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及其生產方法
2023-05-20 16:40:41 1
專利名稱: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及其生產方法,可替代天然木材廣泛應用於建築、礦山、裝飾、裝修、工藝品等領域。
背景技術:
天然的木材資源貧乏,成本高,並且存在容易腐朽、有癤疤影響加工和美觀、開裂、不易彎曲、體積受限、受氣候條件和環境影響大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及其生產方法,以解決天然木材資源貧乏,成本高,並且存在容易腐朽、有癤疤影響加工和美觀、開裂、不易彎曲、體積受限、受氣候條件和環境影響大等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合成木材原料包括竹絲、草粉和/或木粉、植物纖維和黏合劑均勻的混合體,其中竹絲、草粉和/或木粉、植物纖維重量份數比為20~40∶30~50∶10~50,黏合劑適量,在所述的均勻混合體內分散有適量的竹絲。
所述的竹絲的斷面面積為0.05mm2~3mm2,由竹子加工而成。
所述的黏合劑採用環保型不飽和樹脂。
所述的木粉由各種廢舊木料或散碎樹枝加工粉碎而成;所述的植物纖維由稻草或麻類、秸稈碾壓成絨狀纖維而成;將所述的草纖維與木粉按照所述的比例混合併加入黏合劑,攪拌成泥狀,裝入預製好的模具中,在裝填過程中均勻放入竹絲,而後進行機械擠壓密實,待其完全固化後拆模,即得到合成木材產品。
在製成的絨狀纖維、木粉、草粉上噴灑防火液劑。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材料容易得到,成本底;製作方法簡單;與天然木材的結構組成相似,物理性能(抗壓、抗拆、抗彎)和化學性能(防腐、防水、防蟲蛀)優於天然木材,不易腐朽;無癤疤、開裂等天然木材的自然缺陷;加工方法與天然木材相同,可鋸、刨、釘、鑽、剔鑿、雕塑、雕刻、打磨、油飾、粘接等,並可加工成任何形狀的木器製品,如彎曲形狀,而受力性能不減;可製作天然木材無法達到的超大體積木料,節約資金;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廢棄材料,大量節約國家森林資源,保護林木,利於環保;應用範圍廣泛,如建築、礦山、裝飾、裝修、工藝品等領域;可適用於各種氣候條件和環境;可根據使用要求製作成不同材質的產品。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發明彎曲形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和圖2,從本發明的成品木材的截面可看出其結構在由木粉、草纖維和黏合劑的混合體2內均勻分布有竹絲1。該竹絲1的斷面面積為0.05mm2~3mm2,由竹子加工而成,起加強筋的作用(類似混凝土中的鋼筋)。混合體2的截面形狀根據具體的使用要求決定,採用模具成型。從圖2看出,本發明的合成木材在成型為彎曲形狀時,竹絲1可以隨著彎曲,克服了天然木材在彎曲處為橫茬容易斷裂的缺點。
所述的竹絲、草粉和木粉、植物纖維重量份數比為20~40∶30~50∶10~50,黏合劑適量,以混合為柔軟並可成型的泥狀為準。在所述的均勻混合體內分散有適量的竹絲。
所述的黏合劑可採用環保型不飽和樹脂。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是所述的木粉由各種廢舊木料或散碎樹枝加工粉碎而成;所述的植物纖維由稻草或麻類、秸稈碾壓成絨狀纖維而成;將所述的草纖維與木粉按照所述的比例混合併加入黏合劑,攪拌成泥狀,裝入預製好的模具中,在裝填過程中均勻放入竹絲,而後進行機械擠壓密實,待其完全固化後拆模,即得到合成木材產品。
在製成的絨狀纖維、木粉、草粉上噴灑防火液劑,增強阻燃性能。
本發明的人工木材按照用途可分為結構用材、裝修用材和雕刻用材三類,以下給出三種不同用途的材料組分的實施例,生產方法如上所述。
1、結構用材的實施例結構用材主要用於結構支撐,一般分為抗壓構件和抗彎構件。起受力形式主要是抗壓、抗彎和抗剪。
原料竹絲截面0.5×0.5mm2~1.5×1.5mm2,重量份數為竹絲35∶木粉40∶草粉12∶稻草纖維13。黏合劑(給出具體名稱)約10份。
2、裝修用材實施例裝修用材一般為板枋材,主要作為裝修框料、板材和裝飾線條使用。
原料竹絲截面0.3×0.3mm2~1×1mm2,重量份數為竹絲25∶木粉40∶草粉12∶秸稈纖維15。黏合劑(給出具體名稱)約10份。
3、雕刻用材實施例一般要求材質細膩密實,竹絲細且用量較少,木粉草粉細度加大,一般過120~200目篩,植物纖維也比上述兩種用途要細一些。
原料竹絲截面0.3×0.3mm2~1×1mm2,重量份數為竹絲6∶木粉50∶草粉35∶秸稈植物纖維45。黏合劑(給出具體名稱)約15份。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其特徵在於該合成木材原料包括竹絲、草粉和木粉、植物纖維和黏合劑均勻的混合體,其中竹絲、草粉和木粉、植物纖維重量份數比為20~40∶30~50∶10~50,黏合劑適量,在所述的均勻混合體內分散有適量的竹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合成木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竹絲的斷面面積為0.05mm2~3mm2,由竹子加工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合成木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黏合劑採用環保型不飽和樹脂。
4.一種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人工合成木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木粉由各種廢舊木料或散碎樹枝加工粉碎而成;所述的植物纖維由稻草或麻類、秸稈碾壓成絨狀纖維而成;將所述的草纖維與木粉按照所述的比例混合併加入黏合劑,攪拌成泥狀,裝入預製好的模具中,在裝填過程中均勻放入竹絲,而後進行機械擠壓密實,待其完全固化後拆模,即得到合成木材產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合成木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製成的絨狀纖維上噴灑防火液劑。
全文摘要
一種人工合成木材及其生產方法,該合成木材原料包括竹絲、木粉、植物纖維和黏合劑均勻的混合體,其中木粉、植物纖維和黏合劑的重量份數為10~20∶5~10∶5~10,均勻混合體內分散有適量的竹絲。生產方法為所述的木粉由各種廢舊木料或散碎樹枝加工粉碎而成;所述的植物纖維由稻草或麻類、秸稈碾壓成絨狀纖維而成;將所述的草纖維與木粉按照所述的比例混合併加入黏合劑,攪拌成泥狀,裝入預製好的模具中,在裝填過程中均勻放入竹絲,而後進行機械擠壓密實,待其完全固化後拆模即得到合成木材產品。具有成本低,不容易腐朽,沒有癤疤,不影響加工和美觀,不易開裂和彎曲,體積可以作得很大,不受氣候條件和環境影響等優點。
文檔編號C08J3/00GK1718394SQ20051008507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0日
發明者董麗娜, 董瑞華 申請人:董麗娜, 董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