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9:49:46 4
固定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定帶,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第一扣件為尼龍搭扣;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第一固定帶上,且第二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這種結構的固定帶可以方便將置管與頭部固定,並且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調整尼龍搭扣的兩部分的連接長度,不會出現過松或過緊的問題,護士可以輕鬆地取戴,不會給患者造成不適,增加患者的舒適程度。
【專利說明】固定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固定帶。
【背景技術】
[0002]血液透析治療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最常見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而血液透析治療首選頸內靜脈置管,即通過在頸靜脈留置雙腔導管,將裸露在外部的頸靜脈置管管道固定在頭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目前尚無專門為頸靜脈置管管道進行固定的醫療用具,大部分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使用一些粗細、寬窄、鬆緊不一的橡皮筋將外部的頸靜脈置管管道固定在頭部,這種固定方式需要先使頸靜脈置管管道貼緊頭部,然後將橡皮筋環繞在頭部周圍,最後將橡皮筋繫緊。然而橡皮筋取戴不方便、鬆緊度會因操作不同造成患者不適,鬆緊度不容易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定帶,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固定帶,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第一扣件為尼龍搭扣;第二固定帶固定在第一固定帶上,且第二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
[0006]進一步地,第一固定帶設置有彈性帶和兩個連接帶;彈性帶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帶的一端連接;第一扣件設置在兩個連接帶的另一端上。第一固定帶的兩端為連接帶,中間部分為彈性帶,連接帶的長度不可變,用於縫製尼龍搭扣,彈性帶具有一定的彈性,長度可以改變,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拉伸彈性帶使第一固定帶的直徑變大,調整第一固定帶的位置,直至患者感到最為舒適為止,不需要反覆調整尼龍搭扣即可以將第一固定帶調整至最舒適的位置,方便快捷、使用方便。
[0007]進一步地,連接帶的寬度為3_4cm。連接帶的寬度控制在3_4cm,既能保證連接帶不會因過窄造成的受力面積較小引起的壓迫,又能保證連接帶不會因為過寬影響頭部的呼吸。
[0008]進一步地,固定帶還設置有支撐帶,支撐帶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帶通過第三扣件連接。將固定帶環繞頭部並固定住置管後,支撐帶的兩端分別固定在連接帶上,支撐帶位於頭部的上方;需要固定的置管較重,固定帶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時,支撐帶被頭部阻擋無法下落,使得與支撐帶連接的連接帶無法下滑,因此支撐帶可以有效防止固定帶滑落;第三扣件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支撐帶和連接帶可拆卸連接,不需要使用支撐帶時,直接將支撐帶7從連接帶5上分離即可,不影響使用;第三扣件可以採用尼龍搭扣,方便調節與頭部接觸的支撐帶的長度。
[0009]進一步地,第二扣件為尼龍搭扣。第二扣件採用尼龍搭扣,可以根據置管的直徑調節第二固定帶形成的圓環的直徑,使置管更加穩固,方便調節。
[00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帶,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第一固定帶用於將第二固定帶固定在人體的頭部,在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第一扣件,第一扣件為尼龍搭扣,可以通過調節尼龍搭扣的兩部分的連接長度,從而控制第一固定帶形成的圓環的大小,直至第一固定帶與頭部相適應,患者感到鬆緊度合適為止,第二固定帶將置管包住,並扣住第二扣件固定置管的位置,使置管不再活動。這種結構的固定帶可以方便將置管與頭部固定,並且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調整尼龍搭扣的兩部分的連接長度,不會出現過松或過緊的問題,護士可以輕鬆地取戴,不會給患者造成不適,增加患者的舒適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固定帶軸測圖;
[0012]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固定帶俯視圖;
[0013]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固定帶展開後從中部彎折示意圖;
[0014]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固定帶軸測圖;
[0015]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固定帶俯視圖;
[0016]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固定帶展開後從中部彎折示意圖;
[0017]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固定帶軸測圖;
[0018]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固定帶俯視圖;
[0019]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固定帶展開後從中部彎折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圖1-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固定帶,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2,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3,第一扣件3為尼龍搭扣,第二固定帶2固定在第一固定帶上,且第二固定帶2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4。
[0022]第一固定帶用於將第二固定帶2固定在人體的頭部,在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第一扣件3,第一扣件3為尼龍搭扣。尼龍搭扣由絨面和鉤面兩部分組成,絨面和鉤面複合起來略加輕壓,就能產生較大的扣合力和撕揭力,絨面和鉤面的背面分別與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貼合固定,可以通過調節尼龍搭扣的兩部分的連接長度,從而控制第一固定帶形成的圓環的大小,直至第一固定帶與頭部相適應,患者感到鬆緊度合適為止,第二固定帶2將置管包住,並扣住第二扣件4固定置管的位置,使置管不再活動。這種結構的固定帶可以方便將置管與頭部固定,並且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調整尼龍搭扣的兩部分的連接長度,不會出現過松或過緊的問題,護士可以輕鬆地取戴,不會給患者造成不適,增加患者的舒適程度。
[0023]實施例2
[0024]圖4-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固定帶,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2,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3,第一扣件3為尼龍搭扣,第二固定帶2固定在第一固定帶上,且第二固定帶2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4 ;第一固定帶設置有彈性帶6和兩個連接帶5,彈性帶6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帶5的一端連接,第一扣件3設置在兩個連接帶5的另一端上,彈性帶6為彈力筋,連接帶5為棉質布條,連接帶5的寬度為3cm,第二扣件4為尼龍搭扣。
[0025]第一固定帶的兩端為連接帶5,中間部分為彈性帶6,連接帶5的長度不可變,用於縫製尼龍搭扣,彈性帶6具有一定的彈性,長度可以改變,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拉伸彈性帶6使第一固定帶的直徑變大,調整第一固定帶的位置,直至患者感到最為舒適為止,不需要反覆調整尼龍搭扣即可以將第一固定帶調整至最舒適的位置,方便快捷、使用方便;彈力筋和鬆緊帶彈性好、簡單實用、成本低,降低固定帶的製作成本;連接帶5為棉質布條,透氣性好、柔軟舒適;連接帶5的寬度控制在3-4cm,既能保證連接帶5不會因過窄造成的受力面積較小引起的壓迫,又能保證連接帶5不會因為過寬影響頭部的呼吸;第二扣件4採用尼龍搭扣,可以根據置管的直徑調節第二固定帶2形成的圓環的直徑,使置管更加穩固,方便調節。
[0026]實施例3
[0027]圖7-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固定帶,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2,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3,第一扣件3為尼龍搭扣,第二固定帶2固定在第一固定帶上,且第二固定帶2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4 ;第一固定帶設置有彈性帶6和兩個連接帶5,彈性帶6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帶5的一端連接,第一扣件3設置在兩個連接帶5的另一端上,彈性帶6為彈力筋,連接帶5為棉質布條,連接帶5的寬度為3cm,第二扣件4為尼龍搭扣。固定帶還設置有支撐帶7,支撐帶7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帶5通過第三扣件8連接,第三扣件8可以為尼龍搭扣等。
[0028]將固定帶環繞頭部並固定住置管後,支撐帶7的兩端分別固定在連接帶5上,支撐帶7位於頭部的上方;需要固定的置管較重,固定帶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時,支撐帶7被頭部阻擋無法下落,使得與支撐帶7連接的連接帶5無法下滑,因此支撐帶7可以有效防止固定帶滑落;第三扣件8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支撐帶7和連接帶5可拆卸連接,不需要使用支撐帶7時,直接將支撐帶7從連接帶5上分離即可,不影響使用;第三扣件8可以採用尼龍搭扣,方便調節與頭部接觸的支撐帶7的長度。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固定帶,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 所述第一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為尼龍搭扣; 所述第二固定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帶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帶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為尼龍搭扣; 所述第一固定帶設置有彈性帶和兩個連接帶,所述彈性帶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連接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扣件設置在兩個所述連接帶的另一端上; 所述固定帶還設置有支撐帶,所述支撐帶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連接帶通過第三扣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帶,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帶的寬度為3-4cm。
【文檔編號】A61M1/14GK203971131SQ20142013107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1日
【發明者】鄧俊娜 申請人:鄧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