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5:09:41 1
專利名稱: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環保脫硫技術範圍,特別涉及一種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 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燃煤鍋爐的使用相當普遍,採暖、冶煉及其它工業用途,但是因煤炭的 含硫量高,在排出的煙氣中含二氧化硫氣體很多,造成環境汙染,是造成下酸雨
的主要原因,破壞人們的生態環境。現有採用的脫硫方式是90%以上在燃煤鍋爐 中加石灰粉或其它鹼性物質。
現有脫硫方法採用乾式鍋爐內脫硫和溼法脫硫工藝。乾式鍋爐(如循環硫化 床),把石灰石粉直接吹入鍋爐爐膛內直接混合後,與燃煤一起燃燒,減少二氧 化硫的排出,達到脫硫目的;較成熟;溼法脫硫工藝是用含鹼性物質的水進行循 環噴淋,用鹼性水噴淋鍋爐排出的含二氧化硫的煙氣,通過氣水混合達到脫硫的 目地。二者都存在設備較大、工藝較複雜,硫劑要求較高,整個工藝流程較複雜 使用難度大,運行費用高,直接供暖的中小型鍋爐無法使用。
當前,燃氣鍋爐的運行費用明顯高於燃煤鍋爐的運行費用,其中能源費用在 整個鍋爐房費用中佔最大比重,能源費用佔76% (燃氣常規鍋爐房的成本費用為 32.37元/m2;煤與天燃氣經熱值與價格比後,使用天燃氣鍋爐的費用是燃煤鍋爐 費用的2.5 4.0倍。燃氣鍋爐房較高的運行費用以及隨之帶來的較高的採暖費 用己影響到每一位採暖用戶。因此,在保證安全穩定供暖的前提下探尋一條既環 保達標又成本較低的供暖途徑是我們供暖行業關注的焦點,其中燃料的選擇則是 焦點的核心。
我們在專利號為200620119102. 6,"燃煤鍋爐石灰石雙效脫硫裝置"中報導, 該裝置將幹法脫硫和溼法脫硫有機結合成為雙效脫硫設備,脫硫成本較低,二氧 化硫排放遠遠低於該兩種方法單獨運用的排放量,通過噴射裝置的高壓石灰水撞 擊脫硫塔內的斜面反射壁形成水花,與鍋爐排入脫硫塔內的煙氣接觸,在還帶有餘熱的煙氣和石灰水接觸過程中進行酸鹼中和。但是,這種裝置單靠脫硫塔內的 斜面反射壁與高壓水形成的水花,與鍋爐排入脫硫塔內的煙氣接觸,煙氣和石灰 水接觸時間有限,對煙氣處理效果還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單靠脫硫塔內的斜面反射壁與高壓水 形成水花,與鍋爐排入脫硫塔內的煙氣接觸,煙氣和石灰水接觸時間有限,對煙 氣處理效果還不夠理想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在燃 煤鍋爐煙氣治理裝置中,脫硫塔內設置斜面反射壁和噴射裝置;外接水泵及儲水 池;其特徵在於在脫硫塔內設置的斜面反射壁上安裝1 5層導流環,導流環 的導流板與斜面反射壁面的垂直線成6角,並斜向固定在斜面反射壁與脫硫塔內 壁之間。
所述0角為10 70°。
所述導流板的長度為50 250mm。
所述每層導流環的圓周面上,間隔均勻的斜向焊接4 20塊導流板。 所述導流板為平面板、折線板或弧面板。
所述1 5層導流環的相鄰兩層導流環的導流板數相同或不相同。 所述斜面反射壁的兩端面為斜面、圓弧面或平面。 所述脫硫塔為圓形或方形,導流環與之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是將幹法脫硫和 溼法有機結合的成為雙效脫硫裝置,進一步降低脫硫成本,增加煙氣和石灰水接 觸時間,進一步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遠遠低於該兩種方法單獨運用的排放量。
在保證環保達標情況下,使用本方法完全可以用高硫煤代替低硫煤和燃氣, 每噸煤可節約煤費100元,北京市每年用煤3000萬噸,可節約30億元。
圖1為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導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弧面板外形圖。
4圖4為折線板外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在圖1所示燃煤鍋爐 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結構示意圖中,在脫硫塔2內設置斜面反射壁5和噴射裝 置4;水泵9通過水管6和噴射裝置4連通,水泵9的進水口連接儲水池10;脫 硫塔2的外壁上,分別設置煙氣進口 1和煙氣出口 7,脫硫塔2底部通過回水管 8連接儲水池10。在脫硫塔2內設置的斜面反射壁5外圓壁上,軸向安裝1 5 層導流環3,導流環3的導流板11與斜面反射壁5外圓壁面的垂直線成0角,並 斜向固定在斜面反射壁5與脫硫塔2內壁之間。其^角為10 70。;導流板ll的 長度為50 250mm,在導流環3的圓周面上,間隔均勻的斜向焊接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或20塊導流板11,相鄰兩層 導流環3的導流板數相同或不相同。
所述導流板為平面板、折線板或弧面板。 所述斜面反射壁的兩端面為斜面、圓弧面或平面。
所述脫硫塔為圓形或方形,導流環與之相對應。
權利要求1. 一種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在燃煤鍋爐煙氣治理裝置中,脫硫塔內設置斜面反射壁和噴射裝置;外接水泵及儲水池;其特徵在於在脫硫塔內設置的斜面反射壁上安裝1~5層導流環,導流環的導流板與斜面反射壁面的垂直線成θ角,並斜向固定在斜面反射壁與脫硫塔內壁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6角為10 70°。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導流板的長度為50 250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每層導流環的圓周面上,間隔均勻的焊接4 20塊導流板。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導流板為平面板、折線板或弧面板。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1 5層導流環的相鄰兩層導流環的導流板數相同或不相同。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反射壁的兩端面為斜面、圓弧面或平面。 .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脫硫塔為圓形或方形,導流環與之相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屬於環保脫硫技術範圍的一種燃煤鍋爐煙氣治理高效導流裝置。在燃煤鍋爐煙氣治理裝置中,脫硫塔內設置斜面反射壁和噴射裝置;外接水泵及儲水池;在脫硫塔內設置的斜面反射壁上安裝1~5層導流環,導流環的導流板與斜面反射壁面的垂直線成θ角,並斜向固定在斜面反射壁與脫硫塔內壁之間。本實用新型是將幹法脫硫和溼法有機結合的成為雙效脫硫裝置,進一步降低脫硫成本,增加煙氣和石灰水接觸時間,進一步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遠遠低於該兩種方法單獨運用的排放量。
文檔編號F23J15/04GK201255416SQ20082010947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8日
發明者武建國 申請人:武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