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9:46:06 2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動物養殖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治魚類動物疾病的中西結合藥物。
背景技術:
魚類的細菌性腸炎病,俗稱爛腸瘤,4 7月為易發季節。特別是害草、青魚、鯉、鱅魚等,死亡率極高,水溫在20°C以上流行,水溫25-3(TC為流行高峰。該病在全國各養魚地區均有發生,常和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並發。對此,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在魚類發病時,使用喹諾酮類的西藥來拌餌投喂,且此類藥物除作用於腸道外還會吸收後作用於機體的其他部位,該類藥品起效很快,但是往往剛一停藥或者停藥後2-3天就會復發,防治方法效果不很理想。而目前使用的中草藥由於受到組方、粉碎細度,投餵方式等的不同影響,使治療效果不太明顯。目前尚未發現與本發明產品類似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為魚類養殖提供治療效果明顯,投放方式簡單藥物,進而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組方按重量份數由硫酸粘菌素10-20份、大黃30-50份、板藍根40-60份、大蒜素10-20份構成。 上述組方中的優選份數是硫酸粘菌素15份、大黃40份、板藍根50份、大蒜素15份。 製作時,可以按上述的重量份數分別稱取硫酸粘菌素10-20份、大黃30-50份、板藍根40-60份、大蒜素10-20份。將大黃、板藍根中藥材進行常規的超微粉碎至200目或者以上,與硫酸粘菌素、大蒜素混合均勻,即得粉末狀的本發明產品。 上述組方中的各項成分均為市售品,並應當符合《中國獸藥典》2005年版的規定標準。 使用時,可以將本發明產品按照每公斤餌料拌服本品2g的比例,每日2次內服拌餌使用,經3-5天一個療程後,即達到了快速治療魚類腸炎病的目的。 魚類的細菌性腸炎是水產養殖業中發病率最高的一類疾病,尤其是在目前的惡劣的養殖環境下,此種病伴隨養殖的每一個階段,尤其是在高溫季節更易發生,且發病後不易治療。因此,在本發明產品中,硫酸粘菌素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敏感菌有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屬、嗜水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弧菌等。可用於防治由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如巴斯德氏菌、嗜水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弧菌等)引起的水生動物細菌性疾病,尤其對細菌性腸炎療效顯著。大黃具有清熱解毒效果,對多數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如柱狀嗜纖維菌、氣單胞菌等有強抑制作用,具有抗病毒作用,如抗草魚出血病病毒,止血促凝作用。板藍根對多種病毒感染療效良好,具有抗多種病原細菌作用和解毒作用。大蒜素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在極低濃度時即可抑制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水產上主要用作細菌性腸炎病、細菌性敗血症、白頭白嘴病等細菌性疾病,大蒜能殺滅淡水魚的主要病菌,在本發明中具有抗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達到對魚類的誘食功能,使硫酸粘菌素更容易被吸食。上述中西複方的組方,標本兼治,達到了更好的治療細菌性腸炎的效果。 本發明的藥物採用中西藥結合組方,硫酸粘菌素部分在腸道內發揮作用.加上中
藥的抗菌調理功效,起效迅速且疾病復發率低,進而克服了魚類在高溫季節患細菌性腸炎並容易反覆發作的問題,對於由嗜水氣單胞菌等各種細菌引起的腸炎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具有療效顯著,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 臨床試驗例 例如天津地區每年7月份是魚類發病的高峰期,此時溫度較高,魚類吃食旺盛,投餌量最大,魚類有貪吃的習性,此時常吃得很飽,剖開腸道可見整個腸道撐得很大,此時由於受水體中大量致病菌的影響,腸炎極易暴發,魚類吃食量下降為原來的二到三成。解剖發現腸道很薄,腸壁發紅,可以刮下一層膿液,此時多伴有爛鰓發生。將本發明藥物按照每公斤餌料拌服按照實施例4製作的產品2g的比例,選在魚類吃食最旺盛的時機,每日拌餌餵食2次,連用3-5天為1療程, 一般一個療程即可使腸炎症狀消失,魚類吃食恢復正常。如在高溫季節用於預防,可比不用藥對照組發病率降低60%左右。
實施具體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做出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分別稱取市售的硫酸粘菌素20g、大黃30g、板藍根40g、大蒜素20g。將大黃、板藍根進行常規的超微粉碎至200目,與硫酸粘菌素、大蒜素混合均勻,即得粉末狀的發明產 實施例2 分別稱取市售的硫酸粘菌素15g、大黃50g、板藍根40g、大蒜素15g。將大黃、板藍根進行常規的超微粉碎至220目,與硫酸粘菌素、大蒜素混合均勻,即得粉末狀的發明產 實施例3 分別稱取市售的硫酸粘菌素10g、大黃40g、板藍根60g、大蒜素10g。將大黃、板藍根進行常規的超微粉碎至200目,與硫酸粘菌素、大蒜素混合均勻,即得粉末狀的發明產 實施例4 分別稱取市售的硫酸粘菌素15、大黃40g、板藍根50g、大蒜素15g。將大黃、板藍根進行常規的超微粉碎至200目,與硫酸粘菌素、大蒜素混合均勻,即得粉末狀的發明產品。
權利要求
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的組方按重量份數由硫酸粘菌素10-20份、大黃30-50份、板藍根40-60份、大蒜素10-20份構成;上述各成分均為市售品,並應當符合《中國獸藥典》2005年版的規定標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組方中的優選份數是硫酸粘菌素15份、大黃40份、板藍根50份、大蒜素15份。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魚類細菌性腸炎的藥物涉及水產動物養殖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治魚類疾病的中西結合藥物。所述的藥物組方按重量份數由硫酸粘菌素10-20份、大黃30-50份、板藍根40-60份、大蒜素10-20份構成。本發明的藥物採用中西藥結合組方,克服了魚類在高溫季節患細菌性腸炎並容易反覆發作的問題,對於由嗜水氣單胞菌等各種細菌引起的腸炎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具有療效顯著,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K36/708GK101757605SQ20081015273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0日
發明者彭淑芹 申請人: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