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51:16 1
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熱水器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上下水管冬季防凍主要通過設置伴熱帶或管道排空的方法實現。設置伴熱帶的技術成熟,應用也較為廣泛,但存在著引發火災的安全隱患。對於管道排空的方法,雖然已有部分文獻公開過相關內容,但其結構比較複雜,推廣應用的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的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包括水箱、上下水管、取水管及混水閥,水箱上設置有溢流口,上下水管下端及取水管通過混水閥接冷水管道,冷水管道上設置有進水總閥,其特點是,水箱上端插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下端插入至水箱底部,吸水管上端通過三通閥接上下水管上端及進氣管上端,進氣管上端與三通閥之間設置有立式單向閥,進氣管下端設置有進氣閥門。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排空效果理想,便於推廣應用;(二)無安全隱患。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下面給出一個最佳實施例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其結構主要由水箱I、上下水管2、取水管3、吸水管4及進氣管5構成。水箱I上設有溢流口 12。吸水管4插接固定在水箱I上端。吸水管4的下端插入至水箱I底部,上端通過三通閥6接上下水管2的上端及進氣管5的上端。上下水管2的下端及取水管3通過混水閥7接冷水管道8 (自來水管),冷水管道8上設有進水總閥9。進氣管5上端與吸水管4之間設有立式單向閥10。進氣管5的下端設有進氣閥門11。上水時,先確認進氣閥門11關閉。打開進水總閥9及混水閥7上水,待溢流口 12出水時,關閉進水總閥9,打開進氣閥門11,混水閥7開至熱水方向,約10到20秒,上下水管2裡的水通過取水管3排空後,關閉混水閥7及進氣閥門11即可。正常使用時,直接打開混水閥7即可。如打開混水閥7沒有水流出,可打開進水總閥9,上水約2至3秒,關閉進水總閥9,再打開混水閥7,即可使水箱I中的水流出。洗浴完畢後,先打開進氣閥門11,將混水閥7開至熱水方向,約10至20秒,上下水管2裡的水通過取水管3排空後,關閉混水閥7及進氣閥門11即可。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包括水箱、上下水管、取水管及混水閥,水箱上設置有溢流口,上下水管下端及取水管通過混水閥接冷水管道,冷水管道上設置有進水總閥,其特徵在於,水箱上端插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下端插入至水箱底部,吸水管上端通過三通閥接上下水管上端及進氣管上端,進氣管上端與三通閥之間設置有立式單向閥,進氣管下端設置有進氣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熱水器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其結構包括水箱、上下水管、取水管及混水閥,水箱上設置有溢流口,上下水管下端及取水管通過混水閥接冷水管道,冷水管道上設置有進水總閥,其特點是,水箱上端插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下端插入至水箱底部,吸水管上端通過三通閥接上下水管上端及進氣管上端,進氣管上端與三通閥之間設置有立式單向閥,進氣管下端設置有進氣閥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熱水器排空結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等特點。
文檔編號F24J2/46GK202770028SQ2012204690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牛兆成 申請人:山東億佳小康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