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2:11:31 1
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以圖可在壩後幹區進行橫縫防滲補強灌漿施工,簡化處理方式,確保混凝土壩橫縫的長期安全運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包括壩體內的壩體廊道和橫跨大壩上遊側與下遊側的壩體橫縫,在壩體的上遊側、垂直於壩體橫縫從外向內依次設有止水銅片和PVC止水片,其特徵在於:在止水銅片和PVC止水片之間預埋位於同一高程、且布置於壩體橫縫兩側的灌漿進漿管和灌漿回漿管,所述進漿管和回漿管一端相連通,另一端引至下遊壩體的壩體廊道內。
【專利說明】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是一種水利水電 工程混凝土壩內由於止水失效、或橫縫需加強止水效果時而採用的處理方式。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正在大量修建水利水電工程,而水電工程樞紐擋水建 築物大部分為混凝土擋水壩,為滿足混凝土壩在溫控防裂、施工強度等要求下,壩體必須設 置橫縫,並在橫縫中埋設止水系統防止蓄水後上遊庫水通過橫縫滲入壩體內部。若混凝土 壩遇到基礎不均勻沉降、上遊壩面受拉應力作用、地震等情況,可能導致橫縫間止水失效, 從而引起上遊庫水通過橫縫內滲,對混凝土壩的運行帶來影響。傳統的止水失效處理方式 基本上採用潛水至上遊庫內滲漏處進行防滲補強加固,施工速度較慢、施工難度高。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 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以圖可在壩後幹區進行橫縫防滲補強灌漿施工,簡化處理方式,確保 混凝土壩橫縫的長期安全運行。
[0004]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包 括壩體內的壩體廊道和橫跨大壩上遊側與下遊側的壩體橫縫,在壩體的上遊側、垂直於壩 體橫縫從外向內依次設有止水銅片和PVC止水片,其特徵在於:在止水銅片和PVC止水片之 間預埋位於同一高程、且布置於壩體橫縫兩側的灌漿進漿管和灌漿回漿管,所述進漿管和 回漿管一端相連通,另一端引至下遊壩體的壩體廊道內。
[0005] 所述灌漿進漿管和灌漿回漿管水平布置成U形,沿壩體橫縫在堅向每隔3 - 5m設 置一道。
[000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式通過預埋橫縫灌漿系統,當壩體橫縫止水失效 後,可以在壩後幹區進行橫縫防滲補強灌漿施工。相對於傳統的通過潛水施工在上遊橫縫 貼止水片等處理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灌漿補強方式施工更加快速、簡單,並不受上遊庫水深 度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08] 圖2是本實用新型單個灌區灌漿管的立面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應用於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壩體內 設有壩體廊道1,壩體橫縫2橫跨大壩上遊側與下遊側、並在本例中與壩體廊道1垂直相交 布置(壩體廊道穿過壩體橫縫)。在壩體的上遊側、垂直於壩體橫縫2從外向內依次設有止 水銅片3和PVC止水片4,本例在止水銅片3和PVC止水片4之間預埋灌漿進漿管5和灌漿 回漿管6,所述進漿管和回漿管位於同一高程,在水平方向呈U形,灌漿進漿管5和灌漿回漿 管6分別布置於壩體橫縫2的兩側,進漿管和回漿管一端相連通,另一端引至下遊壩體的壩 體廊道1內。
[0010] 本例為了對壩體橫縫2進行有效的封閉,針對要進行灌漿處理的壩體橫縫,在堅 向每隔3 - 5m設置一對灌漿進漿管5和灌漿回漿管6 (圖2所示)。
[0011] 當壩體滲水量增加,判定為上遊止水失效後,針對滲漏的灌區(壩體橫縫2)進行普 通灌漿或化學灌漿,對失效的橫縫進行封閉。
【權利要求】
1. 一種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包括壩體內的壩體廊道(1)和橫跨 大壩上遊側與下遊側的壩體橫縫(2),在壩體的上遊側、垂直於壩體橫縫(2)從外向內依次 設有止水銅片(3)和PVC止水片(4),其特徵在於:在止水銅片(3)和PVC止水片(4)之間 預埋位於同一高程、且布置於壩體橫縫(2)兩側的灌漿進漿管(5)和灌漿回漿管(6),所述 進漿管和回漿管一端相連通,另一端引至下遊壩體的壩體廊道(1)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壩橫縫止水失效後的灌漿處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灌漿進漿管(5)和灌漿回漿管(6)水平布置成U形,沿壩體橫縫(2)在堅向每隔3 - 5m 設置一道。
【文檔編號】E02B3/16GK203866777SQ201420203551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張偉狄, 祝青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