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塊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1:56:01 2
專利名稱:磨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塊。
背景技術:
常見的磨塊,如附圖l-附圖2所示,包括夾持頭l、連接螺栓2、墊片 3和刀頭4,連接螺栓2和刀頭4製作為一體,連接螺栓2的一端進入到刀 頭4內,以增加連接螺栓2和刀頭4的連接強度,裝配時,連接螺栓的另一 端穿過墊片3後,固定在夾持頭l中。墊片4一般釆用石棉墊或橡膠墊,墊 片3不能太軟,否則會導致刀頭4出現鬆動,該墊片3主要起到增強夾持頭 l和刀頭4的連接強度的作用。該種磨塊在實際磨切過程中,因連接螺栓2 的存在,當刀頭4磨損到連接螺栓2的端部時,就不能再使用了,否則會磨 花或磨壞被磨切的物體,此時,就只能更換刀頭,而刀頭仍有部分未能使用 完畢,其導致了整個磨塊的使用壽命縮短,從而增大了磨塊的用量,加大了 對環境的汙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製作成本低、使用壽命 長、有利於環保的磨塊,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磨塊,包括夾持頭和刀頭,其特徵是夾持頭和刀頭 之間設置有彈性層。
所述彈性層和夾持頭之間設置有第一粘膠層,彈性層和刀頭之間設置有 第二粘膠層。
所述夾持頭、刀頭和彈性層分別呈弧形。
所述彈性層的厚度為0.5~30mm。
本實用新型在原磨塊的基礎上,去掉了連接螺栓,避免了刀頭與螺栓連 接部分的浪費,既減少了加工工序和裝配時間,降低了製作成本,又減輕了 磨塊重量,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
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層將在磨切過程中提供較好的彈性,使得磨塊能順 利的磨切被加工物體;夾持頭、刀頭和彈性層分別呈弧形的結構使得刀頭與被加工物體的接觸為線面接觸,可以有效防止刀頭在工作出現碰撞被加工物 體,造成被加工物體和刀頭的損害,提高了安全性,並儘可能的用盡刀頭, 提高磨塊的使用率,減少磨塊用量,有利環保。
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層的厚度可以根據不同被加工件而進行調整,具有 較大的適應性。
圖1為現有技術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3-圖4,本磨塊,包括夾持頭1和刀頭4,夾持頭1和刀頭4之 間設置有彈性層13,彈性層和夾持頭1之間設置有第一粘膠層5,彈性層 13和刀頭4之間設置有第二粘膠層6。夾持頭l、刀頭4和彈性層13分別 呈弧形。彈性層的厚度為0.5 30mm。
權利要求1.一種磨塊,包括夾持頭(1)和刀頭(4),其特徵是夾持頭和刀頭之間設置有彈性層(1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塊,其特徵是所述彈性層(13 )和夾持頭(1) 之間設置有第一粘膠層(5 ),彈性層和刀頭(4 )之間設置有第二粘膠層(6 )。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塊,其特徵是所述夾持頭(1 )、刀頭(4 ) 和彈性層(13)分別呈弧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塊,其特徵是所述彈性層(13)的厚度為 0.5 30mm。
專利摘要一種磨塊,包括夾持頭和刀頭,夾持頭和刀頭之間設置有彈性層。彈性層和夾持頭之間設置有第一粘膠層,彈性層和刀頭之間設置有第二粘膠層。夾持頭、刀頭和彈性層分別呈弧形。本實用新型在原磨塊的基礎上,去掉了連接螺栓,避免了刀頭與螺栓連接部分的浪費,既減少了加工工序和裝配時間,降低了製作成本,又減輕了磨塊重量,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彈性層將在磨切過程中提供較好的彈性,使得磨塊能順利的磨切被加工物體;其還具有利於環保的特點。
文檔編號B24D7/08GK201399730SQ20092005701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6日
發明者尹育航, 王勇輝, 陶洪亮 申請人: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