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6:14:16 1
專利名稱:喇叭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種喇叭結構,其主要是利用共振音管的特殊結構,由此,以使該低音喇叭於發聲時,其共振音波可由共振音管傳導至音箱體前側,進而有效增進其低、重低音效果的實用效益。
背景技術:
一般常見習用的喇叭10(如圖1所示),其是由一音箱本體11於前側適當位置嵌組多數喇叭主體12及低音喇叭主體13,且於該音箱本體11對應該低音喇叭主體13的適當位置,其是開設有共振孔111,如此,當該種習用喇叭10於使用時,其是可直接組接於一般的影音設備處,而由喇叭主體12及低音喇叭主體13傳播音效,同時低音喇叭主體13更是通過共振孔111的作用將低音效果確實播放出來,然而,該種習用喇叭10於實際運用時仍是具有下述的缺點一、該種習用喇叭10的共振孔111是設於音箱本體11嵌組低音喇叭主體13的對應位置處,其是常見開設於音箱本體11的後側,所以,該共振孔111的開設雖可增進該低音喇叭主體13的低音效果,但於實際上也難令使用者辨別低音的音質。
二、該種習用喇叭10於音箱本體11的後側開設有共振孔111,所以,常有雜物及小昆蟲會由此共振孔111進入音箱本體11內部,久之常影響音質完美甚至造成喇叭10故障。
是故,如何改良其結構,以增進其低音效果,同時又可避免昆蟲、雜物侵入,實為使用者的所企盼及相關業界所需努力研發的目標。
有鑑於此,發明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喇叭結構,以使該低音喇叭主體於發聲時,其共振音波將經由共振孔通過共振音管傳導至音箱體前側,進而有效增進其低音、重低音效果的實用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喇叭結構,其是利用該共振音管以使雜物及小昆蟲不易進入音箱體,而對喇叭形成較佳的保護,同時維持其較佳傳播音質的實用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喇叭結構,其是由一音箱體於預設位置處組設有數喇叭主體與低音喇叭主體,音箱體於對應組設低音喇叭主體的背面位置開設有共振孔,共振音管,是為一造型管體,其一端接設於音箱體的共振孔處,而另一端則延伸至音箱體的前側位置;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於1.本實用新型是於共振孔處組接共振音管,所以,當低音喇叭主體的共振音波透過共振孔經由共振音管導引至音箱體前側時,此時使用者可更為明顯感受低音或重低音的效果。
2.本實用新型是於共振孔處組接共振音管,所以,該共振孔即被共振音管取代,而使該音箱體內部變的不易侵入,以有效避免小昆蟲或雜物侵入音箱體中造成音質不穩甚至構件故障發生。
圖1是習用喇叭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喇叭10音箱本體 11 共振孔 11喇叭主體12低音喇叭主體 13音箱體 20共振孔201喇叭主體21低音喇叭主體22共振音管 2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喇叭結構,其是由一適當的音箱體20於預設位置處組設有數喇叭主體21與低音喇叭主體22,且音箱體20是於對應組設低音喇叭主體22的背面位置開設有共振孔201,其特徵主要在於該共振音管23,其是為一具有適當長度的預設造型管體,且其一端接設於音箱體20的共振孔201處,而另一端則是延伸至音箱體20的前側適當位置,由上述構件的組成,以使該低音喇叭主體22於發聲時,其共振音波將經由共振孔201通過共振音管23傳導至音箱體20前側,進而有效增進其低音、重低音效果的實用效益。
請先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將多數喇叭主體21及低音喇叭主體22嵌組於音箱體20的適當位置,再於音箱體20的共振孔201處組接共振音管23所構成,於此,當本實用新型於使用時,其是可由使用者直接組設於一般影音設備器材上,而令聲音可透過喇叭主體21與低音喇叭主體22傳播。
本實用新型是於共振孔201處組接共振音管23,所以,當低音喇叭主體22的共振音波透過共振孔201經由共振音管23導引至音箱體20前側時,此時使用者可更為明顯感受低音或重低音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於共振孔201處組接共振音管23,所以,該共振孔201即被共振音管23取代,而使該音箱體20內部變的不易侵入,以有效避免小昆蟲或雜物侵入音箱體20中造成音質不穩甚至構件故障發生。
前文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進行具體的說明,唯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當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原則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變更與修改,而該等變更與修改,皆應涵蓋於本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範疇中。
權利要求1.一種喇叭結構,其是由一音箱體於預設位置處組設有數喇叭主體與低音喇叭主體,音箱體於對應組設低音喇叭主體的背面位置開設有共振孔,其特徵在於一傳導共振音波的共振音管,是為一造型管體,其一端接設於音箱體的共振孔處,而另一端則延伸至音箱體的前側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種喇叭結構,其是由一音箱體於預設位置處組設有數喇叭主體與低音喇叭主體,且音箱體是於對應組設低音喇叭主體的背面位置開設有共振孔,其主要是利用該共振音管,其是為一具有適當長度的預設造型管體,且其一端接設於音箱體的共振孔處,而另一端則是延伸至音箱體的前側位置,由上述構件組成,以使該低音喇叭主體於發聲時,其共振音波將經由共振孔通過共振音管傳導至音箱體前側,進而達到有效增進其低音、重低音效果的實用效益。
文檔編號H04R1/26GK2607707SQ0323701
公開日2004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21日
發明者張吉隆 申請人:錄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