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進式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5:54:31
專利名稱:互進式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設施,特別是涉及一種互進式立交橋。
背景技術:
目前,公路及道路的修建中,對交叉路口的設計,一般採用修建立交橋來解決車輛行駛互不影響的問題,即相互交叉的直行路的通行問題採用路面上下垂直交叉來解決,左右轉彎問題則採用在路面之間另外設置專用轉彎車道或在車道之間設置高架轉彎車道來解決。但是,後者雖然能夠解決轉彎車輛的通行問題,卻會佔用路面外的土地並增加大量的建設成本。既使不考慮成本問題,也常常會因為交叉路口處的特殊地理環境和特殊建築物等原因而無法設計建設轉彎專用車道。因此,現有立交橋突出存在成本高、佔地多、結構複雜、設計施工難度大、限制多的缺陷。鑑於此種情況,本人設計了用一座新型立交橋來替代現有立交橋解決在交叉路段不同方向行駛車輛相互影響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佔地少、造價低的互進式立交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的高架橋由並列的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組成,每個子橋又包括始端引橋、主橋、末端引橋三部分。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均長於另一子橋的始端引橋,形成兩子橋錯開排列的布局。每個子橋位於相交叉道路上方部分為主橋,主橋下設主橋洞。兩子橋的主橋洞相複合,供相交叉道路上的直行車輛通過;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延長部分下設引橋洞,供相交叉道路上的轉彎車輛通過。
以上設計,既適用於執行「靠右行駛」交通規則的地區,也適用於執行「靠左行駛」交通規則的地區。只是上行子橋與下行子橋錯開排列的上下關係不同。
如此設計,只需將高架橋設置於十字交叉路口其中一方向的車道上就能成為一座互進式立交橋。以執行「靠右行駛」交通規則的地區為例,將此高架橋設置在十字路口的南北方向上,則南北向的上下行車可在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的直行車道通行,東西向直行車在高架橋的主橋洞下通行,來自東西方向的左轉彎車可通過一個子橋被延長的末端引橋下的引橋洞駛上另一子橋的始端引橋,完成左轉。來自高架橋上下行車道的左轉彎車可利用下橋後的其它左轉彎車道進行轉彎。所有右轉彎車可利用橋下輔路直接右轉,無需等待信號燈的變換。
如此設計可以實現所有直行、右轉和橋向左轉功能都與普通全功能立交橋一樣。無需佔用路面外土地專門建設左轉彎車道就能具備直行線立交和高架橋方向的左轉功能。
作為優化,上、下行子橋至少為兩車道。如此設計,可為左轉彎車和橋上直行車提供較寬的並行路面。
作為優化,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為一體式或分體式。如此設計,便於根據具體環境靈活建造。
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設計特點為並排建造兩座子橋,相互交錯布局。雖然是建造兩座子橋,但由於兩座子橋是並排修建,其實質是在修建一座跨越道路的兩車道以上寬度的主體橋梁基礎上,分別建造兩子橋的引橋,其中末端引橋長於始端引橋,並在末端引橋下設引橋洞,使來自交叉道路的左轉彎車可通過引橋洞駛上另一子橋,完成左轉。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無需佔用路面外土地,具有結構簡單、佔地少、造價低、建設方便、不增加現有橋梁建造技術難度,而且工期也可以大大減少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使用狀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為,1-上行子橋;2-下行子橋;3-輔路;4-隔離帶;5-主路出入口;31-主橋洞;32-上行子橋引橋洞;33-下行子橋引橋洞。
圖3中,粗黑線示橋梁邊界;細黑線示輔路邊界;粗、細並行黑線示主路邊界;雙實線為道路中心分道線;虛線為車輛行駛分道線;圖中實線箭頭所示為各車道車輛行駛方向;其中虛線箭頭為車輛在立交橋下行駛的路線和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高架橋由並列的一體式兩車道上行子橋1和兩車道下行子橋2組成,上行子橋1與下行子橋2前後錯開,上行子橋1的末端引橋長於下行子橋2始端引橋,下行子橋2的末端引橋突出於上行子橋1始端引橋;在兩個被延長的末端引橋下所設的引橋洞32、33為左右向的左轉彎車道,兩個子橋並列的主橋洞31為左右向的直行車道。
本實用新型互進式立交橋使用狀態示意圖是以機動車靠右行駛的規定,立交橋為雙向四車道帶輔路跨越雙向六車道帶輔路為例繪製。車輛從任意方向駛來,無論直行、左轉、右轉,基本上相互之間不受影響,立交橋方向車輛左轉彎時,可上橋直行,待過橋後在稍遠處掉頭再右轉,達到其左轉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互進式立交橋,其特徵在於,其高架橋由並列的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組成,每個子橋又包括始端引橋、主橋、末端引橋三部分,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均長於另一子橋的始端引橋,主橋下設主橋洞,兩子橋的主橋洞相複合,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延長部分下設引橋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互進式立交橋,其特徵在於,上、下行子橋至少為兩車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進式立交橋,其特徵在於,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為一體式或分體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互進式立交橋,其高架橋由並列的上行子橋和下行子橋組成,每個子橋又包括始端引橋、主橋、末端引橋三部分;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均長於另一子橋的始端引橋。每個子橋位於相交叉道路上方部分為主橋,主橋下設主橋洞。兩子橋的主橋洞相複合,供相交叉道路上的直行車輛通過;每個子橋的末端引橋延長部分下設引橋洞,供相交叉道路上的轉彎車輛通過。
文檔編號E01C1/04GK2801865SQ20052001910
公開日2006年8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6日
發明者範懷陽 申請人:範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