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1:09: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驗布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
背景技術:
驗布機是服裝行業生產前對棉、毛、麻、絲綢、化纖等特大幅面、雙幅和單幅布進行檢測的一套必備的專用設備。通過充分展開布料,通過人眼在光源充足的環境下觀察色差和瑕疵。在現有驗布機由於伸展力不夠的原因,布料拉伸不充分,出現褶皺或錯位等原因,會對布料的檢驗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包括機架、開布輥、驗布臺、導布輥、卷布輥,開布輥設置在機架後側上端,導布輥設置在機架前端,驗布臺設置在開布輥和導布輥之間,所述開布輥可在機架上自由轉動,且可拆卸,所述開布輥的兩側設有展布裝置,所述展布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所述展布裝置包括氣缸和減速塊,所述減速塊固定在氣缸的活塞杆下端,可隨活塞杆運動,所述減速塊與開布輥之間有間隙,所述減速塊可在氣缸的作用下抵住開布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開布輥的兩端安裝展布裝置,可根據布料的不同情況,來調節氣缸,改變減速塊對開布輥的壓力,增加展布輥的轉動阻力,使布料拉直,防止布料在驗布臺上出現褶皺或鬆弛的現象,使布料拉伸充分,保證驗布過程的順利形,且需要換布時,調節氣缸,帶動減速塊脫離開布輥,方便開布輥的更換。
優選的,所述減速塊的下端設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與開布輥同心且互相配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減速塊的下端設置弧形凹槽,使減速塊與開布輥的接觸面積增大,減速效果更好。
優選的,所述減速塊下端設有減速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減速墊的設置可以增加減速塊與開布輥的摩擦,同時降低減速塊對開布輥的磨損,保證開布輥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開布輥上安裝有兩個擋片,所述擋片套裝開布輥上,擋片可在開布輥上左右移動。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調節擋片的位置,可以使擋片抵住布卷的兩端,防止布卷在轉動過程中出現晃動,保證布料不會發生褶皺或錯位等情況。
優選的,所述開布輥的兩側設有螺紋,所述擋片與開布輥螺紋配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擋片可以通過螺紋在開布輥上移動,滿足不同寬度布卷的位置需要,同時,螺紋可以保證在驗布機運行過程中,擋片不會再開布輥上左右晃動。
優選的,所述兩個擋片相對的面上設有若干凸點,所述凸點呈弧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凸點,可以增加擋片抵住布卷時,擋片可以跟隨布卷同步轉動,防止出現速度差,擋片出現位置變化。
優選的,所述展布裝置分為兩組,分別安裝在開布輥的左右兩側,每組設有兩個,分別安裝在開布輥的上下兩側。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多個展布裝置,可以保證開布輥的受力均勻,防止開布輥受到單向力二發生位置變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開布輥和展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機架;2、開布輥;3、凸點;4、驗布臺;5、導布輥;6、卷布輥;7、展布裝置;71、氣缸;72、減速塊;8、弧形凹槽;9、減速墊;10、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展布送料驗布機,包括機架1、開布輥2、驗布臺4、導布輥5、卷布輥6,開布輥2設置在機架1後側上端,導布輥5設置在機架1前端,導布輥5上安裝有計米器,驗布臺4設置在開布輥2和導布輥5之間,卷布輥6安裝在機架1的前端下側,可拆卸,且卷布輥6的一端安裝在安裝有電機,所述開布輥2可在機架1上自由轉動,且可拆卸,所述開布輥2的兩側設有展布裝置,所述展布裝置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展布裝置7包括氣缸71和減速塊72,所述減速塊72固定在氣缸71的活塞杆下端,可隨活塞杆運動,所述減速塊72與開布輥2之間有間隙,所述減速塊72可在氣缸71的作用下抵住開布輥2。
進一步的,所述減速塊72的下端設有弧形凹槽8,所述弧形凹槽8與開布輥2同心且互相配合,所述減速塊72下端設有減速墊9。
所述開布輥2上安裝有兩個擋片10,所述擋片10套裝開布輥2上,擋片10可在開布輥2上左右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開布輥2的兩側設有螺紋,所述擋片10與開布輥2螺紋配合,所述兩個擋片10相對的面上設有若干凸點3,所述凸點3呈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展布裝置7分為兩組,分別安裝在開布輥2的左右兩側,每組設有兩個,分別安裝在開布輥2的上下兩側。
所述驗布臺4的兩側均還設有擋塊,所述擋塊平行於布料在驗布臺上的運動方向,且擋塊可以在驗布臺4上水平移動,擋塊的設置可以防止驗布臺4上的布料出現偏轉,影響驗布,當然驗布機上還設有照明燈和反射板等裝置,以保證光源充足。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