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封閉層施工材料運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1:40:56

本發明涉及用於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封閉層的施工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封閉層施工材料運輸結構。
背景技術:
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作為高鐵主要軌道結構之一,依據其結構要求,先施工高精度道床板軌道結構,後施工道床板之間和其兩側混凝土封閉層,中間封閉層寬1.6米,兩側封閉層寬1.1~1.8米不等,即上下行連續的無砟軌道施工完成後,沿線路封閉層施工的混凝土等材料運輸通道隔斷,造成封閉層施工運輸通道狹窄,運輸距離較遠,同時確保封閉層施工過程中高精度無砟道床完好、無出現破損現象,在工期緊情況下,封閉層施工混凝土等材料運輸較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封閉層施工材料運輸結構,本發明的無砟軌道封閉層施工材料運輸結構簡便快捷,成本低。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crtsⅰ型雙塊式無砟軌道封閉層施工材料運輸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待造軌道以及運輸裝置,所述的待造軌道包括兩條平行設置的雙塊式無砟軌道以及設置在兩條所述雙塊式無砟軌道之間的中間封閉層區域,所述的運輸裝置包括載物平臺、行走裝置以及動力裝置;
所述的載物平臺上設置有用於裝在混凝土的載物箱,所述載物箱的下料口始終位於所述中間封閉層區域上方;所述行走裝置包括兩排對稱設置的輪組,單排所述輪組始終位於所述雙塊式無砟軌道的兩條平行鋼軌之間的無砟道床區域內;所述動力裝置與所述行走裝置連接並驅動所述行走裝置動作。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兩排對稱設置的所述輪組的相對輪距為4100mm~5100m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載物箱為垂直截面為v型的鬥型箱,且所述載物箱的寬度等於所述載物平臺的寬度,所述載物箱的所述載物箱的最大載物量小於等於4.5立方。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下料口設置於所述載物箱的箱體底部,所述載物箱的箱體部露出所述載物平臺的下表面,且所述下料口垂直於載物平臺的上表面。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小料口的中點在所述中間封閉層區域的投影點至所述中間封閉層區域中線的距離始終小於等於150m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行走輪、連接轉軸、傳動梁以及變速箱,所述變速箱與所述動力裝置連接,相對的所述行走輪通過連接轉軸連接,前後兩個連接轉軸之間通過傳動梁進行傳動,所述變速箱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所述連接轉軸連接並驅動該所述連接轉軸轉動,前後兩個所述連接轉軸的軸心線距離為4100mm~4300m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載物平臺的一端設置所述載物箱,另一端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管始終位於所述中間封閉層區域內。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載物平臺上還設置有混凝土泵,所述的載物箱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混凝土泵連接的連接管,所述的混凝土泵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用於對設置於所述雙塊式無砟軌道外側的外側封閉層區域進行混凝土輸送的出料長臂,所述出料長臂的最大伸展距離大於5500m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該結構中所述運輸裝置在工作時至少執行以下步驟,
起吊,將所述運輸裝置通過吊車直接放置在所述待造軌道上,且調整所述輪組位於無砟道床區域內,調整所述載物箱的所述下料口位於所述中間封閉層區域上方;
裝載,對所述載物箱進行混凝土填裝。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載物箱的側壁上設置有震動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擁有結構簡單,實施方便,成本低且能有效保護高精度無砟道床的表面不受損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雙塊式無砟軌道;2-中間封閉層區域;3-載物平臺;4-行走裝置;5-動力裝置;6-平行鋼軌;7-無砟道床區域;8-載物箱;9-下料口;4-1-行走輪;4-2-連接轉軸;4-3-傳動梁;4-4-變速箱;10-水箱;11-混凝土泵;12-連接管;13-出料長臂;14-震動裝置;15-外側封閉層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包括待造軌道以及運輸裝置,待造軌道包括兩條平行設置的雙塊式無砟軌道1以及設置在兩條雙塊式無砟軌道1之間的中間封閉層區域2,運輸裝置包括載物平臺3、行走裝置4以及動力裝置5;載物平臺3上設置有用於裝在混凝土的載物箱8,載物箱8的下料口9始終位於中間封閉層區域2上方;行走裝置4包括兩排對稱設置的輪組,單排輪組始終位於雙塊式無砟軌道1的兩條平行鋼軌6之間的無砟道床區域7內;動力裝置5與行走裝置4連接並驅動行走裝置4動作,既是為行走裝置4提供動力。本實施例可以克服軌道施工的時候可以用來作為運輸混凝土的平地面積太小,導致運輸困難的問題,本實施例巧妙的利用了兩條軌道本身的無砟道床區域7的平地作為一個輪組的移動區域,將運輸混凝土的總重要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分攤到了兩邊的無砟道床區域7上,有效的減小了無砟道床區域7的壓力,從而減小了損壞率,也提升了一次混凝土的裝載量,同時也提升了運輸距離,本實施例的運輸裝置一次可以移動2.5~5公裡距離。
兩排對稱設置的輪組的相對輪距為4100mm~5100mm。載物箱8為垂直截面為v型的鬥型箱,且載物箱8的寬度等於載物平臺3的寬度,載物箱8的載物箱8的最大載物量小於等於4.5立方。下料口9設置於載物箱8的箱體底部,載物箱8的箱體部露出載物平臺3的下表面,且下料口9垂直於載物平臺3的上表面。小料口的中點在中間封閉層區域2的投影點至中間封閉層區域2中線的距離始終小於等於150mm。
行走裝置4包括行走輪4-1、連接轉軸4-2、傳動梁4-3以及變速箱4-4,變速箱4-4與動力裝置5連接,動力裝置5為汽車發動機,優選為柴油發動機,相對的行走輪4-1通過連接轉軸4-2連接進行同步轉動,前後兩個連接轉軸4-2之間通過傳動梁4-3進行傳動,變速箱4-4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連接轉軸4-2連接並驅動該連接轉軸4-2轉動,前後兩個連接轉軸4-2的軸心線距離為4100mm~4300mm,位於載物平臺3同側的前後兩個行走輪4-1共同構成輪組。
該結構中運輸裝置在工作時至少執行以下步驟,
裝配,根據實際情況將部件在現場進行裝配,並且調整尺寸至本實施例的各個尺寸要求範圍內;
起吊,將運輸裝置通過吊車直接放置在待造軌道上,且調整輪組位於無砟道床區域7內,調整載物箱8的下料口9位於中間封閉層區域2上方;
裝載,對載物箱8進行混凝土填裝;
輸送,將混凝土輸送至需要施工位置後,打開下料口9進行卸料;
反覆,反覆操作裝載-輸送步驟直至中間封閉層區域2和/或外側封閉層區域15施工完成。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包括待造軌道以及運輸裝置,待造軌道包括兩條平行設置的雙塊式無砟軌道1以及設置在兩條雙塊式無砟軌道1之間的中間封閉層區域2,運輸裝置包括載物平臺3、行走裝置4以及動力裝置5;載物平臺3上設置有用於裝在混凝土的載物箱8,載物箱8的下料口9始終位於中間封閉層區域2上方;行走裝置4包括兩排對稱設置的輪組,單排輪組始終位於雙塊式無砟軌道1的兩條平行鋼軌6之間的無砟道床區域7內;動力裝置5與行走裝置4連接並驅動行走裝置4動作,既是為行走裝置4提供動力。本實施例可以克服軌道施工的時候可以用來作為運輸混凝土的平地面積太小,導致運輸困難的問題,本實施例巧妙的利用了兩條軌道本身的無砟道床區域7的平地作為一個輪組的移動區域,將運輸混凝土的總重要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分攤到了兩邊的無砟道床區域7上,有效的減小了無砟道床區域7的壓力,從而減小了損壞率,也提升了一次混凝土的裝載量,同時也提升了運輸距離,本實施例的運輸裝置一次可以移動2.5~5公裡距離。
兩排對稱設置的輪組的相對輪距為4100mm~5100mm。載物箱8為垂直截面為v型的鬥型箱,且載物箱8的寬度等於載物平臺3的寬度,載物箱8的載物箱8的最大載物量小於等於4.5立方。載物箱8的側壁上設置有震動裝置14,震動裝置14為震動電機或者偏性輪震動機構,安裝位置具體為底部側壁的外側壁上,設置震動裝置14的目的是為了在裝載混凝土的時候將混凝土在載物箱8內進行平整的調整,使得兩邊的輪組受力均勻,這樣有助於進一步保護無砟道床區域7的平面。下料口9設置於載物箱8的箱體底部,載物箱8的箱體部露出載物平臺3的下表面,且下料口9垂直於載物平臺3的上表面。小料口的中點在中間封閉層區域2的投影點至中間封閉層區域2中線的距離始終小於等於150mm。
行走裝置4包括行走輪4-1、連接轉軸4-2、傳動梁4-3以及變速箱4-4,變速箱4-4與動力裝置5連接,動力裝置5為汽車發動機,優選為柴油發動機,相對的行走輪4-1通過連接轉軸4-2連接進行同步轉動,前後兩個連接轉軸4-2之間通過傳動梁4-3進行傳動,變速箱4-4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連接轉軸4-2連接並驅動該連接轉軸4-2轉動,前後兩個連接轉軸4-2的軸心線距離為4100mm~4300mm,位於載物平臺3同側的前後兩個行走輪4-1共同構成輪組。
載物平臺3的一端設置載物箱8,另一端設置有水箱10,水箱10的出水管始終位於中間封閉層區域2內。載物平臺3上還設置有混凝土泵11,載物箱8的一側設置有與混凝土泵11連接的連接管12,混凝土泵11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用於對設置於雙塊式無砟軌道1外側的外側封閉層區域15進行混凝土輸送的出料長臂13,出料長臂13的最大伸展距離大於5500mm,crtsⅰ型的雙塊式無砟軌道1的標準寬度為2950mm,而兩條雙塊式無砟軌道1之間的中心距為5000mm,以此計算出出料長臂13的最大伸展距離只需要大於5000mm即可,但是將最低距離提升至5500mm的時候,出料長臂13就可以在。
該結構中運輸裝置在工作時至少執行以下步驟,
裝配,根據實際情況將部件在現場進行裝配,並且調整尺寸至本實施例的各個尺寸要求範圍內;
起吊,將運輸裝置通過吊車直接放置在待造軌道上,且調整輪組位於無砟道床區域7內,調整載物箱8的下料口9位於中間封閉層區域2上方;
裝載,對載物箱8進行混凝土填裝,並通過震動裝置14進行水平表面的均勻平整;
輸送,將混凝土輸送至需要施工位置後,打開下料口9進行卸料;
反覆,反覆操作裝載-輸送步驟直至中間封閉層區域2和/或外側封閉層區域15施工完成。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