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6:42:01 4
專利名稱: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
現有的鋁塑複合管用的鉗壓式管件由管件本體11、芯體12、內外牙連接體13組成,一般來說,這三部分均用同一種金屬如黃銅來製成一個整體結構,芯體12中前部設有三段鋸齒形環槽及兩處密封圈槽,管件兩端與管子相接時都用橡膠密封圈進行密封連接。上述結構的不足之處在於當應用在較大規格的管材上時,管件就顯得比較笨重,材料成本高,使用價格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較低、重量較輕的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包括管件本體(21)、芯體(22)、內外牙連接體(23)、本體密封圈(24)、芯體密封圈(25)、不鏽鋼套(26),芯體(22)中前部設有三段鋸齒形環槽及兩條密封圈槽,金屬芯體(22)、金屬內外牙連接體(23)與塑料管件本體(21)採用相嵌結構。所述芯體(22)後端外圓面設有多條環形槽(223),沿周向開有2-5個徑向孔224,芯體(22)後端內孔設有襯塑圓柱面(225),其直徑大於前端內孔面(226)的直徑。在芯體(22)內至少設有一條環形槽(223),其上裝有本體密封圈(24)。所述芯體(22)後端部設有六角形柱體。所述芯體(22)的材料採用銅或不鏽鋼。上述結構同樣適用於二通及多通管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材料成本及使用成本低、密封連接可靠,當應用於較大規格管材上,比傳統的純黃銅管件具有較大推廣性。本技術方案完全適用於二通、三通和多通管件上,也適於化工等場所使用。
圖1是現有一種鋁塑複合管用的鉗壓式管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芯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表示帶六角形柱體的芯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右視圖。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參見
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由管件本體(21)、芯體(22)、內外牙連接體(23)、本體密封圈(24)、芯體密封圈(25)、不鏽鋼套(26)組成。芯體(22)、內外牙連接體(23)採用銅材料製造並嵌入塑料的管件本體(21)中,且嵌合處設有本體密封圈(24)。芯體(22)為空心銅柱體,中前部外圓面上設有三段鋸齒形環槽(221)及兩條密封溝槽(222),密封溝槽(222)上裝有密封圈(25),芯體(22)後端外圓面設有三條環形槽(223)及軸向槽(227),此處外圓面可以是圓柱體,也可以是六角形柱體,沿外圓面周向開有4個徑向孔(224),後端內孔設有襯塑圓柱面(225),其內孔直徑稍大於前端內孔面(226)的直徑。內外牙連接體(23)由空心銅柱體製成,外端設有內牙或外牙管螺紋(231),連接體(23)的內端結構與芯體(22)後端結構相同或類似。
由於設有徑向孔(224)和環形槽(223),使芯體(22)與管件本體(21)的塑料連接可靠。設有本體密封圈(24),可防止芯體(22)同塑料鬆動後仍可保持密封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包括管件本體(21)、芯體(22)、內外牙連接體(23)、本體密封圈(24)、芯體密封圈(25)、不鏽鋼套(26),芯體(22)中前部設有三段鋸齒形環槽及兩條密封圈槽,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芯體(22)、金屬內外牙連接體(23)與塑料管件本體(21)採用相嵌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體(22)後端外圓面設有多條環形槽(223),沿周向開有2-5個徑向孔224,芯體(22)後端內孔設有襯塑圓柱面(225),其直徑大於前端內孔面(226)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其特徵在於在芯體(22)內至少設有一條環形槽(223),其上裝有本體密封圈(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體(22)後端部設有六角形柱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體(22)的材料採用銅或不鏽鋼。
專利摘要一種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的鉗壓式管件,由塑料管件本體、金屬的芯體、內外牙連接體、密封圈、不鏽鋼套組成,管件本體、芯體、內外牙連接體採用塑料金屬相嵌結構,芯體後端設有多條環槽及沿周向開有多個徑向孔,在環槽內裝有密封圈,芯體中前部有三條鋸齒形環槽及二條密封圈槽。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材料及使用成本低、密封連接可靠,更適於較大規格管材上應用。上述結構亦適用於二通及多通管件。
文檔編號F16L47/06GK2526641SQ01200558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2日
發明者鄺建新 申請人:佛山市日豐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