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20:28:0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醫藥配製品,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不育症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治療上屬於疑難症,也是很難治癒之症。凡婚後夫婦同居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稱原發不孕,如曾生育或流產後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者稱繼發不孕。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多種類型的婦女不孕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的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重量比為鹿角霜10-15份、黃芪10-15份、吳芋10-12份、香附25-30份、當歸10-15份、川芎10-15份、熟地25-30份、白芍10-15份、雲苓10-15份、丹皮10-15份、元胡15-20份、陳皮10-15份、生薑3-5份和甘草8-10份製成。
首先將黃芪用蜜灸、吳芋用酒炒、香附用醋浸炒、當歸用酒浸、川芎、白芍用酒炒、熟地用酒蒸製後,按照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均勻,採用水提取的方法製得水提取液。
也可以將混合後的原料粉碎成細粉,罐裝成每粒重0.4克的膠囊。
水提取液的服用方法為每天400毫升,分早晚兩次服用。月經來潮第一天開始服用,月經停止停藥,下月見月經再服,月經過期未潮,檢查是否受孕。
膠囊的服用方法為每次服5-6粒,每日3次。
本發明的配方中鹿角霜具有補腎生精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益血的功效;吳芋、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香附、陳皮具有理氣疏肝的功效;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丹皮、元胡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雲苓、甘草具有健脾和中的功效。將各原料混合、提取後得到的產品可以調經補血和血,補腎疏肝、理氣,使月經調和,腎氣旺盛,肝氣調達,最終達到受孕的目的。經初步臨床試用證明,本發明的產品對多種類型的不孕症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描述按照鹿角霜10-15g、黃芪10-15g、吳芋10-12g、香附25-30g、當歸10-15g、川芎10-15g、熟地25-30g、白芍10-15g、雲苓10-15g、丹皮10-15g、元胡15-20g、陳皮10-15g、生薑3-5g和甘草8-10g的比例備好原料。首先將黃芪用蜜灸、吳芋用酒炒、香附用醋浸炒、當歸用酒浸、川芎、白芍用酒炒、熟地用酒蒸製後,按照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均勻,採用水提取的方法製得水提取液。
按照鹿角霜15g、黃芪15g、吳芋12g、香附30g、當歸15g、川芎15g、熟地30g、白芍15g、雲苓15g、丹皮15g、元胡20g、陳皮15g、生薑5g和甘草10g的比例備好原料。首先將黃芪用蜜灸、吳芋用酒炒、香附用醋浸炒、當歸用酒浸、川芎、白芍用酒炒、熟地用酒蒸製後,按照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均勻,採用水提取的方法製得水提取液。
按照鹿角霜15g、黃芪15g、吳芋12g、香附30g、當歸15g、川芎15g、熟地30g、白芍15g、雲苓15g、丹皮15g、元胡20g、陳皮15g、生薑5g和甘草10g的比例備好原料。首先將黃芪用蜜灸、吳芋用酒炒、香附用醋浸炒、當歸用酒浸、川芎、白芍用酒炒、熟地用酒蒸製後,按照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均勻,原料粉碎成細粉,罐裝成每粒重0.4克的膠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其特徵是它由重量比為鹿角霜10-15份、黃芪10-15份、吳芋10-12份、香附25-30份、當歸10-15份、川芎10-15份、熟地25-30份、白芍10-15份、雲苓10-15份、丹皮10-15份、元胡15-20份、陳皮10-15份、生薑3-5份和甘草8-10份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治療婦女不育症的中藥,其特徵是它由重量比為鹿角霜10-15份、黃芪10-15份、吳芋10-12份、香附25-30份、當歸10-15份、川芎10-15份、熟地25-30份、白芍10-15份、雲苓10-15份、丹皮10-15份、元胡15-20份、陳皮10-15份、生薑3-5份和甘草8-10份製成。本發明的產品可以調經補血和血,補腎疏肝、理氣,使月經調和,腎氣旺盛,肝氣調達,最終達到受孕的目的。經初步臨床試用證明,本發明的產品對多種類型的不孕症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P15/00GK1895643SQ20061001015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4日
發明者劉錫元 申請人:劉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