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期洗耳(第1648期洗耳)
2023-05-27 14:03:48
文/ 孫延宜(山東)
「洗耳恭聽」是個「出鏡率」很高的成語之一,是指在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其意思是洗淨耳朵,恭敬(專心)地聽取別人的講話。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時,則又多含有諷刺或詼諧意味。
洗耳恭聽, 顧名思「序」,應是「洗耳」在前,「恭聽」在後,即「洗耳」是為了「恭聽」。殊不知,原來的「洗耳」並不是為了「恭聽」,而是「聽」在前,「洗」在後,即在自己聽了一些所謂的「不乾不淨」的話之後,去用水「洗淨」自己的耳朵,以免受到「汙染」,玷汙了自己的名聲。
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年老的堯帝聽說許由是個隱世的高人,便想把帝位讓給他。於是乎,就派使者到許由隱居的箕山去請他。使者來到箕山,見了許由,開門見山地說了堯帝想把帝位讓給他的事兒。誰知,許由竟說:「我不稀罕什麼帝位,你請回去吧!」而且,使者走後,許由感到使者的話汙染了他清淨的耳朵,立刻跑到山下的穎水邊去掬水洗起耳朵來。
許由的朋友巢父也隱居在這裡,這時正巧牽著一頭牛來給它飲水,便問許由在幹什麼。許由和盤託出了剛才所發生的事兒,並且說:「我聽進了這樣不乾不淨的話,怎麼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聽了冷笑一聲,說:「哼,誰叫你在外面招搖,造成名聲,現在惹出麻煩來了吧,那完全是你自己討來的,還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玷汙了我小牛的嘴!」說著,便牽起小牛徑直向水流的上遊方向走去了。
這個故事傳說就叫做「箕山洗耳」。晉人皇甫謐把它收集在他所撰寫的《高士傳》中, 這也就是「洗耳」一詞的由來。它是當時一些出世之人思想的真實寫照,他們自命清高,不願意摻和世俗之事,所以才在聽後去「洗耳」。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洗耳」,則是準備領教的意思,一般都叫做「洗耳恭聽」——把耳朵洗一洗乾淨,以便恭恭敬敬地聽取有益的話,或欣賞優美的樂曲。這和許由的「洗耳」的含義完全不同了。這或許是千百年來漢語詞語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個小案例吧。
改革開放的今天,是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通信設備更新換代極快,人員交往極其頻繁,信息龐雜,而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又十分有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既要有「洗耳恭聽」的謙恭,又要有聽後「洗耳」的傲骨,二者千萬不可偏廢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