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2:57:31 1
專利名稱: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的改進,具體地說是一種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
背景技術:
在塑料擠出機中,螺筒是擠出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螺筒的內、外表面為光滑的圓柱面,對螺筒的加熱方法為外包式電加熱,對螺筒的冷卻方式為風機冷卻或外包水套冷卻。這種螺筒的缺點是由於加熱或冷卻裝置均是另外單獨設置,加熱或冷卻效率均較低,且速度慢、控溫精度誤差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冷卻或加熱效率高、配合控制系統可達到精確控溫的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由螺筒襯套和螺筒體構成,螺筒襯套套緊在螺筒體內,螺筒體的兩端均設連接法蘭盤,其特徵在於在螺筒襯套的外壁上設軸向直通流道槽,在螺筒體的內壁上設流道槽,螺筒襯套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與螺筒體內壁上的流道槽對扣,形成介質流道,在兩端設介質進、出孔。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螺筒襯套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所述的螺筒體內壁上的流道槽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當螺筒襯套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或螺筒體內壁上的流道槽,其中一個槽的槽深為「0」時,則呈現只有在螺筒體內壁或螺筒襯套外壁上設有流道槽;所述的螺筒體內壁上的流道槽可為軸向直通式,也可為螺旋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與目前使用的螺筒相比,冷卻及加熱效率高,且配合控制系統可達到精確控溫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沿軸線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A-A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製作本實用新型。該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由螺筒襯套1和螺筒體2構成,螺筒襯套1套緊在螺筒體2內,螺筒體2的兩端均設連接法蘭盤3、3′,在螺筒襯套1的外壁上設軸向直通流道槽4,在螺筒體2的內壁上設流道槽5,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與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對扣形成介質流道,在兩端設介質進、出孔6、6′。所述的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所述的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當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或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其中一個槽的槽深為「0」時,則呈現只有在螺筒體2內壁或螺筒襯套1外壁上設有流道槽;所述的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可為軸向式,也可為螺旋狀。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由螺筒襯套(1)和螺筒體(2)構成,螺筒襯套(1)套緊在螺筒體(2)內,螺筒體(2)的兩端均設連接法蘭盤(3、3′),其特徵在於在螺筒襯套(1)的外壁上設軸向直通流道槽(4),在螺筒體(2)的內壁上設流道槽(5),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與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對扣形成介質流道,在兩端設介質進、出孔(6、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所述的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的槽深為0-筒壁厚的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由螺筒襯套1和螺筒體2構成,螺筒襯套1套緊在螺筒體2內,螺筒體2的兩端均設連接法蘭盤3、3′,在螺筒襯套1的外壁上設軸向直通流道槽4,在螺筒體2的內壁上設流道槽5,螺筒襯套1外壁上的軸向直通流道槽4與螺筒體2內壁上的流道槽5對扣形成介質流道,在兩端設介質進、出孔6、6′。該組合式直通內循環塑料擠出機用螺筒,冷卻及加熱效率高,且配合控制系統可達到精確控溫的目的。
文檔編號B29C47/66GK2714290SQ200420040299
公開日2005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0日
發明者陳慶敏, 張家輝 申請人:山東塑料橡膠機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