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錐度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9:23:21 1
專利名稱:一種錐度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錐度測量儀,是機械加工行業測量內、外錐體錐度的測量儀器。
目前,機械加工行業中製造錐孔和錐軸零件時,其錐度測量通常採用比較測量法和間接測量法。比較測量法是將組成一定角度的剛性量具與被測角度比較,用塗色法估計角度的誤差,即用專用量具內錐度環規檢測外錐體,錐度塞規檢測內錐體。採用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大型錐度量規材料消耗多,製造周期長,加工難度大,成本高;大、中型錐度量規重量大,且塞規均為半規,使用不方便,量規與被測工件吻合不好,影響產品精度;單件、小批生產專用量規數量多、且利用率太低,存放和保管困難。採用間接測量法,是通過直接測量有關尺寸,再經過計算得到被測角度,間接測量法只能檢測小尺寸量規,一般只能用來作最終檢測,而不能用來對正在工具機上加工的內、外錐件進行測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既能測量內錐體的錐度,又能測量外錐體的錐度,還能測量正在工具機上加工的內、外錐體的錐度測量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組合支架、支撐滾、滑動塊、測量滾及測量架組成的。組合支架是由兩長邊框和兩短邊框圍成的框架,框架中央為扁長方體通孔。在兩長邊框下面對稱固定兩相同定位支撐滾,並且使扁長方體通孔內的兩大側面與相互平行的兩定位支撐滾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的垂直平分面對稱。在兩短邊框一端的端面上豎直方向活動聯接端板。長方體滑動塊的兩大側面與組合支架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大側面滑動配合,滑動塊的兩小側面與組合支架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小側面之間保持一定間隔,使滑動塊在組合支架的通孔內隨意上下和任意傾斜,滑動塊的底面的中心位置為寬度≤0.8mm的楔形刃帶,該刃帶平行於滑動塊頂端平面並且位於滑動塊兩大側面的對稱中心面上,滑動塊上託著兩相同並且對稱布置測量滾,測量架包括測量板和與測量板一端側面垂直連接的定位板,定位板與滑動塊定位連接,與一測量滾固定連接,另一測量滾對稱固定在測量板另一端下面,可隨測量板一起轉動抬起,兩測量滾與測量板固定定位的上平面到測量板頂面的距離保持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既能用於內外錐體最終檢測,又能用於錐體加工過程中的檢測,不需配備高精度平臺,通用性強,檢測精度高,一臺錐度測量儀可代替品種繁多,數以千計的專用量規,適合於各大中型工礦企業推廣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對待加工工件內錐度進行序間檢測操作示意圖。
圖4為圖3Ⅰ-Ⅰ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對已形成外錐面的錐體進行檢測操作示意圖。
圖6為圖5Ⅱ-Ⅱ剖面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2所示,它是由組合支架1、支撐滾2、3,滑動塊4、測量滾5、6及測量架組成,組合支架1是由兩長邊框和兩短邊框圍成的框架,框架中央為扁長方體通孔。在兩長邊框下面對稱固定兩相同定位支撐滾2、3,並且使扁長方體通孔內的兩大側面與相互平行的兩定支撐滾2、3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的垂直平分面對稱,在兩短邊框一端的端面上豎直方向活動聯接端板9。長方體滑動塊4的兩大側面與組合支架1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大側面滑動配合,滑動塊4的兩小側面與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小側面之間保持一定間隔,使滑動塊在組合支架的通孔內隨意上下和任意傾斜,滑動塊4的底面的中心位置為寬度≤0.8mm的楔形刃帶,該刃帶平行於滑動塊頂端平面並且位於滑動塊兩大側面的對稱中心面上,滑動塊4上託著兩相同並且對稱布置的測量滾5、6,測量架包括測量板7和與測量板7一端側面垂直連接的定位板8,定位板8與滑動塊4定位連接,定位板8與測量滾5固定連接,另一測量滾6對稱固定在測量板7的另一端下面,測量滾6可隨測量板7一起轉動抬起,兩測量滾5、6與測量板7固定定位的上平面到測量板7頂面的距離保持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如圖3、4所示,對正在加工中的工件內錐面進行檢測,利用兩個定位支撐滾2、3將錐度測量儀定位支撐在待加工工件10的內錐面上,待定位後,滑動塊4從組合支架通孔自由滑落,其底面刃帶與內錐面上的一條母線對中,且走向一致,保持緊密接觸。測量滾6隨測量板7的一端轉動抬起,將組合量塊11墊放在滑動塊4頂面和測量滾6之間。兩測量滾5、6軸線之間距離為定值L,組合量塊厚度H,滑動塊4頂面與測量板7端面間傾斜角為β,該β值即為錐體錐度值,根據正弦定理,可完成對錐體錐度的測量。
如圖5、6所示,對已形成外錐面的錐體10進行最終檢測,先將錐度測量儀通過兩定位支撐滾2、3定位在錐體10的外錐面上,(也可以利用端板9定位),定位後滑動塊4自由滑落,其底面刃帶與外錐面上的一條母線對中,且走向一致並緊密接觸,組合量塊11墊放在滑動塊4與測量滾6之間。根據正弦定理可完成對錐體錐度的測量。
權利要求1.一種錐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它是由組合支架1、支撐滾2、3,滑動塊4、測量滾5、6及測量架組成,組合支架1是由兩長邊框和兩短邊框圍成的框架,框架中央為扁長方體通孔;在兩長邊框下面對稱固定兩相同定位支撐滾2、3,並且使扁長方體通孔內的兩大側面與相互平行的兩定支撐滾2、3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的垂直平分面對稱,在兩短邊框一端的端面上豎直方向活動聯接端板9;長方體滑動塊4的兩大側面與組合支架1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大側面滑動配合,滑動塊4的兩小側面與通孔內相對應的兩小側面之間保持一定間隔,使滑動塊在組合支架的通孔內隨意上下和任意傾斜,滑動塊4的底面的中心位置為寬度≤0.8mm的楔形刃帶,該刃帶平行於滑動塊頂端平面並且位於滑動塊兩大側面的對稱中心面上,滑動塊4上託著兩相同並且對稱布置的測量滾5、6,測量架包括測量板7和與測量板7一端側面垂直連接的定位板8,定位板8與滑動塊4定位連接,定位板8與測量滾5固定連接,另一測量滾6對稱固定在測量板7的另一端下面,測量滾6可隨測量板7一起轉動抬起,兩測量滾5、6與測量板7固定定位的上平面到測量板7頂面的距離保持一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錐度測量儀,是機械加工行業測量內、外錐體錐度的測量儀器。它是由組合支架、支撐滾、滑動塊、測量滾及測量架組成的。其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既能用於內、外錐體最終檢測,又能用於錐體加工過程中的檢測,不需配備高精度平臺,通用性強,檢測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B5/24GK2210381SQ9422918
公開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199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1994年7月21日
發明者安起鵬, 張世平, 馮長華, 李豔, 王德成, 趙俊, 田長宇, 李明學, 劉志忠, 孟繁曄 申請人:瀋陽重型機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