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有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28:01
專利名稱:裝有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用於編織機上的帶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屬於編織機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編織機上的1.5-18針引返機山板,其結構是由倒山、左、右大山、左、右蝶山、中山、尖山組成,其中尖山設在左、右大山的中下方,尖山的中下方是中山,中山的左、右下方是左、右蝶山,山板的下方設左、右高拉柄。在開始編織時,先將左、右拉柄向兩側往外拉,使左右蝶山向下落,從左或右開始編織,其缺陷在於經過一段時間的編織,織針會很輕順,各易損件如左右大山、左右蝶山以及毛刷等開始損壞,毛刷就不容易調試得當,毛刷調試不當會導致漏目,織針向下滑落,同左右蝶山下角相碰,出現撞針,重則導致針板針轂斷裂,左右蝶山下角碎裂,輕則織針尾部斷裂、彎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裝有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在左、右大山的中下方設尖山,尖山的中下方是中山,中山的左、右下方是左、右蝶山,山板的下方設左、右高拉柄,左、右蝶山的左、右下角是左、右平針三角,左、右平針三角的左、右上角接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防止了在編織過程中發生撞針的現象,並還可按客戶的要求安裝針腳或不安裝針腳,它們都可以正常編織,都不會發生撞針,從而從根本上杜絕了針板針轂斷裂、左右蝶山下角碎裂、織針尾部斷裂以及彎曲等現象。
附圖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2、1是左、右大山,3是尖山,4是中山,6、5是左、右蝶山,12、11是左、右高拉柄,8、7是左、右平針三角,10、9是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在山板上增設防撞針裝置,該防撞針裝置它主要是有左、右平針三角8、7和防撞針活動三角10、9。在開始編織時,先將左、右拉柄11、12向兩側往外拉,使左、右蝶山5、6向下落,從左或右開始編織,經過一段時間的編織,即使織針很輕順、各易損件如左右大山、左右蝶山以及毛刷等開始損壞、毛刷也調試不當,出現漏目,織針向下滑落,同左右蝶山下角相碰,然而由於增設了防撞針裝置,它就不會發生撞針現象,防撞針裝置,它被設置在左、右蝶山6、5的左、右下角,由左、右平針三角8、7和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10、9組成,左、右平針三角8、7的左、右上角連接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10、9。由於左、右平針三角8、7的作用,如經過左、右平針三角8、7後,織針還是向下落,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10、9起作用,將落下之織針,順斜面向上爬,當織針落之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10、9的左右下角時,活動三角向內側旋轉,把落下之織針引向不工作區域,達到了避免撞針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另一個特點是可按客戶的要求安裝針腳或不安裝針腳,它們都可以正常編織,都不會發生撞針,從而杜絕了針板針轂斷裂、左右蝶山下角碎裂、織針尾部斷裂以及彎曲等現象的發生,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1.裝有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其特徵是包括有左、右大山(2)、(1),在左、右大山(2)、(1)的中下方設尖山(3),尖山(3)的中下方是中山(4),中山(4)的左、右下方是左、右蝶山(6)、(5),在山板的下方設左、右高拉柄(12)、(11),其特徵是在左、右蝶山(6)、(5)的左、右下角設置左、右平針三角(8)、(7),左、右平針三角(8)、(7)的左、右上角連接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10)、(9)。
專利摘要用於編織機上的帶防撞針裝置的橫機山板,其結構是在左、右大山的中下方設尖山,尖山的中下方是中山,中山的左、右下方是左、右蝶山,山板的下方設左、右高拉柄,左、右蝶山的左、右下角是左、右平針三角,左、右平針三角的左、右上角接左、右防撞針活動三角。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防止了在編織過程中發生撞針的現象,可按客戶的要求安裝針腳或不安裝針腳,都可以正常編織,不會發生撞針,從而杜絕了針板針轂斷裂、左右蝶山下角碎裂、織針尾部斷裂以及彎曲等現象。
文檔編號D04B15/00GK2538819SQ02219329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5日
發明者陳永昌 申請人:陳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