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5:46:51
專利名稱: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應用於自動化鏈式履帶輸送機械行業中,在鏈式履帶輸送動力頭牽引過程中,使用的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屬於一種鏈板輸送動力牽引頭的鏈板回程不下垂裝置的技術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自動化鏈式履帶輸送機械行業中所使用的鏈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其輸送線的鏈帶在回程時會出現下垂現象,由此而影響輸送線運行的質量,以至輸送線在運行時會產生故障,並增大了輸送線在運行時的不穩定性。雖然專利號為200920060719. 9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通過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主動鏈輪側下方安裝有月牙形滑動導向裝置來起到動力牽引頭主動鏈輪松邊回程時,防止鏈式履帶下垂的技術方案,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上述技術方案仍然出現月牙形滑板滑動不良導致鏈帶和主動鏈輪互相 咬死損壞、鏈式履帶輸送副受到強力張緊蹦斷反彈蹦出傷人等諸多故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精良,性能卓越,方便實用的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的主動鏈輪側下方對應安裝有耐磨的彈性橡膠滾輪,鏈式履帶輸送副穿過主動鏈輪和彈性橡膠滾輪間的間隙後繞過主動鏈輪,同時,輸送鏈帶松邊回程時即將下垂的部位通過彈性橡膠滾輪的滾壓及主動鏈輪一側的導向裝置的引導導入鏈式履帶輸送副中,導向裝置的外形與主動鏈輪的外形相匹配,通過上述主動鏈輪和彈性橡膠滾輪的擠壓,使得輸送鏈帶松邊回程時的節距緊縮,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的松邊部位騰出了空間,得以容納輸送鏈帶松邊長度過剩的鏈帶,起到松邊回程時,長度過剩的鏈帶不下垂的作用。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整體採用彈性浮動設計、對應主動鏈輪的多邊形設計。所述的輸送鏈帶在節距方向,必須具備可被壓縮的鏈節間隙,以致在松邊回程時,可以被壓縮的鏈節間隙逐一累積,騰出相當的空間,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在松邊部位長度過剩的鏈帶,容納在這個騰出的空間中。所述的主動鏈輪與彈性橡膠滾輪成相切關係,兩相切圓心連線在切點的法線方向與松邊鏈帶回程的軌跡一致。所述的主動鏈輪與彈性橡膠滾輪的中心距可以根據使用的要求調節至最佳的尺寸。所述的主動鏈輪裝配在鏈輪主軸上,動力通過聯軸器傳遞扭力至該鏈輪主軸。所述的主動鏈輪有多個間隔並排安裝。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通過軸承裝配在滾輪主軸上。[0012]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有多個並排安裝,且兩兩彈性橡膠滾輪間通過隔套隔開。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具有以下優點I、將滑動摩擦工作狀態變成了滾動摩擦工作狀態,同時彈性橡膠滾輪內置滾動軸承,使用了滾動軸承後,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2、杜絕了專利號為200920060719. 9的實用新型專利在實際使用中出現的月牙形導向滑板內鏈帶受到的擠迫壓力,鏈帶和主動鏈輪互相咬死損壞的現象,減少了鏈式履帶輸送副運行時鏈帶咬合時所產生的磨損和噪音。3、防止了鏈式履帶輸送副受到強力張緊蹦斷反彈蹦出傷人等諸多故障,提高了鏈式履帶輸送副可靠運行穩定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和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的主動鏈輪4側下方對應安裝有耐磨的彈性橡膠滾輪8,鏈式履帶輸送副10穿過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間的間隙後繞過主動鏈輪4,同時,輸送鏈帶6松邊回程時即將下垂的部位(附圖I中的7、9)通過彈性橡膠滾輪8的滾壓及主動鏈輪4 一側的導向裝置3的引導導入鏈式履帶輸送副10中,導向裝置3的外形與主動鏈輪4的外形相匹配,本實施例通過上述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的擠壓,使得輸送鏈帶6松邊回程時的節距緊縮,同時,通過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10來容納輸送鏈帶6松邊長度過剩的鏈帶部位,達到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穩定可靠運行的效果。 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8整體採用彈性浮動設計、對應主動鏈輪4的多邊形設計,目的在於消除鏈式履帶鏈輪的多邊形效應產生的振動。所述的輸送鏈帶6在節距方向,必須具備可被壓縮的鏈節間隙,以致在松邊回程時,可以被壓縮的鏈節間隙逐一累積,騰出相當的空間,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10在松邊部位長度過剩的鏈帶,容納在這個騰出的空間中。所述的主動鏈輪4與彈性橡膠滾輪8成相切關係,兩相切圓心連線在切點的法線方向與松邊鏈帶回程的軌跡一致。所述的主動鏈輪4與彈性橡膠滾輪8的中心距可以根據使用的要求調節至最佳的尺寸。所述的主動鏈輪4與彈性橡膠滾輪8的相切的法向松邊回程鏈帶的軌跡受到導向裝置3的引導,使得回程鏈帶的軌跡依次沿附圖I中的9、10和11前進。所述的主動鏈輪4為兩個間隔並排地裝配在一根鏈輪主軸5上,動力通過聯軸器13傳遞扭力至該根鏈輪主軸5。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8為兩個並排地裝配在一根滾輪主軸2上,且該兩個彈性橡膠滾輪8間通過一隔套14隔開,同時上述的每個彈性橡膠滾輪8都必須配備有軸承15,其目的是令彈性橡膠滾輪8穩定可靠運行。另外,當出現載荷較大情況,本實施例所述的主動鏈輪4與彈性橡膠滾輪8可以採用單個獨立的安裝形式。以下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附圖I的I中,鏈式履帶輸送副鏈帶節距為鏈帶額定節距A,採用本技術方案後,在附圖I的11中,鏈式履帶輸送副鏈帶的節距為輸送鏈帶6受到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擠壓後的緊縮節距B,由於鏈式履帶都有鏈節背隙(兩節相連的鏈式履帶之間的銷釘活動間隙),這樣輸送鏈帶6經過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的擠壓後,緊縮節距B必然會小於額定節距A,這樣在鏈式履帶輸送副10的松邊長度空間裡,可以容納過剩長度的松邊鏈帶,從而起到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的功效。總之,本實用新型性能卓越,是一種機械設計改進,通過利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的主動鏈輪4下部的彈性橡膠滾輪8來代替現有技術中的月牙形導向滑板裝置,將滑動摩擦狀態變成了滾動摩擦狀態,杜絕了現有技術中月牙形導向滑板內貼低摩擦係數的材料板潤滑不良時,鏈帶受到的擠迫壓力致使鏈帶和主動鏈輪互相咬死的現象,進而大大地提高了鏈式履帶輸送設備的運行穩定可靠性,值得推廣。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的主動鏈輪(4)側下方對應安裝有彈性橡膠滾輪(8),鏈式履帶輸送副(10)穿過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間的間隙後繞過主動鏈輪(4),同時,輸送鏈帶(6)松邊回程時即將下垂的部位通過彈性橡膠滾輪(8)的滾壓及主動鏈輪(4) 一側的導向裝置(3)的引導導入鏈式履帶輸送副(10)中,導向裝置(3)的外形與主動鏈輪(4)的外形相匹配,通過上述主動鏈輪(4)和彈性橡膠滾輪(8)的擠壓,使得輸送鏈帶(6)在松邊回程時被壓縮節距,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10)的松邊部位騰出了空間,得以容納輸送鏈帶(6)松邊長度過剩的鏈帶,起到松邊回程時,長度過剩的鏈帶不下垂的作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8)整體採用彈性浮動設計、對應主動鏈輪(4)的多邊形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送鏈帶(6)在節距方向,具備可被壓縮的鏈節間隙,在松邊回程時,可以被壓縮的鏈節間隙逐一累積,騰出空間,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10)在松邊部位長度過剩的鏈帶,容納在這個騰出空間中。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鏈輪(4)與彈性橡膠滾輪(8)成相切關係,兩相切圓心連線在切點的法線方向與松邊鏈帶回程的軌跡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8)通過軸承(15)裝配在滾輪主軸(2)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鏈輪(4)裝配在鏈輪主軸(5)上,動力通過聯軸器(13)傳遞扭力至該鏈輪主軸(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鏈輪(4)有多個間隔並排安裝。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橡膠滾輪(8)有多個並排安裝,且兩兩彈性橡膠滾輪(8)間通過隔套(14)隔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輸送帶動力牽引頭松邊滾輪迴程鏈帶不下垂裝置,在鏈式履帶輸送帶動力牽引頭的主動鏈輪側下方對應安裝有耐磨的彈性橡膠滾輪,鏈式履帶輸送副穿過主動鏈輪和彈性橡膠滾輪間的間隙後繞過主動鏈輪,同時,輸送鏈帶松邊回程時即將下垂的部位通過彈性橡膠滾輪的滾壓及主動鏈輪一側的導向裝置的引導導入鏈式履帶輸送副中,導向裝置的外形與主動鏈輪的外形相匹配,通過上述主動鏈輪和彈性橡膠滾輪的擠壓,使得輸送鏈帶松邊回程時的節距緊縮,令上述鏈式履帶輸送副的松邊部位騰出了空間,得以容納輸送鏈帶松邊長度過剩的鏈帶,起到松邊回程時,長度過剩的鏈帶不下垂的作用。
文檔編號B65G21/22GK202542344SQ20122010515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仁瑞, 區永輝, 周平, 柯朝暉, 許宇星 申請人:區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