動塊,所述導向部與環狀外殼之間形成供滑動塊滑動的滑動空間,所述滑動塊與導向部滑動連接;所述滑動塊的底部設置有光源。
其中,所述滑動塊的底部還套設有用於與光源配合的反射外殼,所述反射外殼上設置有反射弧面,所述光源設置於反射外殼內。
其中,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第一環槽,所述環狀外殼上設置有用於與第一環槽配合的第一環形凸條,所述第一環形凸條卡接於第一環槽。
其中,環狀外殼內設置有第二環槽,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用於與第二環槽配合的第二環形凸條,所述第二環形凸條卡接於第二環槽。
其中,所述滑動塊上設置有用於與環狀外殼配合的橡膠圈。
其中,所述環狀外殼的底部設置有用於限制滑動塊最大滑動範圍的抵接部。
其中,所述連接塊上設置有貫穿連接塊的導線通孔。
其中,所述筒狀空心外殼的頂部設置有封裝蓋,所述封裝蓋上設置有便於走線的穿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通過固定部與筒狀空心外殼配合使得連接塊與筒狀空心外殼連接;所述導向部與環狀外殼之間形成為滑動塊提供滑動的滑動空間;所述滑動塊可以沿著導向部滑動,通過上下調整滑動塊進而調整光源的上下滑動,進而獲得不同的照明效果和照射範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的結構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中滑動塊的活動狀態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圖2中A處放大圖。
在圖1至圖4中的附圖標記包括:
1—吊繩 2—筒狀空心外殼 3—連接塊
4—固定部 5—導向部 6—環狀外殼
7—滑動塊 8—滑動空間 9—光源
10—反射外殼 11—反射弧面 12—第一環槽
13—第一環形凸條 14—第二環槽 15—第二環形凸條
16—橡膠圈 17—抵接部 18—導線通孔
19—封裝蓋 20—穿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結合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包括吊繩1,還包括筒狀空心外殼2,所述筒狀空心外殼2的底部安裝有連接塊3,所述連接塊3包括有固定部4和導向部5,所述固定部4與所述筒狀空心外殼2的底部連接;所述連接塊3上設置有環狀外殼6;所述導向部5上套設有滑動塊7,所述導向部5與環狀外殼6之間形成供滑動塊7滑動的滑動空間8,所述滑動塊7與導向部5滑動連接;所述滑動塊7的底部設置有光源9。具體地,通過吊繩1將吊燈安裝在天花板上;通過固定部4與筒狀空心外殼2配合使得連接塊3與筒狀空心外殼2連接;所述導向部5與環狀外殼6之間形成為滑動塊7提供滑動的滑動空間8;所述滑動塊7可以沿著導向部5滑動,通過上下調整滑動塊7進而調整光源9的上下滑動,進而獲得不同的照明效果和照射範圍。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滑動塊7的底部還套設有用於與光源9配合的反射外殼10,所述反射外殼10上設置有反射弧面11,所述光源9設置於反射外殼10內。具體地,所述反射外殼10上的反射弧面11可以對光源9發出的光進行漫反射,使得光源9發出的光線均勻。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固定部4上設置有第一環槽12,所述環狀外殼6上設置有用於與第一環槽12配合的第一環形凸條13,所述第一環形凸條13卡接於第一環槽12。具體地,通過第一環形凸條13與第一環槽12的配合使得環狀外殼6固定在連接塊3的固定部4上,其固定效果好。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環狀外殼6內設置有第二環槽14,所述固定部4上設置有用於與第二環槽14配合的第二環形凸條15,所述第二環形凸條15卡接於第二環槽14。具體地,通過第二環形凸條15與第二環槽14的配合使得環狀外殼6固定在連接塊3的固定部4上,進一步地提高環狀外殼6與固定部4的固定效果。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滑動塊7上設置有用於與環狀外殼6配合的橡膠圈16。具體地,當需要將滑動塊7停止滑動時,停止拉動滑動塊7,利用橡膠圈16與環狀外殼6之間摩擦,使得滑動塊7停止滑動,滑動塊7處於靜止。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環狀外殼6的底部設置有用於限制滑動塊7最大滑動範圍的抵接部17。具體地,滑動塊7被拉動向下滑動,當滑動塊7與抵接部17抵接時,所述抵接部17頂住滑動塊7,使得滑動塊7不能繼續下滑,從而限定滑動塊7的最大滑動範圍。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連接塊3上設置有貫穿連接塊3的導線通孔18。具體地,所述導線通孔18方便電線走線與光源9連接。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筒狀吊燈,所述筒狀空心外殼2的頂部設置有封裝蓋19,所述封裝蓋19上設置有便於走線的穿線孔20。具體地,所述穿線孔20便於電線走線,便於電線從吊燈的頂部進入到吊燈內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是指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